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软管薄膜或者薄膜罩包覆到堆装货物上的方法和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7167466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将软管薄膜(1)包覆到堆装货物(2)上的方法,其中所述软管薄膜首先在打褶装置上被敛褶。敛褶的软管薄膜紧接着借助包覆装置被拉出而罩到堆装货物上面,方式是:包覆装置沿堆装货物移动以及同时软管薄膜被包覆装置开褶。在到达堆装货物的端部区域后,包覆装置沿一堆装货物段(A)反向于包覆方向移动,使得一个第一软管薄膜段(15)贴靠在已经贴合于堆装货物上的软管薄膜上面。紧接着包覆装置沿所述堆装货物段的至少一部分重新沿包覆方向移动,使得一个第二软管薄膜段(16)被平铺在所述第一软管薄膜段上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将软管薄膜或者薄膜罩包覆到堆装货物上的方法,其中,所述软管薄膜首先在打褶装置上被敛褶;其中,敛褶的软管薄膜紧接着借助包覆装置被拉出而罩到堆装货物上面,方式是使包覆装置沿堆装货物移动以及同时软管薄膜被包覆装置开褶。 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将软管薄膜或者薄膜罩包覆到堆装货物上的设备。
技术介绍
堆装货物特别是指许多个包装物、包裹、袋子或者类似单元,它们适宜被堆装成一种方形的堆装货物。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规定为装在托盘上的堆装货物。所述堆装货物被软管薄膜或者薄膜罩所包覆,目的之一是为了使该堆装货物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另一个目的是保护该堆装货物免受天气的影响。原则上来说所述堆装货物也可以是少数几个堆装的单元或者也可以是单个较大的单元,例如出自白色家电领域(洗衣机、冰箱、餐具洗涤机和类似设备)。堆装货物不必一定是方形形状,原则上也可以是其他的形状。包覆用的软管薄膜或者薄膜罩随同堆装货物的形状而做出相应的适配。实践当中已经知道各种实施方案的开头所述型式的方法和设备。对于按照该已知措施包覆的软管薄膜,往往特别是在堆装货物的下部区域的装载稳定性还不够理想。人们早已尝试采用补充捆扎堆装货物的方法来提高装载稳定性。可是该措施费用高而且往往功能不一定可靠或者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相应于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开头所述型式的方法,借助该方法,能够以简单、低耗和功能可靠的方式提高特别是在堆装货物下部区域的装载稳定性。另外,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在于,提出一种用于实施所述方法的相应的设备。为了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这样一种将软管薄膜或者薄膜罩包覆到堆装货物上的方法,其中,软管薄膜首先在打褶装置上被敛褶;其中,采用带有至少两个辊组机构的打褶装置,所述辊组机构分别有至少一个打褶辊和至少两个配辊,其中,在软管薄膜敛褶的过程中,打褶辊与软管薄膜的外侧面接触, 而每个辊组机构的两个配辊中的仅仅一个配辊与软管薄膜的内侧面接触;其中,敛褶的软管薄膜紧接着借助包覆装置包覆到堆装货物上面,方式是使包覆装置沿堆装货物移动以及同时软管薄膜被包覆装置开褶;其中,至少在第一和第二软管薄膜段贴靠过程中当软管薄膜开褶时,辊组机构的打褶辊与软管薄膜的外侧面接触,以及每个辊组机构的两个配辊与软管薄膜的内侧面接触;其中,在到达堆装货物的端部区域后,包覆装置沿一堆装货物段反向于包覆方向移动,使得第一软管薄膜段贴靠在已经贴合于堆装货物上的软管薄膜上面;并且其中,包覆装置紧接着沿所述堆装货物段的至少一部分重新沿包覆方向移动,使得第二软管薄膜段平铺在第一软管薄膜段上面。另外,为了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这样一种将软管薄膜或者薄膜罩包覆到堆装货物上的方法,其中,软管薄膜首先在打褶装置上被敛褶;其中,敛褶的软管薄膜紧接着借助包覆装置被拉出而罩到堆装货物上面,方式是 使包覆装置沿堆装货物移动以及软管薄膜同时被包覆装置开褶;其中,打褶装置或者包覆装置具有至少两个打褶元件,在包覆过程中开褶的软管薄膜通过所述打褶元件被引导;其中,打褶元件在第一软管薄膜段贴靠之后向堆装货物移动,从而缩小通过打褶元件被引导的软管薄膜至堆装货物的间隔,并且,此后包覆装置重新沿包覆方向移动;其中,在到达堆装货物的端部区域后,包覆装置沿一堆装货物段反向于包覆方向移动,使得第一软管薄膜段贴靠在已经贴合于堆装货物上的软管薄膜上面;并且其中,包覆装置紧接着沿所述堆装货物段的至少一部分重新沿包覆方向移动,使得第二软管薄膜段平铺在第一软管薄膜段上面;另外,为了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这样一种将软管薄膜或者薄膜罩包覆到堆装货物上的方法,其中,软管薄膜首先在打褶装置(R/ )上被敛褶;其中,敛褶的软管薄膜紧接着借助包覆装置被拉出而罩到堆装货物上面,方式是 使包覆装置沿堆装货物移动以及同时软管薄膜被包覆装置开褶;其中,打褶装置或者包覆装置具有至少两个打褶元件,在包覆过程中开褶的软管薄膜通过所述打褶元件被引导;其中,在到达堆装货物的端部区域后,打褶元件背离堆装货物移动,从而增大通过打褶元件被引导的软管薄膜至堆装货物的间隔;其中,此后包覆装置沿一堆装货物段反向于包覆方向移动,使得第一软管薄膜段贴靠在已经贴合于堆装货物上的软管薄膜上面;并且其中,包覆装置紧接着沿所述堆装货物段的至少一部分重新沿包覆方向移动,使得第二软管薄膜段平铺在第一软管薄膜段上面。