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动轴承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151434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圆筒状的滑动轴承(1)能够由其滑动面(内周面)(4)将旋转轴旋转自如地轴支承。滑动面(4)的周向两端部处形成有由倾斜面构成的冠形凸起(5)。该冠形凸起(5)由第1冠形凸起(3A)和第2冠形凸起(2A)构成,第1冠形凸起(3A)由衬套层(3)的倾斜面构成,第2冠形凸起(2A)由成为第1冠形凸起(3A)的下层的基底金属(2)的倾斜面构成。也就是说,与现有的不同,冠形凸起(5)处的基底金属(2)为倾斜面(2A)。与现有技术相比较,能够抑制冠形凸起(5)处与旋转轴偏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更详细地讲,本专利技术涉及在成为滑动面的轴向端部之处设有冠形凸起(倾斜面)的。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在滑动面的轴向两端部设有由倾斜面构成的冠形凸起(日语々,々二 > V )的滑动轴承的方案(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在这样的设有冠形凸起的滑动轴承中,在对成为对方构件的旋转轴进行轴支承的时候,即使该旋转轴在旋转中有略微倾斜或弯曲、振摆回转(日语触Λ回>9 )的情况,也能防止发生强烈的偏接触,防止异常磨损和烧蚀。因此,滑动轴承作为整体能够无障碍地对旋转轴进行轴支承。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平7-279967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2-26684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即便在设有上述冠形凸起的现有的滑动轴承中,也存在如下问题。S卩,在滑动轴承所轴支承的旋转轴的倾斜、弯曲以及振摆回转大得超乎想象的情况下,在旋转轴的外周部剧烈地碰触滑动轴承的滑动面的冠形凸起处(轴向两端部)的状态下,两者进行滑动。由于现有的冠形凸起仅形成于衬套层,所以该部分的衬套厚度变薄,因此,存在着滑动轴承的冠形凸起处(滑动面的两端部)发生提前磨损而露出基底金属(日语裹金)、该部分发生烧蚀,或者发生金属疲劳等损伤的问题。而且,现有的一般的滑动轴承,是在基底金属表面设置了轴承合金层或树脂层等衬套层的多层结构,因此,冠形凸起处的衬套层变薄,若发生提前磨损,这部分的衬套层可能会磨穿而导致金属基底露出。鉴于上述情况,技术方案1所述的本专利技术为一种滑动轴承,它由圆筒状的构件构成,或者以使两个半圆筒状的构件成为圆筒状的方式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状的构件或半圆筒状的构件设有基底金属、和以将该基底金属的内周面覆盖的方式设置的衬套层,以该衬套层为滑动面,而且在该滑动面的轴向两端部处的至少一方,设有由端面侧比轴向中央侧逐渐扩径的倾斜面构成的冠形凸起;所述冠形凸起由第1冠形凸起和第2冠形凸起构成,所述第1冠形凸起由形成于所述衬套层的倾斜面构成,所述第2冠形凸起由形成于与该第1冠形凸起相对应的部位的基底金属的倾斜面构成。此外,技术方案6所述的本专利技术为按照下列步骤制造所述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滑动轴承的方法利用模压辊(日语型口 -,)从上下挤压由基底金属和以覆盖该基底金属的表面的方式设置的衬套层构成的平板状的材料的两侧部的至少一方,在所述材料的两侧部之一方形成侧部侧的厚度比宽度方向中央侧的厚度逐渐变薄的倾斜面;然后,将该平板状的材料以规定长度切断;接下来,将以规定长度切断了的平板状的材料,以使所述衬套层成为内周面、并且使所述倾斜面位于内周面的轴向一端的方式,整体成型为圆筒状或半圆筒状。 此外,技术方案7所述的本专利技术为按照下列步骤制造所述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滑动轴承的方法以规定长度将由基底金属和以覆盖该基底金属的表面的方式设置的衬套层构成的平板状的材料切断,并且利用金属模具对所述材料的两侧部的至少一方进行挤压, 在被挤压处形成侧部侧的厚度比宽度方向中央侧的厚度逐渐变薄的倾斜面;接下来,将该以规定长度切断了的平板状的材料,以使所述衬套层成为内周面、并且使所述倾斜面位于内周面的轴向一端的方式,整体成型为圆筒状或半圆筒状。另外,技术方案8所述的本专利技术为按照下列步骤制造所述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滑动轴承的方法以规定长度将由基底金属和以覆盖该基底金属的表面的方式设置的衬套层构成的平板状的材料切断;接下来,将该以规定长度切断了的平板状的材料,以使所述衬套层成为内周面的方式整体成型为圆筒状或半圆筒状,并且在内周面的轴向两端部的至少一方形成端面侧比轴向中央侧扩径了的倾斜面。