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描述了一种用于制造吹塑薄膜(6)的吹塑薄膜机组(1),该吹塑薄膜机组带有:至少一个挤出机(2)以用于产生至少一个熔体束;至少一个分配工具(4)以用于将至少一个熔体束转换成环绕的熔体层;离开喷嘴(5)以用于输出至少一个熔体层,其中该至少一个熔体层形成吹塑薄膜(6);以及至少一个设备(12)以用于给吹塑薄膜(6)加载至少一个流体流、尤其空气流以用于冷却吹塑薄膜(6)。设置有至少一个压力提供设备,利用该压力提供设备吹塑薄膜(6)可借助于至少一个超压和/或负压引向到用于给吹塑薄膜(6)加载流体流的设备(12)处。(6)加载流体流的设备(12)处。(6)加载流体流的设备(12)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制造吹塑薄膜的吹塑薄膜机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吹塑薄膜机组(Blasfolienanlage)。
技术介绍
[0002]开头提及的吹塑薄膜机组用于薄膜的有效生产,其中吹塑薄膜机组生产吹塑薄膜。在吹塑薄膜机组中首先设置有至少一个挤出机,利用该挤出机优选地从原材料中产生至少一个熔体束(Schmelzestrang,有时候称为熔体流)。紧接着至少一个分配工具以用于将所述至少一个熔体束转变成环绕的熔体层。该熔体层紧接着到达离开喷嘴,该离开喷嘴通常是圆形的,利用该离开喷嘴可输出所述至少一个熔体层。在从离开喷嘴离开之后,熔体层形成吹塑薄膜。吹塑薄膜此时连续地冷却,因为其此时可将热量给出到周围环境处。在一定的冷却时间后,吹塑薄膜才如此程度地凝固,即使得基本上其规格、尤其泡囊周长和壁厚维持。将该过渡称为冻结线或冻结区域。已经超越该冻结区域的吹塑薄膜可压扁(flachgelegt)和拉出。
[0003]在制造吹塑薄膜时的生产速度显著地取决于吹塑薄膜以多快的速度冷却。为了加速冷却,已知设置有设备以用于给吹塑薄膜加载至少一个流体流、尤其空气流,以为了将附加的热量运走或为了使吹塑薄膜冷却。
[0004]然而已经表明,该措施同样具有极限,也就是说该措施的效用不可任意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因此是,提出一种吹塑薄膜机组,利用该吹塑薄膜机组可进一步提高吹塑薄膜的生产速度。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该任务通过如下特征解决:一种用于制造吹塑薄膜的吹塑薄膜机组,带有<br/>●ꢀ
至少一个挤出机以用于产生至少一个熔体束,
●ꢀ
至少一个分配工具以用于将所述至少一个熔体束转换成环绕的熔体层,
●ꢀ
离开喷嘴以用于输出所述至少一个熔体层,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熔体层形成所述吹塑薄膜,
●ꢀ
至少一个设备以用于给所述吹塑薄膜加载至少一个流体流以用于冷却所述吹塑薄膜,其中,设置有至少一个压力提供设备,利用该压力提供设备所述吹塑薄膜可借助于至少一个超压和/或负压引向到用于给所述吹塑薄膜加载流体流的设备处,其中所述压力提供设备是在流体加载设备处或内部的构件,其中所述压力提供设备具有这样的成型和/或布置,利用该成型和/或布置可由于流动经过的流体流产生负压,其中利用其速度提高的所述流体流产生静态负压,其中将所述吹塑薄膜引向到所述流体加载设备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提供设备包括至少一个环,其以在周缘上分布的方式包括大量模块以用于控制温度和/或体积流量,其中在所述环中设置有流动分配器,该流动分配
器将流体流划分成两个部分流且使部分流在此偏转,从而第一部分流至少部分地在所述吹塑薄膜的运输方向上且第二部分流至少部分地与所述吹塑薄膜的运输方向相反地偏转,其中所述流动分配器利用管路穿过,调温流体可导引通过所述管路,利用该调温流体可对流动分配器进行调温。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设置成,设置有至少一个压力提供设备,利用该压力提供设备吹塑薄膜可借助于至少一个超压和/或负压引向到用于给吹塑薄膜加载流体流的设备处。超压或负压在此意味着相对于围绕吹塑薄膜机组存在的周围环境压力提高或降低的压力。
[0008]本专利技术以如下认识为基础,即以增强的方式给吹塑薄膜加载至少一个流体流不改善冷却,因为每时间单位更大量的流体不可完全引向到吹塑薄膜处。原因特别是吹塑薄膜可缩回。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因此设置成,吹塑薄膜通过附加的力作用在朝向用于给吹塑薄膜加载至少一个流体流的设备(在下面简称为流体加载设备)的方向上保持在所提及的设备附近,从而流体可尽可能完全地用于运走热量。结果,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机组,吹塑薄膜的冷却功率和因此生产速度可提高。原则上存在两种用于产生提到的力作用的可能性。首先,吹塑薄膜可在朝向流体提供设备的方向上被牵拉。这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通过在流体加载设备的这一侧上的负压实现。这意味着,流体流和负压作用在吹塑薄膜的相同侧上(在吹塑薄膜内部或在吹塑薄膜外部)。流体流在此引起超压,然而由此产生的力作用以变得更小的间距提升。负压同时作用,其中从流体流中产生的超压和所提及的负压构造在作用到吹塑薄膜上的力方面的平衡。