堆装货物适宜收纳在托盘上。堆装货物的端部区域特别是指托盘或者托盘区域和 /或直接放置在托盘上的堆装货物的下部区域。如果堆装货物未被放置在托盘上,那么堆装货物的端部区域特别是指堆装货物的下部区域。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规定,已经贴合于堆装货物上的软管薄膜与接着贴靠的第一软管薄膜段相连接并且该第一软管薄膜段又与接着贴靠的第二软管薄膜段相连接。此外,软管薄膜为使第一软管薄膜段贴靠而被向上翻转并且其后为了使第二软管薄膜段贴靠而被向下翻转。可以这样理解在包覆过程结束时和特别是在第二软管薄膜段被贴靠后,软管薄膜端部被开褶并且被贴靠在堆装货物或者托盘上面。如果堆装货物被放置在托盘上的话,第一软管薄膜段如所推荐的那样沿堆装货物段A和沿托盘或者沿至少托盘高度的一部分贴靠。优选第二软管薄膜段沿堆装货物段A的至少一部分和沿托盘或者沿至少托盘高度的一部分贴靠。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规定,软管薄膜的开褶基本上与软管薄膜被包覆到堆装货物上或者贴靠软管薄膜段的过程中包覆装置沿包覆方向或者反向于包覆方向的移动同时进行。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特别推荐的实施方式,在第一软管薄膜段贴靠时包覆装置反向于包覆方向的移动中和在第二软管薄膜段贴靠时包覆装置沿包覆方向的移动中,软管薄膜被包覆装置连续不断地开褶。在本专利技术的特别优选的设计中规定,其中能够对开褶速度或者被驱动的打褶辊的旋转速度进行变化不定的调整。软管薄膜或者薄膜罩适宜由弹性塑料薄膜构成。不管是此处还是下文中言及的薄膜罩,都是指一端被剪断并被封焊住的软管薄膜。适宜的是,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范围内,软管薄膜被从软管薄膜储仓导入。值得推荐的是,储存状态的软管薄膜的侧端向内折叠。通常称之为侧面折叠软管 (Seitenfaltenschlauch)。在本专利技术范围内规定,被导入的软管薄膜在堆装货物上方或者前面被打开。然后,适宜的是,打褶装置的打褶元件进入被打开的软管薄膜的软管薄膜端部,这样软管薄膜端部的内侧面就贴靠在打褶元件上。每个打褶元件优选具有一个打褶弓架(Raffbuegel),该打褶弓架如所推荐的那样横向于软管薄膜的导入方向或者横向于垂直方向延伸。软管薄膜端部的内侧面在打褶元件进入后贴靠在打褶弓架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打褶元件的打褶弓架被安置在呈矩形形状被打开的软管薄膜的横截面的四个角内。在这种情况下,打褶弓架也被称为打褶角(Raffecken)。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规定,打褶元件或者打褶弓架能够横向于软管薄膜的导入方向、特别是沿水平方向移动而且优选能够相互独立地移动。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还规定,所述打褶元件或者打褶弓架能够沿软管薄膜的导入方向、特别是沿垂直方向移动。此外值得推荐的是,打褶元件或者打褶弓架与一个张紧框相连接,该张紧框能够沿软管薄膜的导入方向、特别是沿垂直方向移动。根据本专利技术,采用带有至少两个辊组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将软管薄膜(1)或者薄膜罩包覆到堆装货物(2)上的方法,其中,软管薄膜(1)首先在打褶装置上被敛褶;其中,采用带有至少两个辊组机构(9)的打褶装置所述辊组机构分别有至少一个打褶辊(10)和至少两个配辊(11、12),其中,在软管薄膜(1)敛褶的过程中,打褶辊(10)与软管薄膜(1)的外侧面接触,而每个辊组机构(9)的两个配辊(11)中的仅仅一个配辊与软管薄膜(1)的内侧面接触;其中,敛褶的软管薄膜(1)紧接着借助包覆装置包覆到堆装货物(2)上面,方式是:使包覆装置沿堆装货物(2)移动以及同时软管薄膜(1)被包覆装置开褶;其中,至少在第一和第二软管薄膜段(15、16)贴靠过程中当软管薄膜(1)开褶时,辊组机构(9)的打褶辊(10)与软管薄膜(1)的外侧面接触,以及每个辊组机构(9)的两个配辊(11、12)与软管薄膜(1)的内侧面接触;其中,在到达堆装货物(2)的端部区域后,包覆装置沿一堆装货物段(A)反向于包覆方向移动,使得一个第一软管薄膜段(15)贴靠在已经贴合于堆装货物(2)上的软管薄膜(1)的上面;并且其中,包覆装置紧接着沿所述堆装货物段(A)的至少一部分重新沿包覆方向移动,使得一个第二软管薄膜段(16)平铺在第一软管薄膜段(15)的上面。...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E·克佐克
申请(专利权)人:MSK包装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