根据上述那样构成,成为滑动轴承的冠形凸起的衬套层(第1冠形凸起)和基底金属(第2冠形凸起)的厚度以端面侧逐渐变薄的方式构成,而不是仅由衬套层承担全部冠形凸起量。为此,能够抑制冠形凸起处的提前异常磨损、烧蚀以及疲劳。此外,在上述那样构成的滑动轴承中,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使成为第1冠形凸起的衬套层的厚度变厚,因此能够增大冠形凸起整体的弹性,由此,对成为对方构件的旋转轴进行轴支承的时候的顺应性(日语力^ *性)也变得良好。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提供寿命较长的滑动轴承。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图2是图1的要部的放大图。图3是图2的要部的放大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制造工序图。图5是表示压延工序之前、后的材料11的一侧的剖视图,图5(a)表示压延前,图 5(b)表示压延后。图6是表示滑动轴承与旋转轴的关系的剖视图。图7是表示现有技术产品的要部的剖视图。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例的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就图示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图1中,1是滑动轴承,该滑动轴承1作为整体形成为圆筒状。滑动轴承1由呈圆筒状的基底金属2、和覆盖该基底金属2的内周面的整个区域而设置的衬套层3构成。滑动轴承1的衬套层3的表面成为与未图示的旋转轴进行滑动的滑动面4,旋转轴能够由成为该滑动面4的衬套层3旋转自如地轴支承。基底金属2的材料使用SPCC等钢材。另一方面,作为衬套层3,可以使用轴承合金层、树脂层、或轴承合金层及覆盖该轴承合金层的表面的树脂层中的任意一种,还可以使用烧结合金层及覆盖该烧结 合金层的表面的树脂层。而且,本实施例的滑动轴承1,在滑动面4的轴向两端部处分别设有由倾斜面构成的冠形凸起5、5。各冠形凸起5、5由两端面1A、1B侧比滑动面4的轴向中央侧扩径了的倾斜面(锥面)构成。此外,如图2及图3所示,滑动轴承1的端面IA(IB)的内周缘与所述冠形凸起5的分界部分形成有倒角部1C,而且,端面IA(IB)的外周缘(基底金属2的外周缘)也形成有倒角部1D。本实施例中的冠形凸起5由第1冠形凸起3A和第2冠形凸起2A构成,第1冠形凸起3A是形成于衬套层3、端面IA (IB)侧扩径了的倾斜面,第2冠形凸起2A是形成于与该第1冠形凸起3A重叠之处的基底金属2、端面IA(IB)侧扩径了的倾斜面。衬套层3的整个区域的厚度大致相同,但是第1冠形凸起3A的厚度与轴向中央侧的区域(没有锥度的区域)相比,厚度略微薄一些。此外,第2冠形凸起2A(成为冠形凸起 5的基底金属2之处)的厚度是端面IA(IB)侧比轴向中央侧厚度逐渐变薄。换言之,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把成为第2冠形凸起2A的基底金属2制成端面 IA(IB)侧比轴向中央侧扩径了的倾斜面,将冠形凸起5整体形成为端面IA (IB)侧比轴向中央侧扩径了的倾斜面。此外,如图2至图3中放大表示的那样,轴向一端侧(右端侧)的冠形凸起5的轴向尺寸L被设定为滑动轴承1的轴向尺寸的大约5% 15%。也就是说,两端的冠形凸起 5、5的轴向尺寸之和被设定为滑动轴承1的轴向尺寸的10% 30%。此外,在本实施例中, 冠形凸起5与中央侧的滑动面4相比,朝半径方向外方扩径的最大尺寸,也就是,冠形凸起 5的半径方向上的扩径量被设定为5 ΙΟΟμπι。另外,轴向另一端侧(图1中的左侧)的冠形凸起5也被以与所述一端侧的冠形凸起5同样的尺寸关系进行了设定。此外,如后面将要说明的那样,本实施例的滑动轴承1利用模压辊12挤压平板状的材料11的两侧部,在形成了成为所述冠形凸起5的倾斜面之后,整体成型为圆筒状。因此,本实施例的滑动轴承1中,与滑动面4的轴向中央侧相比,冠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滑动轴承,所述滑动轴承由圆筒状的构件构成,或者以使两个半圆筒状的构件成为圆筒状的方式把所述两个半圆筒状的构件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状的构件或半圆筒状的构件设有基底金属、和以将该基底金属的内周面覆盖的方式设置的衬套层,以该衬套层为滑动面,而且在该滑动面上的轴向两端部处的至少一方,设有由端面侧比轴向中央侧逐渐扩径的倾斜面构成的冠形凸起;所述冠形凸起由第1冠形凸起和第2冠形凸起构成,所述第1冠形凸起由形成于所述衬套层的倾斜面构成,所述第2冠形凸起由形成于与该第1冠形凸起相对应的部位的基底金属的倾斜面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元司
申请(专利权)人:大丰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