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增强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型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51001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成型时的增强纤维开松性良好,并且可以得到具有优异的外观性且机械强度高的成型体的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粒子及其共混物。该粒子(A)含有使用茂金属催化剂制造的热塑性树脂(A1)、由不饱和羧酸或其衍生物改性的改性聚烯烃树脂(A2)、和增强纤维(A3),并且满足下述条件(1)~(5):(1)(A1)和(A2)的合计100重量%中,不饱和羧酸或其衍生物的改性量为0.01~2重量%;(2)(A1)、(A2)和(A3)的合计100重量%中,含有20~70重量%(A1)和(A2);(3)(A1)、(A2)和(A3)的合计100重量%中,含有30~80重量%(A3);(4)将25g(A)密闭在20L容量的腔室内并在65℃下放置1小时时,从(A)中发散出来的乙醛量为3.0μg/m3以下;(5)(A)中的树脂成分的熔点为150℃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纤维增强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型体,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粒子、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粒子共混物及其成型体。
技术介绍
由长纤维增强树脂组合物所形成的成型品,多作为要求高强度的汽车模块部件而使用。然而,由于该长纤维增强树脂组合物中所含的增强纤维的分散不良,因而有增强纤维在模块部件表面上呈块状出现的情况。因此,由长纤维增强树脂组合物所形成的模块部件, 用作外观要求水平低的位置的部件,或者需要在其表面实施涂装而进行使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已经报道了提高所得成型品外观性的纤维增强树脂组合物 (参照专利文献1 4)。例如,专利文献3 4中,报道了组合分子量分布窄的丙烯聚合物和分子量分布宽的丙烯聚合物并与增强纤维一起熔融混炼而成的长纤维增强树脂组合物、由该组合物所形成的颗粒以及成型体。然而,其无法完全满足长纤维增强树脂组合物中所含的增强纤维的分散性提高,以及通过注射成型生产的汽车模块部件所要求的高外观性,因此进一步要求外观性的改善。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4-300293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6-193735号公报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2008-179784号公报专利文献4 日本特开2008-17978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课题为提供一种成型时的增强纤维开松性良好,并且可以得到具有优异的外观性且弯曲强度等机械强度高的成型体的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粒子以及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粒子共混物。解决问题的方法本专利技术人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含有使用茂金属催化剂制造的热塑性树脂、 改性聚烯烃树脂和增强纤维的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粒子,或包含该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粒子和稀释用聚烯烃树脂粒子的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粒子共混物,在成型时的增强纤维开松性良好,可以提供具有优异的外观性且机械强度优异的成型体,由此完成本专利技术。也就是说,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项目。 一种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粒子(A),其特征在于,含有使用茂金属催化剂制造的热塑性树脂(Al)、由不饱和羧酸或其衍生物改性的改性聚烯烃树脂(A2)、和增强纤维(A3),并且满足下 述条件(1) (5)(1)在热塑性树脂(Al)和改性聚烯烃树脂(A2)的合计100重量%中,不饱和羧酸或其衍生物的改性量为0. 01 2重量% ;(2)在热塑性树脂(Al)、改性聚烯烃树脂(A2)和增强纤维(A3)的合计100重量% 中,合计含有20 70重量%热塑性树脂(Al)和改性聚烯烃树脂(A2);(3)在热塑性树脂(Al)、改性聚烯烃树脂(A2)和增强纤维(A3)的合计100重量% 中,含有30 80重量%增强纤维(A3);(4)将25g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粒子(A)密闭在20L容量的腔室内并在65°C下放置1小时时,从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粒子(A)中发散出来的乙醛量为3. 0μ g/m3以下;(5)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粒子(A)中的树脂成分的熔点为150°C以上。如所述的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粒子(A),其特征在于,在前述热塑性树脂(Al)和前述改性聚烯烃树脂(A2)的合计100重量%中,含有75 99重量%热塑性树月旨(Al)和1 25重量%改性聚烯烃树脂(A2)。如或所述的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粒子(A),其特征在于,前述热塑性树脂(Al)满足下述条件(a-1)、(a-2)和(a_3)(a-1)熔融指数(MI 树脂温度为230°C,荷重为21. 18N)在100 250g/10分钟的范围内;(a-2)通过交叉分级色谱法(CFC法)所测定的可溶于90°C邻二氯苯的成分的量为1重量%以下;(a-3)分子量分布(Mw/Mn)为不到3. 5。