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微粒生成装置以及具备其的护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143532 阅读:2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金属微粒生成装置以及具备其的护发装置。该金属微粒生成装置具有放电电极和接地电极,通过使该放电电极和接地电极之间产生放电而释放金属部件包含的金属微粒,所述放电电极以及接地电极中的至少任一方由线材构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微粒生成装置以及具备其的护发装置
技术介绍
日本特开2008-23063号公报公开了如下所述的吹风机,该吹风机通过使包括过 渡金属的电极之间产生放电而生成该过渡金属的微粒,并将该微粒喷向头发。在该吹风机 中,棒状的放电电极的前端尖锐。在用于这种护发装置的金属微粒生成装置中,当长期使用时,有时因从电极的尖 锐的前端部分释放金属微粒等而使该前端部分变圆钝。在这种情况下,电场相对于电极的集中度降低,有金属微粒的产生能力下降之虞。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获得一种能够抑制金属微粒的生成能力随时间的过去而 下降的金属微粒生成装置以及具备其的护发装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方式为金属微粒生成装置,其具有放电电极和接地电极,通过使该 放电电极和接地电极之间产生放电而释放金属部件所包含的金属微粒,所述金属微粒生成 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放电电极以及接地电极中的至少任一方由线材构成。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金属微粒生成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从II方向观察图1的侧视图。图3是图2的III-III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金属微粒生成装置中包括的基板的俯视图。图5是从V方向观察图1的侧视图。图6是图5的VI-VI剖视图。图7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线材的支承结构的剖视图。图8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另一变形例的线材的支承结构的侧视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金属微粒生成装置的剖视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方式的金属微粒生成装置的剖视图。图1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方式的金属微粒生成装置中包括的线材的支承结构 的俯视图。图12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方式的金属微粒生成装置中包括的线材的支承结构 的俯视图。图13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第六实施方式的金属微粒生成装置中包括的线材的支承结构 的剖视图。图14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第七实施方式的金属微粒生成装置中包括的线材的支承结构的剖视图。图15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第七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金属微粒生成装置中包括的线材的 支承结构的侧视图。图16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第七实施方式的另一变形例的金属微粒生成装置中包括的线 材的支承结构的侧视图。图17是本专利技术第八实施方式的作为护发装置的吹风机的侧视图(局部剖视图)。图18是本专利技术第九实施方式的作为护发装置的发刷的剖视图。图19是本专利技术第十实施方式的作为护发装置的发刷的剖视图。图20是本专利技术第十一实施方式的作为护发装置的烫发器的侧视图。图21是图20的XXI-XXI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以下的多个实施方式 以及变形例包括相同的结构要素。因此,对这些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通用的符号,并省略重 复说明。另外,各实施方式以及实施例所示的结构可以替换成其它实施方式或实施例的对 应的结构。