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循环多级喷动流态化烟气脱硫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7141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内循环多级喷动流态化烟气脱硫塔,它涉及一种烟气脱硫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已有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系统中的脱硫塔存在投资成本大,脱硫效率低,烟气阻力大,颗粒循环倍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塔体1为自下向上截面阶梯增大的倒锥体形状;塔体1中的一级倒锥体1-1的下端面与文丘里加速管2的上端面固定连接,一级倒锥体1-1的上端面与一级喷动腔室1-2的下端面固定连接,一级喷动腔室1-2的上端面与二级倒锥体1-3的下端面固定连接,二级倒锥体1-3的上端面与二级喷动腔室1-4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占地面积小、颗粒内循环倍率高、脱硫效果好的优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脱除锅炉和工业窑炉尾部烟气中的SO↓[2]气体。(*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烟气脱硫装置,属于环境保护
;具体涉及一种内循环多级喷动流态化烟气脱硫塔
技术介绍
保护环境一直是人们关注的主题,对烟气中二氧化硫污染的治理一直是我国环境保护
重点研究的项目。而目前在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系统中,脱硫塔多采用与外置分离器结合的形式,不仅增加了投资成本,加大设备占地面积;同时为增加脱硫塔内的颗粒循环倍率,多采用在脱硫塔内放置构件的结构形式,采用此结构的脱硫塔,不仅减小了脱硫塔内的有效容积,增大了烟气阻力,脱硫塔内的颗粒循环倍率并未明显提高,而且构件还可能发生结垢现象,长期下去将会降低脱硫塔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解决已有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系统中的脱硫塔采用与外置分离器结合的形式,存在投资成本增加,设备占地面积加大;同时在脱硫塔内放置构件,存在脱硫塔内的有效容积减小,烟气阻力增大,颗粒循环倍率不高,构件还可能发生结垢现象,降低脱硫塔使用的安全性问题提供的一种内循环多级喷动流态化烟气脱硫塔。它包括塔体1和文丘里加速管2;塔体1上方的侧壁上或塔体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排烟气管3;塔体1为自下向上截面阶梯增大的倒锥体形状;塔体1包括一级倒锥体1-1、一级喷动腔室1-2、二级倒锥体1-3、二级喷动腔室1-4;一级倒锥体1-1的下端面与文丘里加速管2的上端面固定连接,一级倒锥体1-1的上端面与一级喷动腔室1-2的下端面固定连接,一级喷动腔室1-2的上端面与二级倒锥体1-3的下端面固定连接,二级倒锥体1-3的上端面与二级喷动腔室1-4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的一级喷动腔室1-2的侧壁上或一级倒锥体1-1的侧壁上具有第一喷嘴接入口1-7,所述的二级喷动腔室1-4的侧壁上或二级倒锥体1-3的侧壁上具有第二喷嘴接入口1-8。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脱硫塔的作用机理是将锅炉烟气与在多级喷动腔室内部循环的颗粒在增湿水和脱硫剂的混合作用下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生成其它物质颗粒的过程。为了提高塔体内颗粒的循环倍率,本技术在塔体内部不安装任何构件,使塔体内的有效容积没有改变,在提高脱硫剂利用率和脱硫效率的同时,可大大的降低塔体内烟气的流动阻力,保证了脱硫反应充分进行。二、由于塔体采用自下向上截面阶梯增大的倒锥体形状,多级连续变化的截面,增强了塔体内气流流动的稳定性,使整个塔体的颗粒浓度分布为上部高、下部低的分布形式,从而增加了塔体内循环颗粒量,并可使塔体内颗粒循环倍率提高4倍以上。三、采用此结构的脱硫塔,可进一步简化系统设备,并可在一定条件下省略或大幅度简化外部分离设备,达到高效、低成本、高稳定性的目的。四、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安全可靠、设备占地面积小、颗粒内循环倍率高、脱硫效果好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采用二级喷动腔室1-4,塔体1为自下而上截面阶梯增大的倒圆锥体形状1-15),图2是图1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采用二级喷动腔室1-4,塔体1为自下而上截面阶梯增大的倒正四棱锥体形状1-16),图4是图3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采用三级喷动腔室1-6,塔体1为自下而上截面阶梯增大的倒圆锥体形状1-15),图6是图5的C-C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采用三级喷动腔室1-6,塔体1为自下而上截面阶梯增大的倒正四棱锥体形状1-16),图8是图7的D-D剖视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采用四级喷动腔室1-