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热交换模块及具有该模块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41202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用热交换模块及具有该模块的车辆,其能够实现使冷却风扇作用下的回旋方向的气流转向的静叶片整体的适当化,降低冷却风扇的功率,最终降低向冷却风扇的输入功率。根据车辆用热交换模块(10),通过将配置在冷却风扇(16)的下游侧的静叶片(30)由中间环(31)分为内周侧静叶片部件(32a)和外周侧静叶片部件(32B),使内周侧静叶片部件(32A)的设置张数比外周侧静叶片部件(32B)少,从而将内周侧、外周侧各自的节距/弦长比设定在适当的范围内。其结果是,将冷却风扇(16)作用下的回旋方向的气流由静叶片(30)整体效率良好地转向,降低冷却风扇的功率,最终降低向冷却风扇的输入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设于车辆的前方的车辆用热交换模块及具有该模块的车辆
技术介绍
作为以往的车辆用热交换模块已知具有冷凝器(热交换器)、散热器(热交换器)、对该冷凝器和散热器强制供给外部气体的冷却风扇、及具有俯视时 呈大致圆形开设的开口部并经由该开口部将由冷凝器及散热器热交换的外部气体导入冷 却风扇的风扇护罩的结构。在这样的车辆用热交换模块中,由冷却风扇的旋转而流出的气流中从热交换器朝 向下游侧的方向的成分和冷却风扇的回旋方向的成分重叠。其中,冷却风扇的回旋方向的气流的成分对热交换器的通过风量不起作用。因此, 为了降低回旋方向的气流的成分,在冷却风扇的下游侧设置静叶片。经由冷却风扇的气流碰撞静叶片,则回旋方向的气流转向朝向下游侧的方向,回 旋成分降低。其结果,能够降低冷却风扇的功率,最终能够抑制使冷却风扇回旋的输入功率 (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特开2007-40199号公报静叶片作用下的回旋方向的气流的转向的效率受到其节距/弦长比的影响。在 此,节距是指静叶片的周方向的间隔,弦长是指连结静叶片的前端与后端的长度(叶片弦 长)。但是,由于静叶片从冷却风扇的回旋中心以放射状设置,所以在冷却风扇的中心 部的肋部侧与外周侧的风扇前端部侧,静叶片的节距不同,所以静叶片的节距/弦长比不 同。因此,为使风扇前端部侧的节距/弦长比适当而设定静叶片的节距,则要在肋部 侧使节距小,随之节距/弦长比非常小。其结果在肋部侧,不仅气流的转向不能效率良好地 进行,而且冷却风扇的重量也会增加,制作变得困难。另外,为使肋部侧的节距/弦长比适当而设定静叶片的节距,则外周侧的风扇前 端部侧的节距及节距/弦长比变得过大,不能可靠地使气流转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研发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使冷却风扇作用 下的回旋方向的气流转向的静叶片整体的节距/弦长比的适当化,降低冷却风扇的功率, 最终降低向冷却风扇的输入功率的车辆用热交换模块及具有该模块的车辆。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热交换模块采用以下结构。S卩、本专利技术第一方式提供一种车辆用热交换模块,其具有配置在车辆的发动机的 前方附近的、至少一个热交换器;对热交换器强制供给外部气体的冷却风扇;具有俯视时 呈大致圆形开设的开口部,并经由开口部将由热交换器热交换的外部气体导向冷却风扇的风扇护罩;设于开口部,并使流经冷却风扇的外部气体的气流的回旋成分转向的静叶片,其 中,在静叶片中,在静叶片的外周部和中心部之间设有环状的环部件,以放射状配置在环部 件的内周侧的内周侧叶片部件和以放射状配置在环部件的外周侧的外周侧叶片部件的张 数不同。通过在静叶片的外周部和内周部之间设有环状的环部件,并使环部件的内周侧的 内周侧叶片部件与外周侧的外周侧叶片部件的张数不同,从而能够使静叶片的内周侧与外 周侧各自的节距/弦长比适当化。在此,内周侧叶片部件的设置张数比外周侧叶片部件的设置张数少。另外,环部件可以在静叶片的外周部和内周部之间设置二层以上,这种情况下,通 过使叶片部件的张数从内周侧朝向外周侧阶段性不同,而能够更精细地使节距/弦长比适当化。本方式中,内周侧叶片部件及外周侧叶片部件也能够使连结其叶片前端与叶片后 端的叶片弦长从静叶片的内周侧朝向外周侧逐渐扩大。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式提供一种车辆用热交换模块,其具有配置在车辆的发动机的 前方附近的、至少一个热交换器;对热交换器强制供给外部气体的冷却风扇;具有俯视时 呈大致圆形开设的开口部,并经由开口部将由热交换器热交换的外部气体导向冷却风扇的 风扇护罩;设于开口部,并使流经冷却风扇的外部气体的气流的回旋成分转向的静叶片,其 中,静叶片具有以放射状配置在静叶片的外周部和中心部之间的叶片部件,在叶片部件中, 连结其叶片前端和叶片后端的叶片弦长从静叶片的内周侧朝向外周侧而逐渐扩大。通过使叶片部件的叶片弦长从静叶片的内周侧朝向外周侧逐渐扩大,从而能够与 静叶片的部位对应地使节距/弦长比适当化。