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丁烯三元共聚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33338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1-丁烯/乙烯/丙烯三元共聚物,它含有:a)4-10wt%的乙烯衍生单元,和b)2-10wt%的丙烯衍生单元;该三元共聚物具有下列性能:低于3的由GPC测量的分子量分布(Mw/Mn);在DSC中没有可检测到的熔点;12-20J/g的在室温下老化10天之后测量的熔融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丁烯三元共聚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含有至多ISmol %的从乙烯形成的单元的1- 丁烯/乙烯/丙烯三元共聚物,它具有各种特征的最佳平衡。该三元共聚物是通过使用特殊类型的金属茂型催化剂体系而获得的。丁烯-1共聚物是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并且具有各种各样的适用性。尤其,具有低含量的共聚用单体(l-3m0l%)的丁烯-1共聚物一般体现特征于就耐压性、抗蠕变性、冲击强度而言的良好性能并且能够用于制造替代金属管的管材。它们在管材领域中应用的诸多关键方面中的一个是在柔性和刚性之间的优异平衡,这是它们必须具备的以便兼顾管材的易加工性和机械耐力。具有高含量的共聚用单体的丁烯-1共聚物能够例如用作与其它聚烯烃或聚合物产品形成的共混物的组分,以便调节该塑料材料的特殊性能如密封强度、挠性和柔软度。WO 04/0484 涉及含有至多40mol%的乙烯或丙烯衍生单元的1-丁烯共聚物。这些共聚物是通过使用钛型催化剂而获得的,因此它们具有为这一类型的催化剂体系所典型的宽分子量分布。这些共聚物具有高于3的经由GPC测量的Mw/Mn比率和高于30的拉伸变定值。WO 04/099269涉及从金属茂催化剂获得的1_丁烯/乙烯聚合物,其中乙烯衍生组分单元的含量是0. 2-15m0l%。申请人发现,在聚合物链中也包含一定量的丙烯衍生单元, 有可能获得具有硬度和弹性的最佳平衡的共聚物。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1-丁烯/乙烯/丙烯三元共聚物,它含有a)3-10wt% (7. 5mol%),优选4_8wt% (7. 5mol% _15mol% ),的在聚合物链中的乙烯衍生单元,和b)2-10wt% (2. 5mol% -12mol% ),优选 4_7wt% (5mol% -8. 5mol% )的在聚合物链中的丙烯衍生单元;该三元共聚物具有下列性能-低于3的由GPC测量的分子量分布(Mw/Mn);-根据在本文件中描述的方法所测量,在DSC没有可检测的熔点;-在室温下老化10天之后,在根据本文件中描述的方法测量的熔融焓为12-20J/ g ;优选 14_18J/g。本专利技术的1-丁烯三元共聚物除了显示出澄清度的良好值之外,还在硬度与就拉伸变定所描述的更好弹性之间有良好的平衡。当乙烯衍生单元的含量高于IOwt %时,本专利技术的三元共聚物的拉伸性能会变差。乙烯的重量与丙烯的重量的C2/C3比率优选是0. 2-2,更优选0. 3-1. 5,甚至更优选 0. 8-1. 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1- 丁烯/乙烯/丙烯三元共聚物在根据通常的DSC程序在经熔体之后没有显示出熔点,然而它是可结晶的,即在它已经熔化的10天后,该共聚物显示有熔点和熔融焓。此外,本专利技术的1- 丁烯/乙烯/丙烯三元共聚物显示出高于10 %的测量下面规定的方法测量的X射线结晶度。优选,本专利技术的1- 丁烯/乙烯/丙烯三元共聚物显示出-低于90、优选低于85的肖氏A硬度(根据ISO868测量),和-在100%的变形(ISO2285)下低于30%、优选低于20的拉伸变定值。-包括在3MPa和20MPa之间,优选在7和15MPa之间的根据IS0527测量的断裂拉伸应力。-从550%-800%、优选从600% -750%的根据ISO 527测量的断裂伸长率。本专利技术的1- 丁烯/乙烯/丙烯三元共聚物也具有高于ldl/g、优选1. 5-2dl/g的特性粘度(IV)。特性粘度(IV)在任何情况下不高于3。更高的IV使得该化合物的加工变得很难。高的特性粘度一般关联到聚合物的高分子量。