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改进的组装特性的等速枢转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29238 阅读:2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示出具有外接头部件(12)、内接头部件(14)和设置在外接头部件(12)和内接头部件(14)之间的滚子(28)的等速枢转接头。每个滚子(28)都包括具有内滚子表面(54)的内环(48)以及具有外滚子表面(56)的外环(42)。多个滚动构件(46)设置在内环(48)和外环(42)之间,因而,外环(42)可在内环(48)上滚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内环(48)形成轴向引导件,其相对于内环(48)沿轴向固定滚动构件(46)的位置。此外,其特征在于内环(48)和外环(42),这些环相对彼此沿轴向受限制地运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独立权利要求的前序部分的特征的等速枢转接头。这种例如为机动车辆而设的等速枢转接头还已知为均勻运动的枢转接头。
技术介绍
从DE 103 25 116A1中已知一种通用的等速枢转接头,而这种等速枢转接头又是基于由DE 102 06 733A1中已知的通用的等速枢转接头。这两种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通过全文引用的方式纳入本文作为本申请的公开内容。在第一个说明书中公开的等速枢转接头具有钟形外接头部件,该外接头部件具有分布在周向上并沿轴向延伸的三根导轨。具有三个枢转销的内接头部件设置在该外接头部件内,这些枢转销分布在周向上并沿径向延伸且包括滚子支承面。枢转销设置成与外接头部件中的导轨相配合。为此,所谓的滚子设置在外接头部件和内接头部件之间,其中,每个滚子都包括具有内滚子表面的内环,该内滚子表面的形状以如下方式适应于枢转销的滚子支承面,即被插入内环的内接头部件的枢转销可在内环中执行倾斜运动,而非直线位移运动。此外,滚子包括具有外滚子表面的外环,该外滚子表面的形状以如下方式适应于外接头部件的导轨,即,被插入导轨的外环可在导轨中执行直线位移运动,而非倾斜运动。两个径向向外延伸的周向凸缘形成于内环上。诸如滚针轴承的一组滚动构件置于这些周向凸缘之间。滚动构件在内环的圆柱形外表面上滚动。在这种情况下,各周向凸缘间沿轴向的距离基本上对应于滚动构件的长度L。滚子的外环形成滚动构件在其上滚动的圆柱形内表面。外环沿轴向的厚度,尤其是圆柱形内表面的宽度,在这种情况下比长度L大得多。该设计允许滚子的外环和内环之间有相对较大的轴向位移或偏移,而内环由于其设计而与内环在支承其的枢转销上的倾斜无关并且与外环导轨内的位置无关地与滚子始终在滚子的整个长度L上接触。这种类型的滚子在本专利技术中被称为“动态支承”,且在许多情况下的实际使用中经证实。由DE 103 25 116A1已知的设计实现了关于等速枢转接头的低摩擦和无振动运行的特别优点。然而,如果等速枢转接头被认为是不在完全预安装的状态下交付,而是例如在机动车辆的最终组装过程中才将内接头部件安装在外接头部件中,则由上述申请已知的设计具有关于其组装方面的缺点。因为滚子可在内接头部件的销上枢转,且还因为滚子的外环可相对于内环轴向位移,所以无法确保包括由销支承的滚子的已预组装的内接头部件的已限定的组装位置。更确切地说,在由DE 103 25 116A1已知的设计中,滚子的关于外环相对于内环的轴向位移和倾斜角的这些状态频繁发生,这些状态使得若不相对于内环手动校正外环的轴向位移或角度,就实际上不可能将滚子插入外接头部件的导轨中。然而,由于待调节的滚子数目(每个接头三个滚子)且由于在机动车辆下方不利的有限空间,这种手动校正实际上经常是不可能的
技术实现思路
这就是本专利技术的出发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等速枢转接头,该等速枢转接头能够在组装的环境下或在其制造过程中将接头简化地最终组装到机动车辆中,同时保持上述等速枢转接头的确实的运动特性。可通过具有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的等速枢转接头来实现该目的。从属权利要求涉及有利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可以在技术上可行的情况下彼此自由组合。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等速枢转接头,其包括具有分布在周向上并沿轴向延伸的三根导轨的外接头部件的。具有三个枢转销的内接头部件设置在该外接头部件内,这些枢转销分布在周向上并沿径向延伸且都包括滚子支承面。枢转销设置成与导轨配合。滚子设置在外接头部件和内接头部件之间,每个滚子都包括具有内滚子表面的内环,该内滚子表面的形状以如下方式适应于枢转销的滚子支承面,即,被插入内环的内接头部件的枢转销可在内环中执行倾斜运动,而非直线位移运动。此外,滚子包括具有外滚子表面的外环,该外滚子表面的形状以如下方式适应于外接头部件的导轨,即,被插入导轨的外环可在导轨中执行滚动运动,而非倾斜运动。多个滚动构件设置在内环和外环之间,因而,外环可在内环上滚动。内环、外环和滚动构件的整体在这种情况下也被称为等速枢转接头的滚子。