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纤维增强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型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33077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长纤维增强树脂组合物,其中,成分(A)的含量为50~90wt%以及成分(B)的含量为10~50wt%,所述成分(A)中所含的增强纤维的含量相对于所述长纤维增强树脂组合物的总量为20~60wt%。[成分(A)]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粒,其包含热塑性树脂、用不饱和羧酸或其衍生物进行了改性的改性聚烯烃类树脂及增强纤维,而且满足下述(A-1)和(A-2):(A-1)所述热塑性树脂的熔体指数为100~250g/10分钟,(A-2)所述热塑性树脂的弛豫时间λ为0.1(sec)以下;[成分(B)]满足下述(B-1)和(B-2)的聚烯烃类树脂:(B-1)所述聚烯烃类树脂的熔体指数为20~70g/10分钟,(B-2)所述聚烯烃类树脂的弛豫时间λ为0.23(sec)以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 专利技术涉及长纤维增强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型体
技术介绍
由长纤维增强树脂组合物成型的成型品被大量用作要求高强度的汽车模块部件。 但是,由于该长纤维增强树脂组合物所包含的增强纤维的分散不良,而在模块部件表面增强纤维有时会成块出现。因此,包括长纤维增强树脂组合物的模块部件必须用作外观要求水平较低的部位的部件,或者对其表面实施涂装后使用。为解决上述课题,报道了所得成型品的外观性得到了提高的纤维增强树脂组合物 (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但是,由上述纤维增强树脂组合物得到的成型品无法完全满足例如汽车模块部件所要求的高外观性,需要进一步改善外观性。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特开2004-300293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专利特开2006-193735号公报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成型时的增强纤维的开松性(開繊性)良好且可获得具有优良的外观性的成型体的长纤维增强树脂组合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人进行了认真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将弛豫时间短的树脂用于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粒和稀释用树脂两者,而在使用包括这些颗粒和稀释用树脂的组合物时,可抑制成型体表面的纤维块的浮出,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根据本专利技术可提供以下的长纤维增强树脂组合物等。1.长纤维增强树脂组合物,其包括下述成分(A)和成分(B), 所述成分㈧的含量为50 90wt %,以及所述成分⑶的含量为10 50wt %,相对于所述长纤维增强树脂组合物的总量,所述成分(A)中所包含的增强纤维的含量为20 60wt%。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粒,其包括热塑性树脂、用不饱和羧酸或其衍生物进行了改性的改性聚烯烃类树脂、以及增强纤维,而且满足下述(A-I) (A-4)(A-I)所述热塑性树脂的熔体指数(树脂温度:230°C,负荷21. 18N)为100 250g/10 分钟(A-2)所述热塑性树脂的弛豫时间λ为0. 1 (sec)以下,该弛豫时间是从用锥板式流变仪测定的储能模量G’、损耗模量G”算出的角频率ω = 1 (rad/sec)时的弛豫时间(A-3)所述增强纤维的含量为40 70wt%(A-4)所述改性聚烯烃类树脂的含量为1 5wt%满足下述(B-I)和(B-2)的聚烯烃类树脂(B-I)所述聚烯烃类树脂的熔体指数(树脂温度230°C,负荷21. 18N)为20 70g/10分钟(B-2)所述聚烯烃类树脂的弛豫时间λ为0. 23 (sec)以下,该弛豫时间是从用锥板式流变仪测定的储能模量G’、损耗模量G”算出的角频率ω = 1 (rad/sec)时的弛豫时间。2. 1所述的长纤维增强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粒进一步满足下述(A-5),(A-5)所述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粒的颗粒长度为4mm 8mm。3. 1或2所述的长纤维增强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增强纤维为玻璃纤维,所述热塑性树脂为聚烯烃类树脂。4.从1 3中任一项所述的长纤维增强树脂组合物成型的成型体。根据本专利技术,可提供成型时的增强纤维的开松性良好且可获得具有优良的外观性的成型体的长纤维增强树脂组合物。附图说明图1是颗粒制造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长纤维增强树脂组合物含有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粒(成分(A)),该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粒包含热塑性树脂、用不饱和羧酸或其衍生物进行了改性的改性聚烯烃类树脂(下面有时简称为改性聚烯烃类树脂)及增强纤维。