[0010]备选地或附加地,在吹塑薄膜的壁部的背对流体加载的侧边上设置有提供超压的设备,利用该设备可朝向流体加载设备推压吹塑薄膜。在该情况中,在运输方向上观察,流体加载设备和压力加载设备可直接相对而置地布置。在该情况中还可调节压力平衡,该压力平衡将吹塑薄膜引导到流体提供设备附近或保持在该处。
[0011]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流体加载设备和压力提供设备可布置在吹塑薄膜内部。在该情况中有利的是,吹塑薄膜在生产开始时可没有问题地手动地从离开喷嘴中拉出来且牵拉穿过随后的装置。
[0012]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流体加载设备和压力提供设备可布置在吹塑薄膜外部。在此,即使在生产期间的这两个设备的较好的可接近性是有利的。
[0013]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流体加载设备可布置在吹塑薄膜外部且压力提供设备可布置在吹塑薄膜内部。在此有利的是,两个设备产生超压,其中可节省构件如鼓风机。
[0014]有利的是,压力提供设备是在流体加载设备处或内部的构件,其具有这样的成型和/或布置,即利用该成型和/或布置可由于流动经过的流体流产生负压。在此,伯努利效应被充分利用,在伯努利效应的情形中流体流(其速度例如通过狭窄部提高)产生静态负压。该静态负压在本专利技术的范畴中那么用于将吹塑薄膜引向到流体加载设备处。附加地或备选地该构件或另一构件可联接到负压源如鼓风机或压缩机的吸入侧处。以该方式,针对负压的另一控制可行性方案通过以下方式创造,即负压的大小可通过鼓风机或压缩机功率调节。
附图说明
[0015]本专利技术的另外的细节、特征和优点从随后的描述中得知,在其中参考图详细地阐述了不同的实施例。在此,在说明书中提及的特征可分别单独地本身或提及的特征的任意的组合对于本专利技术来说是重要的。在整个公开内容的范畴中适用如下特征和细节,即其结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描述,当然还结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吹塑薄膜且分别反之亦然,从而关于对于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方面的公开内容始终相互参考或可相互参考。各个图: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吹塑薄膜机组的示意图。
[0016]图2、3和4示出了冷却箱12的第一实施方式。图5示出了环110的作用原理。图6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其相似于图2至4的实施方式。图7示出了另一构造。图8示出了图7的实施例的一种拓展方案。图9示出了环910的另一变型方案,其相似于环110。图10
‑
26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图1示出了用于制造吹塑薄膜的吹塑薄膜机组1,该吹塑薄膜机组首先包括至少一个挤出机2,利用该吹塑薄膜机组例如可塑化以颗粒形式存在的塑料。如此产生的塑料熔体经由管路3供应给分配工具4,在该分配工具处熔体转变成柱状的熔体流,从而该熔体流可在拉出方向z上从在该图中不可见的离开喷嘴5拉出。此时,存在还未凝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制造吹塑薄膜的吹塑薄膜机组,带有
●ꢀ
至少一个挤出机以用于产生至少一个熔体束,
●ꢀ
至少一个分配工具以用于将所述至少一个熔体束转换成环绕的熔体层,
●ꢀ
离开喷嘴以用于输出所述至少一个熔体层,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熔体层形成所述吹塑薄膜,
●ꢀ
至少一个设备以用于给所述吹塑薄膜加载至少一个流体流以用于冷却所述吹塑薄膜,其中,设置有至少一个压力提供设备,利用该压力提供设备所述吹塑薄膜可借助于至少一个超压和/或负压引向到用于给所述吹塑薄膜加载流体流的设备处,其中所述压力提供设备是在流体加载设备处或内部的构件,其中所述压力提供设备具有这样的成型和/或布置,利用该成型和/或布置可由于流动经过的流体流产生负压,其中利用其速度提高的所述流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巴克曼,M布斯曼,J戈尔登斯坦,I吕贝尔克,
申请(专利权)人:温德莫勒及霍尔希尔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