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驱动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63017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车轮驱动设备包括圆筒形内壳体(18)、车轮(14)和电动机(40),所述圆筒形内壳体由车体经由悬架支撑,所述车轮由圆筒形内壳体(18)支撑,使得车轮(14)可相对于圆筒形内壳体(18)旋转,所述电动机具有安装至圆筒形内壳体(18)的定子(44)和安装至车轮(14)的转子(42),其中,所述车轮包括:主体部分(60);和外侧部分(64),其位于车体的外侧,并且转子(42)安装至主体部分(6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一般地涉及车轮驱动设备,并更具体而言涉及通过将车轮和电动机一体化构成的直接驱动和外转子式的车轮驱动设备。
技术介绍
过去,使用轮内电动机使车轮旋转以驱动车辆(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此车轮驱动设备采用直接驱动和外传子系统。轮内电动机具有位于内周侧的定子和位于外周侧的转子,定子安装至用作壳体的关节构件,转子安装至车轮,由此定子和转子彼此相对地布置。 在此车轮驱动设备中,转子与车轮一体化,且轮内电动机的旋转直接传递至车轮。专利文献1 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开No. 2004-115014在专利文献1所揭示的车轮驱动设备中,转子所安装至的车轮被配置为具有圆筒形状,并在车轮的沿着轴向的两端具有轮缘,由此轮缘与车轮主体一体化,并朝向车轮的径向外侧延伸。此外,定子所安装至的壳体成型为圆筒状。壳体在其内周侧具有安装部分,悬架臂、系杆等安装至安装部分。在这样的车轮驱动设备的结构中,因为转子与车轮一体化,所以当由于车轮的主体的外侧上的损伤等而变得需要更换车轮时需要将整个车轮与整个转子一起拆卸。此外, 悬架构件安装至定子所安装至的壳体。因此,在更换轮胎之前,需要将车轮与悬架断开,并将包括电动机和轮胎在内的车轮整体卸下。根据专利文献1所揭示的车轮驱动设备,对于轮胎更换需要较多维护工作,轮胎更换的工作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总体目的是提供创新并实用的车轮驱动设备,其具有改善的更换车轮和轮胎的工作性。本专利技术的以上目的由下述车轮驱动设备的方面实现,其包括圆筒形内壳体、车轮和电动机,所述圆筒形内壳体由车体经由悬架支撑,所述车轮由所述圆筒形内壳体支撑,使得所述车轮可相对于所述圆筒形内壳体旋转,所述电动机具有安装至所述圆筒形内壳体的定子和安装至所述车轮的转子,其中,所述车轮包括主体部分;和外侧部分,其位于所述车体的外侧,并且所述转子安装至所述主体部分。利用本专利技术的以上方面,车轮被分为至少两个部分,即主体部分和外侧部分。因为车轮可以被划分,所以可以仅拆卸车轮的外侧部分。还可以在保持将转子固定至车轮的主体部分的情况下将外侧部分安装至主体部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该方面,可以在不将转子从车轮的主体部分卸下的情况下更换比车轮的主体部分更容易受损的外侧部分。此外,通过仅拆卸外侧部分,可以在不从车体卸下驱动轮的情况下更换轮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该方面,可以改善更换车轮驱动设备的工作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根据以上方面的车轮驱动设备,其中当车轮安装部安装至主体部分时,所述车轮安装部不会阻碍所述外侧部分安装至所述主体部分和从所述主体部分拆卸。利用本专利技术的以上方面,可以在防止外侧部分与安装至主体部分的车轮安装部接触的同时将外侧部分安装至主体部分和从主体部分拆卸。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根据前述方面的车轮驱动设备,还包括制动钳, 其安装至所述主体部分,并包括制动块;以及圆形制动盘,其具有比所述外侧部分的内周小的外径,安装至所述主体部分,并被配置为由在所述圆形制动盘的内周侧的所述制动块夹持,从而使所述圆形制动盘停止旋转。利用本专利技术的以上方面,可以在防止外侧部分与安装至主体部分的圆形制动盘接触的同时将外侧部分拆卸。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根据前述方面的车轮驱动设备,其中,所述主体部分包括中心部分,其具有沿着所述中心部分的整个内周朝向所述车轮的旋转轴线延伸的侧凸缘部;以及内侧部分,其具有沿着所述内侧部分的整个内周朝向所述车轮的旋转轴线延伸的侧凸缘部。利用本专利技术的以上方面,电动机的部件被容纳在形成于中心部分的侧凸缘部与内侧部分的侧凸缘部之间的空间区域内。