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输送扁平工件的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151401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输送扁平工件的方法和装置。这种用于改变相互衔接的扁平工件输送方向的方法,在一个用于输送具有工件宽度(B)的扁平工件(2,22)、尤其是软管段(2,22)的装置里面,其中扁平工件(2,22)在第一输送方向(z)上利用进给装置(19)在放置面(13)上进给,其中各个扁平工件(2,22)在第二输送方向(x)上由放置面(13)利用接收装置(20,24-27)运出,第二输送方向平行于扁平工件(2,22)的平面并且垂直于第一输送方向(z)延伸,其中扁平工件(2,22)直接在这个输送方向(x)上输送之前和/或期间至少通过其侧面部位放置在接收装置(20,24-27)的输送平面(20)上。使随后的扁平工件(2,22)至少以确定的长度(Δz)进给,而前面移动的工件以小于工件宽度(B)的长度(Δx)在第二输送方向(x)上继续输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如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改变扁平工件、尤其是软管段的在输送装置中的输送方向的方法和如权利要求5前序部分所述的装置。
技术介绍
这种方法和装置经常在用于加工口袋的装置中使用,在其中将软管带细分成软管段,然后将它们继续加工成口袋。经常由织物软管组成软管带。软管带也可以理解为并排的扁平工件,它们要被分开。但是也存在可能性,将已经细分的软管带输送到装置。已知并早就在市场上得到这些装置,在其中使用上述的设备。这些装置通常主要包括细分装置,用于将输入的、可能覆层的织物软管细分成软管段。它们由两个位于上下的材料带组成,它们可能分别由多层组成。为此使软管在其纵向上有节奏地以软管段长度在第一输送方向上进给。在此在软管轴线方向上实现进给。接着将软管细分成软管段,即分开。这通常通过切割刀具如切刀实现。但是也可以设想其它分开方法和相关的设备。接着为了改变输送方向由至少一个转移装置接收每个以这种方式产生的软管段。 在这个转移装置上后置输送装置,通过它将软管段带到各个加工站。转移装置和输送装置可以组成唯一的输送装置。在分开后不再在纵向上、而是在横向上继续输送软管段。“横向”指的是,现在可以垂直于软管段长度输送软管段,用于在加工口袋的其它步骤中无阻碍地接触到软管段的两个端部。下面附加地描述加工口袋时的各个工作站并解释其功能·在可选存在的预分站里面为了产生折叠线将冲模下降到软管段上。以后打开软管底部的折角位于这个折叠线上。为此也可以加热冲模。·在底部打开站拉开软管段的至少一个端部,由此在这个拉开的端部上可以成形一个底部。折角位于软管段的折叠线上。由于其几何形状底部孔也称为底部方孔。在此要注意,形状不是正方形的,而是在大多数情况下矩形的。通常以相同的方式加工软管段的两个端部。在阀门封条站将阀门封条敷设在事先打开的软管段底部上。通过阀门封条以后可以借助于适合的灌冲接管充满完成的口袋。·在所谓的合型站将底部开口或底部方口部分、所谓的封口在两侧向着折叠棱边折回。在此这个封口的部位可以搭接,并且这个封口的这个搭接部位可以相互连接。·接着在底部盖片站固定底部盖片、例如焊接在折叠的底部开口上。要提及,在用于加工口袋的装置中不必存在所有上述的加工站。可以省去预分站。 为了完成口袋也不必总是涂覆底部盖片。而且可以设想其它的加工站。下面简要解释在现有技术的设备中的口袋加工过程。因为这些设备在操纵和驱动端几乎相同地构造,用于可以同时加工软管段的两个端部,在下面的描述中不具体地描述不同的设备端。事先细分的软管段垂直于其纵轴线借助于适合的输送机构(例如双带输送器)输送到预分站。在那里冲模垂直于软管段的输送方向下降到软管段上。以后的打开口袋底部折角位于在此产生的折叠棱边上,口袋底部在衔接的底部打开站中变形。接着打开底部在阀门封条站将阀门放置在打开的底部。通过这个阀门以后通过适合的灌装机构充满口袋。在接着的合型站折叠口袋的底部开孔,接着在底部盖片站通过焊接底部开孔与底部盖片完成口袋加工。必需特别重视输送装置,它以覆层面(已经以覆层面送出软管段)接收软管段并垂直于其纵轴线运出并输送到加工站。在软管段在其横向输送面的横向上可以由输送机构接收之前,必需首先使软管段通过其侧面部位放置在横向输送平面上,由此可以由所谓的接收装置、例如同步靴握住侧面部位。这个同步靴输送软管段到输送机构例如输送带,接着它将软管段依次地带到各个加工站。在以覆层面推出软管或已经细分的软管段时也必需使软管段已经部分地设置在横向输送平面部位,由此使软管段在其快被接收之前已经放置在这个平面上。但是这个输送平面由于结构经常包括干扰棱边,口袋碰撞或推到棱边上。由此堵塞口袋,甚至可能损坏并且难以接着符合秩序地继续输送口袋。因此在现有技术的装置中使用高度移动的放置面。