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心机氮气保护防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173129 阅读:4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离心机氮气保护防爆装置,包括氮气制取装置和氮气控制装置,氮气制取装置包括制氮机,制氮机与氮气暂存罐相连,氮气暂存罐通过金属转子流量计与氮气控制装置相连,氮气控制装置包括离心机,离心机充氮部位包括机壳、密封腔和齿轮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对氮气流量和压力的控制,使显示更为直接,操作更为方便,安全性更高,减少过程中能源的损耗,降低安全隐患,氮气防爆装置采用整体设计,便于仪器仪表的安装调试,而且便于车间人员控制操作,离心机危险程度降到最低,安全生产得以保障。(*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氮气防爆保护方法,尤其是涉及棉籽混合油精炼中离心机氮气保护防爆方法。
技术介绍
棉籽混合油精炼与传统精炼方法相比,因其得率高、成品油品质好受到许多棉籽加工企业青睐。离心机是混合油精炼过程中的核心设备,是针对含有一定浓度溶剂(正己烷等)的待脱皂油进行油皂分离,由于离心机在高速运转过程中,机械摩擦或撞击都有可能会产生火星,在有氧的条件下,溶剂易发生燃烧爆炸,会对整个系统产生危险,因此,为了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通常采用通过对离心机内部关键部位和易产生摩擦的传动部位,充入不能形成燃烧的气体,使这些部位保持在绝氧环境下,从而达到对离心机的防爆保护。而氮气是一种在常温常压下性质稳定,来源广泛,成本低廉,易于制取、提纯并且不易形成燃烧的气体,被现代化工业广泛的应用于各种易燃、易爆环境下设备的保护,因此也是离心机保护装置的理想气源。在离心机氮气保护防爆装置中,氮气的控制系统是非常重要的,氮气的流量和系统压力等都直接影响着系统的稳定,过多的充入会造成氮气的浪费,而氮气充入太少,又起不到很好的保护作用。现有的氮气保护装置,大多是没有定量控制装置和检测装置的,不能够对氮气的控制更直观的显示出来,控制不稳定,操作不够方便,保护的可靠性也较差,且有些使用的氮气装置没有稳定的氮气来源,靠瓶装氮气来维持氮气的供给,使得氮气保护装置更为不易控制,增加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为此,提供一种新型的氮气保护装置,使对氮气的控制显示能够更为直接的观测,提高操作的方便性,提高防爆保护的安全性,减少能源的损耗,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是设计人员的研究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用、节能、安全性能高的离心机氮气保护防爆直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离心机氮气保护防爆装置,包括氮气制取装置和氮气控制装置,氮气制取装置包括制氮机,制氮机与氮气暂存罐相连,氮气暂存罐通过金属转子流量计与氮气控制装置相连,氮气控制装置包括离心机,离心机充氮部位包括机壳、密封腔和齿轮箱,机壳通过流量调节阀I与金属转子流量计I相连,流量调节阀I与金属转子流量计I之间设有防爆电磁阀I ;齿轮箱通过流量调节阀III与金属转子流量计III相连, 流量调节阀III与金属转子流量计III之间设有防爆电磁阀II ;密封腔通过流量调节阀II与金属转子流量计II相连。所述机壳上设有单向阀I、单向节流阀I和微压防爆电接点压力表I。所述齿轮箱上设有单向阀II、单向节流阀II和微压防爆电接点压力表III。所述密封腔上设有微压防爆电接点压力表II。所述氮气暂存罐与金属转子流量计之间的管路上设有过滤减压阀。3所选用的防爆控制点为机壳、密封腔和齿轮箱,离心机防爆过程是通过微压防爆电接点压力表显示并报警的,开机换气是通过双通路防爆电磁阀转换实现的。氮气的制取装置,采用PSA系列制氮设备,提供一定纯度和压力的氮气。氮气通过管道进入车间氮气暂存罐,经过滤器和减压阀进入氮气控制箱主进气管,调整进气压力到一定的范围,通过控制箱内的流量计、电磁阀和流量调节阀分别进入离心机机壳、齿轮箱和密封腔,置换三部位空气,置换完毕后,根据控制箱仪表上氮气压力来调节氮气流量,直到离心机内部压力稳定,同时使流量的供给处于稳定状态,方可启动离心机。在整个氮气保护过程,氮气的压力和稳定性很重要,离心机内部氮气的损耗只能通过外部供给,因此,离心机系统及氮气系统的密封非常重要,每次使用时须认真检查系统密封性。在制氮机的启动后,氮气的纯度自动检测并显示,当纯度达到要求范围后,打开阀门,使氮气通过管道进入车间。