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用弹力膜制成的扁平软管蒙在货物垛上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15382 阅读:3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将用弹力膜制成的扁平软管蒙罩在特别放置在托盘上的货物垛(8)上的方法,其中,一软管段(1)沿切向加以预张紧,然后在预张紧的状态中蒙罩在货物垛(8)上。为了如此改进已知的方法,使得在将软管段(1)蒙罩到货物垛上之后在货物垛的上侧和/或下侧或者说在承载着货物垛的托盘的下侧区域内的薄膜余量尽可能小,软管段(1)在上下侧是局部开着的,而且如此强地被预张紧,以达到如下目的:软管段的上端部和/或下端部在已蒙罩在货物垛上的状态中通过至少在货物垛(8)或托盘的上侧和/或下侧的上下侧棱边范围内的夹紧而起着托座的作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把用弹力膜制成的扁平软管蒙罩在一个特别放置在托盘上的货物垛上的方法,其中,一个软管段沿切向被预张紧,然后在预张紧状态下被蒙罩在货物垛上。在按照上述类型的方法中,其一端已完全焊合的弹力膜软管象手风琴那样被打出褶并被放在一个绷紧框架的棒状保持件如打褶指上。然后,保持件彼此分开,从而使弹力膜软管沿切向被预张紧。在这种状态下,绷紧框架沿货物垛和必要时沿一个承载货物垛的托盘向下移动,于是,打褶弹力膜被保持件向下拉展开并贴在货物垛的和可能承载货物垛的托盘的外表面上。但是,打褶指也可以设计成打褶角形件,其中每个打褶角形件都由一个水平布置的且呈角铁形的管段构成。打褶角形件都对应于货物垛的轮廓角落进行布置并可沿一条通过货物垛中心和各打褶角形件的假想线改变其位置。已证明不利的是在货物垛上侧区域内,要焊合端部的焊缝在货物垛两侧都在形成两个大的三角形兜边的情况下突了出来。这些兜边一直到达货物垛角落。这一方面意味着膜用量很高;另一方面,兜边必须在下一步要么固定在货物垛的两侧上,要么固定在货物垛的上表面上,以便包装货物垛获得一种外观上显得悦目的包封,而且衣角形的或确切地说三角形的兜边在运输已包封的货物垛时不被损坏。此外,兜边的固定还会减小薄膜软管段的可印刷的面积。当存放在户外时,可能有水渗进到兜边和薄膜之间,这是不希望见到的。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如此改进已知的方法,使得在将软管段蒙在货物垛上之后,在货物垛的上侧和/或下侧的范围内或在承载货物垛的托盘下侧的范围内的薄膜余量尽可能小。上述任务是通过采取以下措施完成的软管段在上、下侧是局部敞开的并且是被如此强地预张紧,即软管段的上端和/或下端在已蒙罩在货物垛上的状态下通过至少在货物垛的上侧和/或下侧的上侧和下侧边区域内或在承载货物垛的托盘的下侧的区域内的收紧而起到托座作用。借助强力预张紧,可保证软管段不仅紧贴在货物垛的四个垂直侧边上,而且夹紧货物垛的上侧和/或下侧或承载货物垛的托盘的下侧,至少在侧边棱的范围内是如此,从而就起着托座的作用。这样,由传统方法产生的已知的大三角形和侧向伸出的兜边便被减小到一个(如果情况确是如此)非常小的薄膜余量,即在货物垛的上侧和/或下侧上可能有的焊缝两端区域内的薄膜余量。此外,由于分别作为托座而设计的软管段的上端和/或下端之故,可能有高的街张力被转移到货物垛上,这些张力对于货物垛的安全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与此同时,软管段在相应软管材料条件下还拥有高的恢复力以适应于再张紧,如果例如在运输被包封的由袋装货物组成的货物垛情况下,存在于其上的中心孔窝可更为节约位置地进行调整,因而使软管段借助再张紧来适应已改变的货物垛尺寸。为了将软管段蒙罩在货物垛上,可以使用传统的可半自动或全自动工作的热缩包装机。在采用半自动机时,基本上只有打褶、预张紧及缩紧是自动的。薄膜软管段是手工放置的。采用半自动机械时,使用批量生产的现成软管段,或者使用具有常规式打孔分离缝的软管卷,或者手工地例如利用焊条加以横切。自动化的包装机是以扁平软管进行工作的。这种自动机探测出货物单元的高度,相应地裁取软管段的长度。不言而喻,软管段不一定必须至少部分地夹住一个可能有的托盘的下侧,其实只要软管段部分地夹住托盘的货物支承板的下侧也就够了。此外,软管段的上端和/或下端在蒙罩在货物垛上的状态中时基本上是平贴在货物垛的上侧和/或下侧上或紧贴着承载货物垛的托盘的下侧。通过所施加的高度预张紧,软管段基本上平贴在货物垛上或者贴在承载货物垛的托盘的下侧上,所以与传统的缩紧包装法相比,还可更多地减小上下侧区域内的薄膜余量。