如 中任一项所述的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粒子(A),其特征在于, 前述热塑性树脂(Al)为选自丙烯均聚物和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聚合物。 一种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粒子共混物(C),其包含10 90重量% 中任一项所述的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粒子(A)和90 10重量%稀释用聚烯烃树脂粒子(B)(其中,以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粒子(A)和稀释用聚烯烃树脂粒子(B)的合计为 100重量% )。如所述的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粒子共混物(C),其特征在于,在前述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粒子㈧和前述稀释用聚烯烃树脂粒子⑶的合计100重量%中,含有5 60重量%增强纤维(A3)。如或所述的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粒子共混物(C),其特征在于,前述稀释用聚烯烃树脂粒子(B)满足下述条件(b-1)、(b-2)和(b-3)(b-1)熔融指数(MI 树脂温度为230°C,荷重为21. 18N)在20 70g/10分钟的范围内;(b-2)由通过锥板流变计测定的储能模量G’和损失模量G”所计算的角频率ω = lrad/秒钟时的张弛时间λ为0. 3秒钟以下;(b-3)分子量分布(Mw/Mn)在2. 5 6. 0的范围内。 一种成型体,其使用 中任一项所述的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粒子 (A)进行成型而得到。 一种成型体,其使用 中任一项所述的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粒子共混物(C)进行成型而得到。 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可以得到具有优异的外观性且机械强度高的成型体的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粒子以及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粒子共混物。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使用包含含有流动性高的热塑性树脂的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粒子和流动性低的稀释用聚烯烃树脂粒子的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粒子干混物,可以得到一种在注射成型时,注射机筒内的增强纤维的开松性良好,并且可以抑制纤维块凸出到成型体表面的注射成型体。进一步,由于本专利技术的成型体不会产生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因此适合用于汽车部件。附图说明为颗粒制造装置的模式图。为图示在23°C下在MD方向进行振动试验时的结果的图。为图示在23°C下在TD方向进行振动试验时的结果的图。为图示在90°C下在MD方向进行振动试验时的结果的图。为图示在90°C下在TD方向进行振动试验时的结果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粒子(A)、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粒子共混物(C)(以下,也仅称为“树脂共混物(C)”。)及其成型体进行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粒子(A)的特征在于,含有使用茂金属催化剂制造的热塑性树脂(Al)、由不饱和羧酸或其衍生物改性的改性聚烯烃树脂(A2)、和增强纤维 (A3),并且满足下述条件(1) (5)(1)在热塑性树脂(Al)和改性聚烯烃树脂(A2)的合计100重量%中,不饱和羧酸或其衍生物的改性量为0. 01 2重量% ;(2)在热塑性树脂(Al)、改性聚烯烃树脂(A2)和增强纤维(A3)的合计100重量% 中,含有20 70重量%热塑性树脂(Al)和改性聚烯烃树脂(A2);(3)在热塑性树脂(Al)、改性聚烯烃树脂(A2)和增强纤维(A3)的合计100重量% 中,含有30 80重量%增强纤维(A3);(4)将25g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粒子(A)密闭在20L容量的腔室内并在65°C下放置1小时时,从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粒子(A)中发散出来的乙醛量为3. 0μ g/m3以下;(5)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粒子(A)中的树脂成分的熔点为150°C以上。〈热塑性树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粒子(A),其特征在于,含有使用茂金属催化剂制造的热塑性树脂(A1)、由不饱和羧酸或其衍生物改性的改性聚烯烃树脂(A2)、和增强纤维(A3),并且满足下述条件(1)~(5):(1)在热塑性树脂(A1)和改性聚烯烃树脂(A2)的合计100重量%中,不饱和羧酸或其衍生物的改性量为0.01~2重量%;(2)在热塑性树脂(A1)、改性聚烯烃树脂(A2)和增强纤维(A3)的合计100重量%中,合计含有20~70重量%热塑性树脂(A1)和改性聚烯烃树脂(A2);(3)在热塑性树脂(A1)、改性聚烯烃树脂(A2)和增强纤维(A3)的合计100重量%中,含有30~80重量%增强纤维(A3);(4)将25g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粒子(A)密闭在20L容量的腔室内并在65℃下放置1小时时,从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粒子(A)中发散出来的乙醛量为3.0μg/m3以下;(5)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粒子(A)中的树脂成分的熔点为150℃以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合田宏史
申请(专利权)人: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