在软管进给期间大部分以后的软管段放置在放置面上。在下面横向输送时在前面移动的软管段侧面棱边没有得到支持。 但是软管段的这个部位在放置面下降后放置在接收装置的输送平面上,由此可以运出软管段。但是这种工作原理的结果是,只有当现在空的放置面再被抬起的时候,软管段才可以再向前推。其结果是,两个相互衔接的软管段在口袋加工装置中占据相对较大的距离,由此限制其功率。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建议一个用于改变输送方向的装置,它减少上述的缺陷。按照本专利技术这个目的通过权利要求1特征部分所述的特征得以实现。据此规定,使衔接的扁平工件至少以确定的长度(Δζ)进给,而前面移动的工件以小于工件宽度(B)的长度(Δχ)在第二输送方向(χ)上继续输送。前面移动的工件现在可以在第二输送方向(X)上由接收装置运出。按照小于工件宽度的输送长度随后的工件可以在第一输送方向(ζ)上进给。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前面移动的工件必需完全脱离与接收装置接触的目的,用于继续进给软管并用于通过分开软管产生衔接的软管段。也不必期待,前面移动的工件完全脱离放置面。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随后的工件立刻在第二输送方向(X)上由接收装置输送, 如果前面移动的工件已经运出的时候。两个工件的间距还能够保持得很小。以相同的时间间隔与按照现有技术的方法相比可以由接收装置运出更多数量的工件。在运出后,工件、即软管段被加工成口袋,因此每单位时间可以完成更多的口袋。前面移动的工件还能够完全覆盖干扰棱边,如果随后的工件越过干扰棱边的时候。但是不会有害,如果工件已经部分地露出干扰棱边的时候。在此可以直接开始随后的工件的进给,只要接收装置已经握住前面移动的工件的时候。如果前面移动的工件完全露出干扰棱边,随后的工件已经要这样多地进给,使它通过其前面移动的端部已经越过干扰棱边。 优选地规定,前面移动的工件以长度(ΔΧ)继续输送,该长度小于工件宽度,以面对工件的干扰棱边端部与前面移动的工件侧棱边在其在第二输送方向上输送时的距离减因此衔接的工件进给这样多地进展,使这个工件已经越过干扰棱边移动,如果前面移动的工件正好覆盖干扰棱边。总之随后的工件在其输送期间在方向ζ上也无接触地在输送面以上保持和/或输送。此外有利的是,部分前面移动的工件和/或至少一部分衔接的扁平工件通过用于相对于工件所在平面移动的机构移动,其中移动方向包括一个分量,它垂直于平面延伸。在这种情况下最好使在输送时在第二输送方向上前面移动的侧棱边也略微抬起。因此软管可以无接触地在干扰棱边上导引。尤其值得期望的是,不存在可能覆盖干扰棱边的前面移动的工件。例如当工件由于故障从生产过程中抛出或者当生产开始时,发生缺少工件。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优点是,前面移动的工件或其部位通过部分放置面在其高度位置上相对于接收装置变化。因此无需工件整个抬起,而是只是工件的侧面部位,它们否则与输送台接触。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个用于改变相互衔接工件的输送方向的装置。按照本专利技术的装置通过一个用于改变扁平工件空间位置的机构实现这个目的,通过这些机构使随后的各个扁平工件以确定的距离(Δζ)进给,而前面移动的工件通过接收装置以小于工件宽度的距离(Δχ)在第二输送方向(χ)上继续输送。这个装置的组成部分例如可以是进给装置,它使软管或已经细分的软管段在前面移动的软管段还覆盖所述的输送平面、尤其是干扰棱边期间已经进给。两个扁平工件的运动例如利用进给装置与接收装置之间的驱动连接和/或利用控制或调解装置相互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输送具有工件宽度(B)的扁平工件(2,22)、尤其是软管段(2,22)的方法,-其中各个扁平工件(2,22)或要细分成扁平工件的相关扁平工件排列(2)在第一输送方向(z)上利用进给装置(19)在放置面(13)上进给,-其中各个或细分的扁平工件(2,22)在第二输送方向(x)上由放置面(13)利用接收装置(20,24-27)运出,第二输送方向平行于扁平工件(2,22)的平面并且垂直于第一输送方向(z)延伸,其中扁平工件(2,22)直接在这个输送方向(x)上输送之前和/或期间至少通过其侧面部位放置在接收装置(20,24-27)的输送平面(20)上,其特征在于,使衔接的扁平工件(2,22)或相关的扁平工件排列至少以确定的长度(Δz)进给,而前面移动的工件以小于工件宽度(B)的长度(Δx)在第二输送方向(x)上继续输送。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C·黑格尔
申请(专利权)人:温德莫勒及霍尔希尔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