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29455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圆筒形外壳安装有点火器与具有气体排放口的扩散器部分。圆筒形元件设置并固定在外壳中,以便形成到达气体排放口的圆筒形间隙。阻挡物设置于间隙中,并且形成第一气体通道孔、第二气体通道孔以及第三气体通道孔。通过点火器的触发而点火并燃烧气体发生剂以产生气体,产生气体部分穿过第一气体通道孔流入间隙(f1),部分穿过间隙的气体穿过第二气体通道孔再次流入圆筒形元件中(f2)以辅助气体发生剂的燃烧,并且随后气体穿过第三气体通道孔流入间隙(f3),并且最终从气体排放口排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体发生器(gas generator),其安装于车辆上并用于约束装置如气囊系统中。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侧向碰撞用的气囊系统中使用的气体发生器, 该气体发生器对乘员侧的气囊进行充气。
技术介绍
由于安装位置的限制,大多数从侧向碰撞保护乘员的侧气囊用气体发生器都为细长的形状。US-A No. 2008/0078486公开了一种气体发生器,其中,点火器32容纳于细长的外壳12的一端中,其中形成有气体排放口 20的扩散器部分设置于相对端,并且不使用过滤ο在这种气体发生器中,容纳传爆剂(booster agent)与隔离物28的传爆剂杯23 设置于点火器32的附近,并且将开口 28a设置于隔离物观中。气体发生剂16设置于由内壳14形成的空间内部。由点火器32点燃的传爆剂M产生燃烧产物,其从开口 28a渗入内壳14中,并且燃烧气体发生剂16。由气体发生剂16产生的气体穿过内壳14的孔18,流过外壳12与内壳14之间的圆筒形间隙,并且从扩散器部分的气体排放口 20排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I)提供一种气体发生器,包括圆筒形外壳,其中,将点火装置安装于一个端侧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体发生器,包括:圆筒形外壳,其中,将点火装置安装于一个端侧上,并且,将具有气体排放口的扩散器部分安装于另一个端侧上,圆筒形元件,其设置并且固定于所述圆筒形外壳的内部,以及圆筒形间隙形成于所述圆筒形元件与所述圆筒形外壳的内壁表面之间并通向所述气体排放口,阻挡物,其设置于所述间隙中,以限制气流轴向流经所述间隙,第一气体通道孔以及第二气体通道孔,其分别设置于所述点火装置侧与所述阻挡物侧中的所述圆筒形元件的壁表面上,第三气体通道孔,其设置于所述扩散器部分与所述阻挡物之间的所述圆筒形元件的壁表面上,气体发生剂,其容纳于包括所述圆筒形元件内部的所述圆筒形外壳的内部,以及通过所述点火装置的触发而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崎征幸
申请(专利权)人:大赛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