根据本方法的一种有利的应用,软管段在绕着货物垛贴靠的状态中相对于未预张紧状态中的周边而言,可以拉伸50%至80%,最好70%。至少是软管段的不蒙罩在货物垛上的端部为了获得软管段的一种类似顶盖的形成,应至少部分地加以焊合,从而使软管段不至于太远地被拉过货物垛,而且上侧或者下侧在蒙罩后的状态中都带有薄膜。有利的作法是,在此情况下,软管段基本上可与软管段纵向延伸成正交地至少部分地加以焊合。在预张紧状态中蒙罩软管段时,至少局部的焊缝可防止在货物垛上的过度蒙罩。按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实施形式,软管段的不须蒙的货物垛上的端头的至少两个角区在平放的状态中处于形成焊缝之下,特别是对角地加以焊合。不须蒙在货物垛上的软管段端头的两个对角地定向的焊缝可以保证软管段在蒙封时不至于过分地在货物垛上被拉伸。与此同时,通过对角的焊缝,在承载着货物垛的托盘的上侧和/或下侧确地说在其下侧范围内的薄膜材料用量可以进一步减少,从而可改善软管段在货物垛托盘上侧和/或下侧上的贴附。依此,在软管段的角区中的焊缝在其平放状态中时是可以对软管段的纵向延伸呈大约450角加以布置的。在实施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方法时,在软管段的已被蒙在货物垛上的状态中,被焊合的角区可以布置在货物垛的依对角地对峙的角区内。在将软管段蒙到一个大致呈矩形的货物垛上时,焊缝段依此可沿着货物垛的上侧或下侧下侧的对角线加以定向。只要软管段的在两个端头两边具有依对角线布置的焊缝,那么,对于将软管段蒙在货物垛上而言,被蒙在货物垛上的、在平放状态中的软管段的角区中局部地被焊合的软管段端部比预张紧的软管段其余部分,被预张紧得更强。这是必要的,这样软管段才能被蒙在货物垛上。于此,针对软管段的预张紧的状态而言,在软管段蒙在货物垛上的端区内的预张紧度较大到40%。为了实施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方法,可优先例如使用一种三层复合薄膜作为软管段。这种复合薄膜具有高恢复力,该恢复力对于搬运特别是有垂直应力的搬运时保证货物垛的安全,都是必需的。此外,例如在运输当中货物垛的外部尺寸稍有变化的条件下也可保证实现再拉紧。据此,三层复合薄膜的两个外层可以具有共聚物成分,而内层则可具有弹性体成分。弹性体成为一方面可保证软管段的强度,另一方面可保证它的韧性。下面将对附图中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加以说明。附图表示附图说明图1利用打褶指打褶的软管段的俯视图,在未缩紧而且在预张紧的状态中,准备将软管段蒙在一货物垛上;图2-图5软管段的不同实施形式;图6一个使用一软管段包封后的货物垛的顶视图,其上对峙的焊缝或者说焊缝段沿着货物垛的一个对角上边延伸。在所有的图中,相同的或者说同样的构件使用相同的参考标记。图1表示一个软管段1,它利用四个安置在图中未示出的货物垛的轮廓角中的打褶指2进行打褶。在所示实施例中,打褶指2成打褶角形件的形式,其中每个打褶角形件都由一个水平的且弯成角形的管段构成。软管段1在其中一个端部上有两条对置的焊缝3。在这两个边侧的焊缝3之间,软管段1是敞露的。用实线表示处于未绷紧状态的软管段1。此外,在两个窄侧上形成了从打褶指2方向看成大三角形的薄膜余量4。为实现预张紧,沿着虚线所示箭头5的方向,打褶指2移动到以虚线表示的位置6。这样,软管段1的圆周就大大地增大了。还处于未张紧状态的薄膜余量4于是完全消失。随后,将软管段1蒙罩在未示出的货物垛上。为此,打褶指2距离很近地紧挨着垂直沿货物垛移动,结果,打褶软管段1被打褶指2向下拉展开。由于所带来的强大预张紧力和高恢复力之故,软管段1不仅只是紧贴在货物垛的四个垂直边上,而且甚至它还夹紧货物垛的上侧和/或下侧的水平侧边棱,或者更确切地说,夹紧承载着货物垛的托盘的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把用弹力膜制成的扁平软管蒙罩在特别放置在托盘上的货物垛(8)上的方法,其中一个软管段(1)沿切向被预张紧并接着在预张紧状态下被蒙罩在货物垛(8)上,其特征在于,软管段(1)的上侧和下侧至少局部是敞开的并如此强地被预张紧,即软管段(1)的上端部和/或下端部在软管段蒙在货物垛上的状态下通过至少在货物垛(8)的上侧和/或下侧的上侧棱边和下侧棱边范围内的夹紧或在托盘下侧范围内的夹紧而起到托座作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R汉宁N弗默伊伦
申请(专利权)人:MSK包装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