进入离心机机壳、齿轮箱和密封腔的氮气流量分别由流量计、调节阀、微调节阀和压力表来计量、调节和显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对氮气流量和压力的控制,使显示更为直接,操作更为方便,安全性更高,减少过程中能源的损耗,降低安全隐患,氮气防爆装置采用整体设计,便于仪器仪表的安装调试,而且便于车间人员控制操作,离心机危险程度降到最低,安全生产得以保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连接控制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离心机氮气保护防爆装置,包括氮气制取装置和氮气控制装置,氮气制取装置包括制氮机1,制氮机1与氮气暂存罐2相连,氮气暂存罐2通过金属转子流量计5与氮气控制装置4相连,氮气暂存罐2与金属转子流量计5之间的管路上设有过滤减压阀3,氮气控制装置包括离心机11,离心机11充氮部位包括机壳11-1、密封腔11-2和齿轮箱11-3, 机壳11-1通过流量调节阀I 7-1与金属转子流量计I 5-1相连,流量调节阀I 7-1与金属转子流量计I 5-1之间设有防爆电磁阀I 6-1 ;齿轮箱11-3通过流量调节阀III 7-3与金属转子流量计III 5-3相连,流量调节阀III 7-3与金属转子流量计III 5-3之间设有防爆电磁阀 II 6-2 ;密封腔11-2通过流量调节阀II 7-2与金属转子流量计II 5-2相连。所述机壳11-1 上设有单向阀I 8-1、单向节流阀I 9-1和微压防爆电接点压力表I 10-1,齿轮箱11-3防爆控制上设有单向阀II 8-2、单向节流阀II 9-2和微压防爆电接点压力表III10-3,11-2防爆装置上设有微压防爆电接点压力表II 10-2。离心机11充氮部位包括机壳11-1、密封腔11-2和齿轮箱11_3。氮气控制装置4 由机壳11-1防爆控制、密封腔11-2防爆控制和齿轮箱11-3防爆控制组成,其中机壳11-1 防爆控制和齿轮箱11-3防爆控制中氮气流量是由金属转子流量计5-1和5-3检测并显示, 通过防爆电磁阀6-1和6-2,由流量调节阀7-1和7-3调节氮气流量至适当的值,分别进入机壳11-1和齿轮箱11-3,待压力到一定值(由微压防爆电接点压力表11-1和11-3显示) 时,根据流量的大小,由单向节流阀9-1和9-2进行微调,直到流量稳定在合适的范围。而密封腔11-2充氮防爆控制系统中氮气流量由金属转子流量计5-2检测并显示,通过流量调节4阀7-2调节氮气流量至适当的值,进入密封腔11-2,待显示压力到一定值时(由微压防爆电接点压力表11-2显示),根据流量的大小,调整流量调节阀7-2,使压力稳定在一定的范围。控制系统主要仪器仪表及型号如下过滤器和减压阀LFR-l/4-D-MIDI_A金属转子流量计D10A32. 5/027473,1/4 NPT/IOOBar流量显示仪表D10A32_5,流量M001/h (机壳和齿轮箱氮气流量用)流量显示仪表D10A32_5,流量9401/h (密封腔氮气流量用)电磁阀型号MFH-3-l/2-S_EX单向阀HGL-1/2_B单向节流阀GR-3/8_B压力表614微压防爆电感压力表,O-IOOmbar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首先,按制氮装置4启动顺序进行启动,氮气分析仪显示氮气浓度为99. 9%时,调整出口压力至0. 5MPa,开启氮气阀门,由输送管道进入车间氮气暂存罐2,待暂存罐2压力超过0. 4MPa时,打开氮气控制装置4的进气总阀,由过滤减压阀3调整压力至0. 25MPa。 Α、氮气由管路首先进入金属转子流量计5-1和5-3显示流量,在开始换气阶段,氮气流量较大,显示值一般超过50001/h,通过电磁阀6-1和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离心机氮气保护防爆装置,包括氮气制取装置和氮气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氮气制取装置包括制氮机(1),制氮机(1)与氮气暂存罐(2)相连,氮气暂存罐(2)通过金属转子流量计(5)与氮气控制装置(4)相连,氮气控制装置包括离心机(11),离心机(11)充氮部位包括机壳(11-1)、密封腔(11-2)和齿轮箱(11-3),机壳(11-1)通过流量调节阀Ⅰ(7-1)与金属转子流量计Ⅰ(5-1)相连,流量调节阀Ⅰ(7-1)与金属转子流量计Ⅰ(5-1)之间设有防爆电磁阀Ⅰ(6-1);齿轮箱(11-3)通过流量调节阀Ⅲ(7-3)与金属转子流量计Ⅲ(5-3)相连,流量调节阀Ⅲ(7-3)与金属转子流量计Ⅲ(5-3)之间设有防爆电磁阀Ⅱ(6-2);密封腔(11-2)通过流量调节阀Ⅱ(7-2)与金属转子流量计Ⅱ(5-2)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群学李铮陈广利张富强史战磊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新力德粮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