本专利技术第三方式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的车辆用热交换模块的车辆。(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将静叶片由中间环分为内周侧静叶片部件和外周侧静叶片部件,使 内周侧静叶片部件和外周侧静叶片部件的张数不同,从而能够将静叶片的内周侧和外周侧 各自的节距/弦长比设定在适当的范围内。其结果,能够使冷却风扇作用下的回旋方向的气流由静叶片整体效率良好地转 向,降低冷却风扇的功率,最终降低向冷却风扇的输入功率。随之,外部气体碰撞静叶片而 产生的噪音也能够降低。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静叶片的叶片弦长从内周侧朝向外周侧逐渐变大,所以能够使 静叶片的径方向上各自的位置上节距/弦长比设定在适当的范围内。由此,能够使冷却风 扇作用下的回旋方向的气流由静叶片整体效率良好地转向,降低冷却风扇的功率,最终降 低向冷却风扇的输入功率。随之,外部气体碰撞静叶片而产生的噪音也能够降低。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搭载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热交换模块的车辆的一部分的 概略结构图。图2A是车辆用热交换模块的侧面图。图2B是车辆用热交换模块从车辆的后方侧观察的背面图。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热交换模块的变形例、表示设置有两台冷却风扇的 车辆用热交换模块的背面图。图4A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热交换模块的静叶片的变形例的主视图。图4B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热交换模块的静叶片的变形例的侧剖面图。图5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热交换模块的静叶片的主视图。图5B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热交换模块的静叶片的变形例的侧 剖面图。图6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热交换模块的静叶片的主视图。图6B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热交换模块的静叶片的变形例的侧 剖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第一实施方式〕以下,关于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使用图1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车辆用热交换模块(也称作“冷凝器 散热器 风扇 模块(Condenser Radiator Fan Module =CRFM) ” 10设置在与发动机11等一起配置在车辆100的前部的发动 机室E内。在发动机室E内,在车辆用热交换模块10的下游侧(车辆100的行驶方向后方 侧)接近配置发动机11 (以及/或者配置在发动机11周围的设备类)。车辆用热交换模块10接近缓冲器12的后面侧设置,通过前栅12a的外部气体被 导向该车辆用热交换模块10的前面侧。车辆用热交换模块10以冷凝器(热交换器13)、散热器(热交换器)14、风扇护罩 20和冷却风扇16构成主要要素,从上游侧(图中左侧)顺次配置有冷凝器13、散热器14 以及冷却风扇16。冷凝器13以及散热器14分别是具有俯视时呈矩形状的热交换器。冷凝器13是车辆用空调装置的一结构要素,将由冷凝器压缩的高温高压的制冷 剂气体通过与流经该冷凝器13的外部气体进行热交换而冷却,被冷凝液化。另外,散热器14通过与流经该散热器14的外部气体进行热交换而降低发动机冷 却水的温度。冷却风扇16用于对散热器14强制供给外部气体。该冷凝器13、散热器14以及冷却风扇16分别是以往公知结构,在此省略其详细说明。如图1、图2A以及图2B所示,风扇护罩20以将流经冷凝器13以及散热器14的外 部气体导向冷却风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用热交换模块,其中,其具有:配置在车辆的发动机的前方附近的、至少一个热交换器;对所述热交换器强制供给外部气体的冷却风扇;具有俯视时呈大致圆形开设的开口部,并经由所述开口部将由所述热交换器热交换的外部气体导向所述冷却风扇的风扇护罩;设于所述开口部,并使流经所述冷却风扇的外部气体的气流的回旋成分转向的静叶片,在所述静叶片中,在所述静叶片的外周部和中心部之间设有环状的环部件,以放射状配置在所述环部件的内周侧的所述内周侧叶片部件和以放射状配置在所述环部件的外周侧的外周侧叶片部件的张数不同。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松由尚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