作为成分(A)的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粒满足下述(A-I) (A-4)(A-I)热塑性树脂的熔体指数(树脂温度230°C,负荷21. 18N)为100 250g/10 分钟(A-2)热塑性树脂的弛豫时间λ为0. 1 (sec)以下,该弛豫时间是从用锥板式流变仪测定的储能模量G’、损耗模量G”算出的角频率ω = 1 (rad/sec)时的弛豫时间(A-3)增强纤维的含量为40 70wt%(A-4)改性聚烯烃类树脂的含量为1 5wt%。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粒(成分(A))所包含的热塑性树脂只要满足上述(A-I) 和(A-2)即可,没有特别限制,可使用例如聚烯烃类树脂、聚苯乙烯类树脂、聚碳酸酯类树脂等。更具体地说,作为聚烯烃类树脂,可例举乙烯均聚物等聚乙烯类树脂、丙烯均聚物等聚丙烯类树脂、乙烯-丙烯嵌段共聚物等乙烯-丙烯共聚物类树脂等。作为聚苯乙烯类树脂,可例举无规立构聚苯乙烯、间同立构聚苯乙烯等。上述热塑性树脂可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两种以上组合使用。热塑性树脂的熔体指数(树脂温度230°C,负荷21. 18N)为100 250g/10分钟, 较好为100 150g/10分钟。热塑性树脂的熔体指数低于100g/10分钟时,在成型时增强纤维可能会不易开松。另一方面,热塑性树脂的熔体指数超过250g/10分钟时,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粒的强度可能会下降。为了将热塑性树脂的熔体指数调节至上述范围内,例如在制造热塑性树脂时,可以在聚合时调节氢浓度等来调整分子量、用过氧化物进行分解、或者将熔体指数不同的树脂混合或混炼。作为热塑性树脂的制造方法,可采用例如日本专利特开平11-071431号公报、日本专利特开2002-234976号公报、日本专利特开2002-2496 号公报中记载的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之类的公知的制造方法。热塑性树脂的从用锥板式流变仪测得的储能模量G’、损耗模量G”算出的角频率 ω = 1 (rad/sec)时的弛豫时间 λ = G,+ (G” X ω)、即 G,+G,,在 0. 1 (sec)以下(弛豫时间λ ^0. l(sec)) 0弛豫时间λ超过0.1 (sec)时,成型品的外观可能会变差。弛豫时间λ通常为0.01 0. 1 (sec),较好为0.02 0.05 (sec)。以下,对弛豫时间λ进行说明。对处于平衡状态的物质体系施加外力,达到新的平衡状态或稳态后撤去外力,则通过该体系的内部运动,体系恢复到初始的平衡状态,这一现象称为弛豫现象,作为弛豫所需时间的基准的特征性的时间常数称为弛豫时间。高分子的成型加工时,使熔融的高分子流动,此时,分子链在流动方向上被拉伸而排成一行(aligned)(将其称为“取向”)。但是, 如果流动结束开始冷却,则施加于分子的应力消失,各分子链开始运动,最终朝向任意的方向(将其称为“分子链的弛豫”)。该弛豫时间λ可用角频率ω = 10° = 1 (rad/sec)时,λ = G' / ω G" = G' /G"来表示。这里,G’是储能模量,表示热塑性树脂的弹性性质,G”是损耗模量,表示热塑性树脂的粘性性质。由该式可知,弛豫时间λ增长(增大)时,意味着G’大,热塑性树脂中呈现弹性性质的成分变多。另外,弛豫时间λ缩短(减小)时,意味着G”大,热塑性树脂中呈现粘性性质的成分多,即意味着树脂的分子量小、分子量分布窄。弛豫时间λ的调整方法有如下的方法。(1)用过氧化物等进行分解来改变分子量分布(特别是通过由高分子量的树脂以高倍率进行分解,容易获得λ小的树脂)。(2)将分子量分布不同的多种树脂混合(有效的是通过使用高活性催化剂、大量使用过氧化物,提高分解率等方法来制造分子量分布窄的树脂,并将它们组合)。(3)调整多段聚合的各聚合条件(但在工业上有时在成本方面不理想)。(4)聚合催化剂的选择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粒(成分(A))所包含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长纤维增强树脂组合物,其包括下述成分(A)和成分(B),所述成分(A)的含量为50~90wt%,以及所述成分(B)的含量为10~50wt%,相对于所述长纤维增强树脂组合物的总量,所述成分(A)中所含的增强纤维的含量为20~60wt%,[成分(A)]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粒,其包括热塑性树脂、用不饱和羧酸或其衍生物改性的改性聚烯烃类树脂、以及增强纤维,而且满足下述(A-1)~(A-4),(A-1)所述热塑性树脂的熔体指数(树脂温度:230℃,负荷:21.18N)为100~250g/10分钟(A-2)所述热塑性树脂的弛豫时间λ为0.1(sec)以下,该弛豫时间是从用锥板式流变仪测定的储能模量G’、损耗模量G”算出的角频率ω=1(rad/sec)时的弛豫时间(A-3)所述增强纤维的含量为40~70wt%(A-4)所述改性聚烯烃类树脂的含量为1~5wt%[成分(B)]满足下述(B-1)和(B-2)的聚烯烃类树脂,(B-1)所述聚烯烃类树脂的熔体指数(树脂温度:230℃,负荷:21.18N)为20~70g/10分钟(B-2)所述聚烯烃类树脂的弛豫时间λ为0.23(sec)以下,该弛豫时间是从用锥板式流变仪测定的储能模量G’、损耗模量G”算出的角频率ω=1(rad/sec)时的弛豫时间。...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合田宏史
申请(专利权)人:普瑞曼聚合物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