(第一实施方式)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金属微粒生成装置的立体图,图2 是从II方向观察图1的侧视图,图3是图2的III-III剖视图,图4是金属微粒生成装置 中包括的基板的俯视图,图5是从V方向观察图1的侧视图,图6是图5的VI-VI剖视图。金属微粒生成装置1包括由具有导电性的细线材形成的放电电极2和作为板状导 体而形成的接地电极3,在上述放电电极2和接地电极3之间,利用未图示的高电压电路施 加高电压而产生放电(电晕放电等),通过该放电作用而释放金属微粒(金属分子及离子寸乂 O该金属微粒生成装置1具有包括箱状的第一部件6和板状的第二部件7的箱体5。 放电电极2被固定在基板4上,该基板4作为支承部件而被夹持于上述第一部件6和第二 部件7之间。放电电极2构成为极细的线材,其宽度(直径)被设定为10 400(优选为 30 300 ,更优选为50 200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截面形状,可以采用圆形、 椭圆形、多边形等各种形状。另外,放电电极2可以构成为例如过渡金属(例如金、银、铜、钼、锌、钛、铑、钯、铱、 钌、锇等)的单体或合金的部件,或构成为对过渡金属进行了镀敷处理的部件等。当在金属 微粒生成装置1中生成并释放的金属微粒中含有金、银、铜等时,在该金属微粒的作用下能 够产生抗菌作用。另外,当在金属微粒中含有钼、锌、钛等时,在该金属微粒的作用下能够产 生抗氧化作用。需要说明的是,判明了钼微粒的抗氧化作用极高。另外,金属微粒生成装置 1也可以通过放电作用产生离子(例如负离子,例如no2_、NO3_等),通过使该离子与放电电 极2、接地电极3、其它的包括金属材料或金属成分的部件等相碰撞而生成金属微粒。S卩,也 可以由包含上述过渡金属的材料来构成接地电极3以及上述其它部件,从这些部件释放金 属微粒。如图2、图3所示,使用焊锡9将放电电极2接合(钎焊)在形成于基板4的表面4s上的布线图案8。如图3、图4所示,基板4通过将板状的印制基板以适当形状切断等而形成,具有大 致矩形的基体部如和从该基体部如向图3以及图4的上侧突出的突出部如。另外,在基 体部如的图3以及图4的左侧形成有大致矩形的切口部4d,由此形成一对突出部如。在基板4的表面如形成有由导体构成的布线图案8。布线图案8包括对作为线 材而形成的放电电极2进行钎焊的焊盘部8a ;连接未图示的导线的端子部8b ;连接焊盘部 8a和端子部8b之间的引线部Sc。如图4所示,在焊盘部8a的该图4的左右两侧两处形成有角部8d、8e。各图中的 C表示形成于接地电极3的开口部3c (参照图1、图2)的中心线,如图4所示,在俯视基板 4的情况下,角部8d、8e设定在与该中心线C重合的位置处。因此,通过将作为线材的放电 电极2与上述角部8d、8e相重合地载置到焊盘部8a,并在该位置钎焊到该焊盘部8a上,如 图3所示,能够将放电电极2沿开口部3c的中心线C进行配置。S卩,在本实施方式中,角部 8d、8e成为对放电电极2进行定位的记号。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放电电极2 以其前端部加向切口部4d内突出的状态被固定。端子部8b在突出部如以包围贯通基板4的表面如以及背面4b之间的截面为圆 形的贯通孔4f的周边的方式形成为圆环状,在该端子部8b钎焊插通贯通孔4f的导线(未 图示)。需要说明的是,布线图案8优选使用在与焊锡9之间产生共晶结合的材料(例如镍 或对不锈钢实施了镍锡镀敷的材料等)。如图2所示,接地电极3具有大致矩形的基体部3a和从基体部3a朝向箱体5的 外方(图2的左侧)突出设置的端子部北。在基体部3a的大致中央位置形成有成为金属微粒的释放口的圆形状的开口部 3c。如图2所示,在从图1的II方向观察下,放电电极2配置在开口部3c的大致中心。另 一方面,在端子部北贯穿设置有用于供导线(未图示)插通而接线的贯通孔3d。在该接地电极3的图1以及图2的上下方向的两端部形成有大致矩形的切口 3e, 在上述切口 !Be中分别恰好嵌入有具有矩形截面的基板4的突出部如(参照图4)。进而,如 图2所示,在基体部3a的两个部位形成有圆形的贯通孔3f、3f。在第一部件6的侧面6c, 与上述贯通孔3f、3f相对应地形成有两个突起部6g。当将接地电极3安装在第一部件6 时,使突起部6g插通所对应的贯通孔3f,并对从各贯通孔3f突出的突起部6g的前端进行 加热,使之径向扩张而形成头部6h(所谓热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微粒生成装置,其具有放电电极和接地电极,通过使该放电电极和接地电极之间产生放电而释放金属部件所包含的金属微粒,所述金属微粒生成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放电电极以及接地电极中的至少任一方由线材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田博光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