11,塔体1为自下而上截面阶梯增大的倒圆锥体形状1-15),图10是图9的E-E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采用四级喷动腔室1-11,塔体1为自下而上截面阶梯增大的倒正四棱锥体形状1-16),图12是图11的F-F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图2、图3、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由塔体1和文丘里加速管2组成;塔体1上方的侧壁上或塔体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排烟气管3;塔体1为自下向上截面阶梯增大的倒锥体形状;塔体1包括一级倒锥体1-1、一级喷动腔室1-2、二级倒锥体1-3、二级喷动腔室1-4;一级倒锥体1-1的下端面与文丘里加速管2的上端面固定连接,一级倒锥体1-1的上端面与一级喷动腔室1-2的下端面固定连接,一级喷动腔室1-2的上端面与二级倒锥体1-3的下端面固定连接,二级倒锥体1-3的上端面与二级喷动腔室1-4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的一级喷动腔室1-2的侧壁上或一级倒锥体1-1的侧壁上具有第一喷嘴接入口1-7,所述的二级喷动腔室1-4的侧壁上或二级倒锥体1-3的侧壁上具有第二喷嘴接入口1-8。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5、图6、图7、图8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是本实施方式的塔体1增加有三级倒锥体1-5、三级喷动腔室1-6;二级喷动腔室1-4的上端面与三级倒锥体1-5的下端面固定连接,三级倒锥体1-5的上端面与三级喷动腔室1-6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的三级喷动腔室1-6的侧壁上或三级倒锥体1-5的侧壁上具有第三喷嘴接入口1-9。当烟气的排放量较大时,选用三级喷动腔室1-6对烟气进行流化态处理,这样更有利于脱硫反应的进行。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9、图10、图11、图1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具体实施方式二的不同点是本实施方式的塔体1还增加有四级倒锥体1-10和四级喷动腔室1-11;四级倒锥体1-10的下端面与三级喷动腔室1-6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四级倒锥体1-10的上端面与四级喷动腔室1-1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的四级喷动腔室1-11的侧壁上或四级倒锥体1-10的侧壁上具有第四喷嘴接入口1-12。当烟气的排放量很大时,可选用四级喷动腔室1-11对烟气进行硫化处理,这样不仅利于脱硫反应的进行,更利于颗粒浓度的分布。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三的不同点是本实施方式还增加有防腐层1-13;防腐层1-13喷涂在塔体1和文丘里加速管2的内壁上。在塔体1和文丘里加速管2的内壁上喷涂防腐层1-13,可保护塔体1和文丘里加速管2不被腐蚀,从而延长了塔体1和文丘里加速管2的使用寿命。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三的不同点是本实施方式还增加有保温层1-14;保温层1-14包裹在塔体1和文丘里加速管2的外壁上。在塔体1和文丘里加速管2的外壁上包裹保温层1-14,可保证烟气温度在要求范围内,利于脱硫反应的进行,提高脱硫剂的利用率。具体实施方式六结合图1、图3、图5、图7、图9、图1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塔体1为自下而上截面阶梯增大的倒圆锥体形状1-15或为自下而上截面阶梯增大的倒正四棱锥体形状1-16。根据场地要求的不同和布置的需要,塔体1可分别采用上述两种结构形状中的一种;采用倒正四棱锥体形状,其横截面为矩形;采用倒圆锥体形状,其横截面为圆形,由于矩形截面的周长大于圆形截面的周长,因此塔体1采用自下而上截面阶梯增大的倒正四棱锥体形状1-16可增加脱硫塔内的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循环多级喷动流态化烟气脱硫塔,它包括塔体(1)和文丘里加速管(2);塔体(1)上方的侧壁上或塔体(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排烟气管(3);其特征在于塔体(1)为自下向上截面阶梯增大的倒锥体形状;塔体(1)包括一级倒锥体(1-1)、一级喷动腔室(1-2)、二级倒锥体(1-3)、二级喷动腔室(1-4);一级倒锥体(1-1)的下端面与文丘里加速管(2)的上端面固定连接,一级倒锥体(1-1)的上端面与一级喷动腔室(1-2)的下端面固定连接,一级喷动腔室(1-2)的上端面与二级倒锥体(1-3)的下端面固定连接,二级倒锥体(1-3)的上端面与二级喷动腔室(1-4)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的一级喷动腔室(1-2)的侧壁上或一级倒锥体(1-1)的侧壁上具有第一喷嘴接入口(1-7),所述的二级喷动腔室(1-4)的侧壁上或二级倒锥体(1-3)的侧壁上具有第二喷嘴接入口(1-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裕琨吴少华高继慧高建民李争起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