此外,侧凸缘沿着主体部分的整个内周朝向车轮的旋转轴线延伸,并且电动机被保持在这些凸缘部。因此,提高了组装电动机部件和车轮部件的效率,并且可以提高车轮的主体部分的环形刚度或圆周硬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根据前述方面的车轮驱动设备,其中,所述中心部分和所述内侧部分在相对于所述车轮的所述旋转轴线位于所述转子的最外周部分以外的位置处连接以形成所述主体部分。利用本专利技术的以上方面,中心部分和内侧部分在转子的外径以外的位置处通过例如螺栓连接。因为不需要在旋转轴线方向上与转子相邻的位置处在车轮上形成紧固孔,所以整个车轮在车体的侧方向上的宽度可以缩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根据前述方面的车轮驱动设备,其中,所述主体部分具有多个开口,所述多个开口沿着所述定子的圆形线圈端部并沿着所述旋转轴线朝向所述圆形线圈端部形成,并且能够容纳冷却流体,并且所述开口绕所述旋转轴线的最外侧直径小于所述定子的所述圆形线圈端部绕所述旋转轴线的最外侧直径。利用本专利技术的以上方面,开口在车轮旋转时旋转,并与包含在空间区域中的冷却流体室连通。冷却流体进入开口。随着车轮的旋转,冷却流体被开口向上运送,并通过由旋转引起的离心力而绕旋转轴线在开口内的外周侧上集中。在开口内的外周侧位于定子的圆形线圈端部的最外周以内,集中在开口内的外周侧上的冷却流体朝向定子的圆形线圈端部移动。因此,冷却流体趋于向圆形线圈端部的整个周边排放,从而提高了冷却效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根据前述方面的车轮驱动设备,其中,所述多个开口中的一组沿着所述定子的所述圆形线圈端部位于所述内侧部分的所述侧凸缘部中,并且所述多个开口中的另一组沿着所述定子的所述圆形线圈端部位于所述中心部分的所述侧凸缘部中。利用本专利技术的以上方面,冷却流体在沿着旋转轴线的内侧和外侧从开口移动到圆形线圈端部内。因此位于定子两侧的圆形线圈端部可以容易地受到冷却以提高冷却效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根据前述方面的车轮驱动设备,还包括轴承,其布置在所述侧凸缘部的各个最内侧直径部的附近,并将所述车轮支撑为可相对于所述内壳体旋转;以及密封件,其布置在所述侧凸缘部的各个最内侧直径部的附近,并将所述车轮与所述内壳体之间的间隙密封。利用本专利技术的以上方面,轴承和密封件布置在车轮的侧凸缘部的各个最内侧直径部的附近。因此,可以降低轴承和密封件的相对圆周速度,从而延长轴承和密封件的机械寿命,并提高其可靠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根据前述方面的车轮驱动设备,其中,所述内壳体还包括内周凸缘部,其沿着所述内壳体的整个内周朝向所述车轮的旋转轴线延伸,并与用于所述悬架和用于所述制动钳的安装部分一体化。利用本专利技术的以上方面,至这些安装部分,但是可以通过与用于悬架和用于制动钳的安装部分一体化的内周凸缘部来确保内壳体的环形刚度或圆周硬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根据前述方面的车轮驱动设备,其中,所述内壳体还包括外周凸缘部,其沿着所述内壳体的整个外周从所述外周向外延伸。利用本专利技术的以上方面,通过包括在内壳体中的外周凸缘部来确保内科体的环形刚度或圆周硬度。当结合附图阅读以下详细说明时,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由此变得更加清楚。附图说明图IA是示出配备有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车轮驱动设备的车轮的立体图。图IB是示出配备有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车轮驱动设备的车轮的立体图。图2是通过沿着实施例的车轮驱动设备的径向切开示出其主要部分的切开立体图。图3是通过沿着实施例的车轮驱动设备的径向切开示出其主要部分的放大切开立体图。图4是沿着与图3不同的预定平面所取的、示出实施例的车轮驱动设备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图5是从车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轮驱动设备,其包括圆筒形内壳体、车轮和电动机,所述圆筒形内壳体由车体经由悬架支撑,所述车轮由所述圆筒形内壳体支撑,使得所述车轮可相对于所述圆筒形内壳体旋转,所述电动机具有安装至所述圆筒形内壳体的定子和安装至所述车轮的转子,其中,所述车轮包括:主体部分;和外侧部分,其位于所述车体的外侧,并且所述转子安装至所述主体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村田智史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