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流变液阻尼式人体肌力康复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51147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1 17: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磁流变液阻尼式人体肌力康复仪,导磁圆筒内通过定位圈放置励磁线圈,导磁圆筒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左、右端盖,且左、右端盖与导磁圆筒之间分别放置有四氟密封圈,定位圈中间分别放置左、右剪切盘,且左、右剪切盘分别通过其上穿出左、右端盖的左、右圆柱杆与左、右端盖配合密封连接,左、右圆柱杆上分别固定连接左、右直角板,导磁圆筒内注有磁流变液。在磁场的作用下,可以根据患者肌张力的恢复情况,通过调节电流,对康复训练连续性所需的剪切阻力进行连续可调,避免了在训练治疗的过程中患者过高或者过低的估计了自己的肌张力而发生二次受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具备成本低、可调范围广、操作装卸方便等优点,而且更具人性化、智能化。(*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人体肌力康复仪,尤其是一种磁流变液阻尼式人体肌力康复仪
技术介绍
磁流变液主要由载液、磁性颗粒及各种添加剂等部分组成,该液体在没有外加磁场作用时,表现为低粘度的牛顿流体特性,一旦加入外加磁场,将呈现为高粘度的半固体状态,从而使得剪切强度增加数十倍;但是在去掉外加磁场后,该液体又恢复到此前的牛顿流体状态,使得剪切强度迅速降低到普通流体的数量级别。因此,采用磁流变液制作的元器件具有剪切强度可调、响应速度快、功耗低、结构简单等优点,在机械元件(如阻尼器等)的设计、振动控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将磁流变液阻尼技术用于人体肌力恢复,辅助治疗偏瘫疾病等方面,国内外在该方面的研究甚少,目前还没有可行的方法投入到实际的应用中。据2010年《中国卫生统计提要》,我国每年新发偏瘫患者200万人,其中死亡人数已超过全国总死亡人数的20%,且有增高的趋势。偏瘫患者如不及时康复治疗或治疗不当,将会造成终生残疾,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负担。对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中,传统的方法是直接进行肌力的锻炼,促使患者肌力的恢复,通过外加阻力的方式进行训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磁流变液阻尼式人体肌力康复仪,包括导磁圆筒(8)、左、右端盖(3,10)、左、右剪切盘(19,15)、励磁线圈(6),定位圈(9)、左、右直角板(1,12),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圆筒(8)内通过定位圈(9)放置励磁线圈(6),导磁圆筒(8)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左、右端盖(3,10),且左、右端盖(3,10)与导磁圆筒(8)之间分别放置有四氟密封圈(5),定位圈(9)中间分别放置左、右剪切盘(19,15),且左、右剪切盘(19,15)分别通过其上穿出左、右端盖(3,10)的左、右圆柱杆(2,14)与左、右端盖(3,10)配合密封连接,左、右圆柱杆(2,14)上分别固定连接左、右直角板(1,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流变液阻尼式人体肌力康复仪,包括导磁圆筒(8)、左、右端盖(3,10)、左、右剪切盘(19,15)、励磁线圈(6),定位圈(9)、左、右直角板(1,12),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圆筒(8)内通过定位圈(9)放置励磁线圈(6),导磁圆筒(8)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左、右端盖(3,10),且左、右端盖(3,10)与导磁圆筒(8)之间分别放置有四氟密封圈(5),定位圈(9)中间分别放置左、右剪切盘(19,15),且左、右剪切盘(19,15)分别通过其上穿出左、右端盖(3,10)的左、右圆柱杆(2,14)与左、右端盖(3,10)配合密封连接,左、右圆柱杆(2,14)上分别固定连接左、右直角板(1,12),导磁圆筒(8)内注有磁流变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流变液阻尼式人体肌力康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圆柱杆(2,14)与左、右端盖(3,10)之间分别通过内嵌在左、右端盖(3,10)内的O形圈(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旭辉林广文叶盾姚行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