内环和外环相对于彼此可轴向位移,在第一实施例中内环形成轴向引导件,其沿轴向相对于内环确定使滚动构件的位置。在替代但等效的实施例中,外环形成轴向引导件, 其沿轴向确定滚动构件相对于外环的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分别支承于枢转销上的内环具有静止位置,在该静止位置,内环机械地固定在相对于枢转轴线成已定义的角度位置。尤其是,滚子的旋转轴线R在这种情况下与销轴线Z重合;但这不是绝对的要求。尤其是,这意味着,为了使内环从其静止位置相对于销轴线Z倾斜,必须至少施加一次已定义的最小扭矩。在第一较佳实施例中,内环受到弹性偏置以防从静止位置倾斜,即对于每个从静止位置的倾斜过程都必须克服定义的最小扭矩。这可以例如借助于弹性装置来实现,该弹簧装置可例如设置在销颈部。在替代的第二实施例中,必须至少施加一次已定义的最小扭矩(倾斜力矩),以使内环从它们对应的静止位置倾斜。这种行为可借助于提供抵抗倾斜的机械阻挡产生,这种阻挡通过例如内环的内表面或枢转销的滚子支承面(基本上一次)的塑性变形来消除。这种塑性变形会例如发生在车辆运行时。在特别较佳的构型中,上述将一次或持久施加的最小扭矩与内环相对于销轴线的倾斜方向有关。在这种情况下,例如,为了在沿销轴线方向定位并与枢转销的滚子支承面相交的平面中倾斜所需的扭矩比为了在也沿销轴线方向定位但不与滚子支承面相交的平面中倾斜所需的扭矩大得多。较佳地,使内环机械地固定在其静止位置的上述装置设置在内环和枢转销之间的接触区中。尤其较佳地,装置包括挡圈。替代地或附加地,装置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几何结构,几何结构在内环和枢转销之间的接触区内从枢转销的滚子支承面和/或从内环的内滚子表面凸起。这种几何结构可例如借助于枢转销和/或内环的(局部)塑性变形,尤其在内环安装到枢转销上之后形成。作为例子,在此提及点状的局部变形(借助于中心冲形成)或甚至更大的局部变形(通过压制形成)。替代地,这种几何结构可已经在形成枢转销和/或内环过程中,即通常还在内环安装到枢转销上之前形成。尤其是,这种结构可锻造或借助于磨削来生产。在另一尤其较佳的构型中获得关于组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等速枢转接头的特别优点。 在可与每个上述实施例单独或组合结合的构型中,不形成滚动构件的轴向引导件的滚子的环形成内位移止动件和外位移止动件,这些止动件分别沿径向向内延伸(在外环上实施) 或向外延伸(在内环上实施)。位移止动件分别在轴向上限制滚动构件在外环的内表面上或内环的外表面上的滚动运动。外环相对于内环的轴向位移以这种方式受到限制。如果滚动构件的长度是L,而内位移止动件沿轴向离开外位移止动件的距离为d, 则外环可相对于内环的轴向位移限制成差值D,即D = d-L 另一方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内位移止动件和外位移止动件的构造可靠地防止滚子在最终组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等速枢转接头以及在接头的铰接角较大的情况下(在其已组装的状态下)散开。另一方面,允许将接头滚子的轴向位移限制到在实际使用时由于等速枢转接头的最大可获得的弯曲所需的量。滚子的轴向位移的限制使在将内接头部件和外接头部件连结到一起时所需的在滚子上的手动位置校正量显著减少。这在装入接头的情况下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等速枢转接头最终组装到机动车辆的情况时,尤其是在其生产过程中具有相当大的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等速枢转接头(1),具有a)外接头部件(12),所述外接头部件具有在周向上分布并沿轴向延伸的三根导轨(16),b)内接头部件(14),所述内接头部件具有在周向上分布并沿径向延伸的三个枢转销(34),所述枢转销设置成与所述导轨(16)配合并构成滚子支承面(44),c)以及设置在外接头部件(12)和内接头部件(14)之间的滚子(28),其中,每个所述滚子(28)i)具有带有内滚子表面(54)的内环(48),所述内滚子表面的形状适应于所述枢转销(34)的所述滚子支承面(44),以使插入所述内环(48)的所述内接头部件(14)的枢转销(34)在所述内环中能够进行倾斜运动,但不能进行直线位移运动,ii)以及具有外滚子表面(56)的外环(42),所述外滚子表面的形状适应于所述外接头部件(12)的所述导轨(16),以使插入导轨(16)的外环(42)在所述导轨中能够进行滚动运动,iii)在所述内环(48)和所述外环(42)之间设置多个滚动构件(46),因而,所述外环(42)能够在所述内环(48)上滚动,iv)所述内环(48)构成轴向引导件,其确定所述滚动构件(46)相对于所述内环(48)沿轴向的位置,v)所述内环(48)和所述外环(42)能沿轴向彼此移位,其特征在于,d)每个支承于枢转销(38)的内环(48)具有静止位置,在所述静止位置上,所述内环(48)机械地固定在相对于所述枢转轴成已定义的角度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C·菲尔切纳
申请(专利权)人:尼奥帕克欧洲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