由于这些良好平衡的特性,本专利技术的1-丁烯/乙烯/丙烯三元共聚物能够在需要改进弹性的组合物中用作改性剂。尤其本专利技术的ι- 丁烯/乙烯/丙烯三元共聚物能够用于适合制造膜,纤维,片材的组合物,或用于注塑和吹塑的组合物。此外,本专利技术的1-丁烯 /乙烯/丙烯三元共聚物能够用作粘度调节剂、抗冲击改性剂、弹性改进剂和用于需要弹性和透明度的一般应用中。本专利技术的三元共聚物的附加优点是,它具有改进的弹性但显示出降低的粘性,因此,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三元共聚物造粒或更一般处置会变得更容易。本专利技术的1- 丁烯/乙烯/丙烯三元共聚物能够在特殊类型的金属茂型催化剂存在下在聚合条件下让ι-丁烯和乙烯和丙烯进行接触而获得。该催化剂体系可通过以下组分接触来获得(A)立体刚性金属茂化合物;(B)铝氧烷或能够形成烷基金属茂阳离子的化合物;和任选的(C)有机基铝化合物。优选,立体刚性金属茂化合物属于下列通式⑴式中M是选自属于第4族的那些金属中的过渡金属的原子;优选M是锆;X,彼此相同或不同,是氢原子,卤素原子,R,OR, OR,0,OSO2CF3, 0C0R, SR, NR2或pR24基团,其中R是线性或支化的,饱和的或不饱和的C1-C2tl-烷基,C3-C20-环烷基,C6-C20-芳基, C7-C20-烷基芳基或C7-C2tl-芳基烷基,它们任选含有属于元素周期表的13-17族的杂原子; 和R'是C1-C2tl-亚烷基,C6-C20-亚芳基,C7-C20-烷基亚芳基,或C7-C2tl-芳基亚烷基;优选X 是氢原子,卤素原子,OR’ 0或R基团;更优选X是氯或甲基;R1, R2, R5, R6, R7, R8和R9,彼此相同或不同,是氢原子,或线性或支化的,饱和或不饱禾口 C1-C20-烧基,C3-C20-环烧基,C6-C20-芳基,C7-C20-烧基芳基或C7-C20-芳基烧基,它们任选含有属于元素周期表的13-17族的杂原子;或R5和R6,和/或R8和R9能够任选形成饱和或不饱和的5或6员环,该环能够携带C1-C2tl烷基作为取代基;前提条件是,R6或R7中的至少一个是线性或支化的,饱和或不饱和WC1-C2tl-烷基,它们任选含有属于元素周期表的 13-17族的杂原子;优选C1-Cltl-烷基;优选R1,R2,是相同的并且是任选含有一个或多个硅原子的C1-Cltl烷基;更优选R1 和R2是甲基;R8和R9,彼此相同或不同,优选是C「C1(I烷基或C6-C2tl芳基;更优选它们是甲基;R5优选是氢原子或甲基;或能够与R6相连形成饱和或不饱和的5或6员环,该环能够携带C1-C2tl烷基作为取代基;R6优选是氢原子或甲基,乙基或异丙基;或它能够与R5相连形成如上所述的饱和或不饱和的5或6员环;R7优选是线性或支化的,饱和或不饱和的C1-C2tl-烷基,它们任选含有属于元素周期表的13-17族的杂原子;优选C1-Cltl-烷基;更优选R7是甲基或乙基;另外当R6不是氢原子时,R7优选是氢原子;R3和R4,彼此相同或不同,是线性或支化的,饱和或不饱和的C1-C2tl-烷基,它们任选含有属于元素周期表的13-17族的杂原子;优选R3和R4彼此相同或不同且是C1-Cltl-烷基;更优选R3是甲基或乙基;和R4是甲基、乙基或异丙基;(C)铝氧烷或能够形成烷基金属茂阳离子的化合物;和任选的(D)有机基铝化合物。优选,通式⑴化合物具有通式(Ia)或(Ib)权利要求1.I" 丁烯/乙烯/丙烯三元共聚物,它含有 a) 3-10wt %的乙烯衍生单元,和幻2-10衬%的丙烯衍生单元;该三元共聚物具有下列性能-低于3的由GPC测量的分子量分布Mw/Mn ;-在DSC中没有可检测到的熔点;-12-20J/g的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1-丁烯/乙烯/丙烯三元共聚物,它含有:a)3-10wt%的乙烯衍生单元,和b)2-10wt%的丙烯衍生单元;该三元共聚物具有下列性能:-低于3的由GPC测量的分子量分布Mw/Mn;-在DSC中没有可检测到的熔点;-12-20J/g的在室温下老化10天之后测量的熔融焓。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G·佩莱加蒂
申请(专利权)人:巴塞尔聚烯烃意大利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IT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