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穿铁路框架桥小夹角大高度斜顶进施工既有线加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177564 阅读:4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下穿铁路框架桥小夹角大高度斜顶进施工既有线加固装置,包括沿既有线路方向上加固既有线路的吊轨(9)和支撑在既有线路下面的多个有一定间距且垂直于既有线路方向的横抬梁(5),其特征在于:沿既有线路两侧,在横抬梁(5)下面左右各通过人工挖孔桩(1)作为横抬梁的支撑点;框架桥(16)的上部即框架顶(8)和横抬梁(5)之间设置钢滑道(6),钢滑道(6)沿框架桥(16)顶进方向铺设;根据既有线路的纵坡和横坡要求在枕木(20)与横抬梁(5)之间设置楔形木(1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增强了线路的竖向、横向刚度,保证了顶进时线路的稳定,减少了人工养护线路的工作量,从而保证了行车的安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框架桥顶进施工线路加固装置,具体是一种防止线路发生横向位移、增强线路竖向刚度、确保下穿铁路框架桥顶进时不影响行车的既有线路加固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下穿铁路框架桥小夹角、大高度斜向顶进施工的既有线路加固装置,传统的做法是搭设便梁,对于长大框架桥,便梁不能满足跨度要求;传统的做法还有采用一般吊轨、横抬梁加固线路,由于横抬梁与框架顶进方向夹角较大,顶进时横抬梁一端受到摩擦会发生转动或翻转,导致线路几何尺寸发生变化而影响行车安全;采用一般吊轨、横抬梁加固线路的装置,横抬梁需满足框架前端开挖放坡跨度要求,普通型钢横抬梁不能满足受力跨度要求;一般吊轨、横抬梁加固线路在顶进时由于横抬梁高程的变化造成线路变化,容易形成三角坑,产生晃车,影响行车安全;为防止线路发生横移,传统方法采用钢丝绳+地锚的方法反向拉线路,由于钢丝绳具有弹性,在钢丝绳伸长受力时线路已经发生横向位移。很多施工单位在框架桥顶进时采取增多线路养护人员,加强线路观测和养护,发现线路发生变化立即停止施工进行线路维护,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线路发生变化可能影响行车安全; 二是增派大量线路养护人员,增加了施工成本;三是线路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穿铁路框架桥小夹角大高度斜顶进施工既有线加固装置,包括沿既有线路方向上加固既有线路的吊轨(9)和支撑在既有线路下面的多个有一定间距且垂直于既有线路方向的横抬梁(5),其特征在于:沿既有线路两侧,在横抬梁(5)下面左右各通过人工挖孔桩(1)作为横抬梁的支撑点;框架桥(16)的上部即框架顶(8)和横抬梁(5)之间设置钢滑道(6),钢滑道(6)沿框架桥(16)顶进方向铺设;根据既有线路的纵坡和横坡要求在枕木(20)与横抬梁(5)之间设置楔形木(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基好宋善岭房瑞泉陈广彩武尊杨何磊康达观李怀贺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