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倪卫菊专利>正文

一次性微孔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8795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液体除菌过滤的一次性微孔滤器,包括可以用于集菌培养的一次性滤器。滤器部分采用无毒透明塑料和微孔滤膜制成,多通道支架与其配套,多个滤器可以同时连续过滤。完成过滤后注入培养液,即可进行细菌培养,适用于液体的除菌和无菌检查。单个滤器的过滤,可以在滤器底口配上一枚16号针头,插穿抽滤瓶塞,连接负压即可过滤。(*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液体除菌过滤及细菌培养的装置,特别是涉及利用微孔滤膜过滤液体并在其中进行细菌培养的装置。与本技术最接近的现有技术是一种市场上有售的一次性薄膜集菌培养器,其中国国家专利申请号为92222196.0。它的主要结构为透明塑料制作的外壳和装配在其中的滤膜组成,呈圆柱形。其顶部有并排的进口和抽气口,口径均为2mm,塑料外壳由上下两部分粘合而成,并将滤膜粘合在上下两部分之间,滤膜由筛孔板支撑,底部有一出口,距底部3cm处有一条40ml刻度线。装置经灭菌处理,一次性使用。其工作原理是从抽气口抽气,使装置内形成负压,待检样品经进口吸入装置内,然后在出口抽气将样品过滤,细菌被滤膜截留,再吸入培养液至刻度,进行培养,用于液体样品的无菌检查。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有(1)使液体进入装置的操作繁琐,如用于人血白蛋白无菌检查时,需进行20~40次断续的进样,不能适应大批量样品连续过滤的需要。(2)用形成负压的方法将样品吸入装置时,对装置核心部件--微孔滤膜有较强的撕拉作用,会改变微孔滤膜的性能,影响过滤效果。(3)40ml培养液在培养器内的液层厚度只有3cm,厌气菌不能在该培养器中生长,因为厌气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次性微孔滤器,也可兼作培养器,由塑料的滤器外壳、底座、筛板和固定在滤器内的微孔滤膜组成,其特征在于:它有一个配套的多通道支架[12],顶口[2]为带顶盖[1]的广口,滤器外壳[3]与滤器底座[8]连接部位采用密封圈[7]密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卫菊
申请(专利权)人:倪卫菊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