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配线用线束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26913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电子设备配线用线束及电子设备。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子设备配线用线束中,在以各电线相互并排的方式成束的状态下被覆皮覆盖的部分,形成以其排列方向与上述重合面垂直的方式卷绕于转动轴的周围的带状线缆部,与该带状线缆部连接并且上述各电线露出的上述部分,形成与上述带状线缆部相比更远离上述转动轴的剥皮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设备配线用线束及具有它的电子设备。本专利技术基于2009年2月12日在日本提出的专利申请2009-30097号要求优选权, 在此引用其内容。
技术介绍
近年来,在以便携式电话为代表的电子设备中,其小型化、轻型化、多功能化在迅速发展。此外,作为该种电子设备的技术倾向,例如在便携式电话中,在其内部配线材料上使用极细同轴线缆组件代替挠性印刷配线板(以下称为FPC)的要求增加。这是因为,极细同轴线缆所具有的传送特性、耐嗓特性适合市场的需求。例如,作为便携设备的构造,有设计为移动侧壳体能够相对于固定侧壳体滑动的滑动构造型设备、设计为移动侧壳体能够相对于固定侧壳体转动的转动构造型设备。在各壳体上分别设置有电路基板,在滑动构造型设备中,作为用于将这些电路基板彼此电连接的配线材料,多使用FPC。另一方面,在转动构造型设备中,作为用于将电路基板彼此连接的配线材料,多使用极细同轴线缆。但是,在滑动构造型设备中使用的配线材料中,也有使用同轴线缆的情况。例如,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使用多根为了信号传送而各芯被屏蔽的同轴线缆来将相对滑动的两块基板之间连接起来的同轴线缆连接构造。这些多根的同轴线缆以各同轴线缆在它们的两端部平面排列而配置的方式成束。而且,这些同轴线缆的各中间部的未成束的区域作为余长被保持。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7-36515号公报在转动构造型设备中,利用在中央具有贯通孔的轴,移动侧壳体相对于固定侧壳体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被枢轴支承,往往经由上述贯通孔利用极细同轴线缆使各壳体的电路基板彼此连接。但是,极细同轴线缆伴随移动侧壳体的转动而扭转挠曲,因此,需要考虑该挠曲的量来设定贯通孔的大小。此外,为了确保轴的强度需要使轴的壁厚为一定程度的厚度。结果,轴大型化,难以达到电子设备的小型化、薄型化以及轻型化。因此,考虑使轴为实心形状,在从该轴偏离的位置形成用于插通极细同轴线缆的贯通孑Lo但是,如果在从轴偏离的位置形成贯通孔,则不仅是配置在移动侧壳体侧的极细同轴线缆的转动量变大,而且极细同轴线缆可能因弯曲而导致局部弯曲应力集中。于是,存在由于重复多次弯曲,极细同轴线缆可能断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实现电子设备的小型化、薄型化和轻型化,并且能够防止线缆的断线来延长寿命的电子设备配线用线束及电子设备。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并达到上述目的而采用以下手段。即,(1)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设备配线用线束对第一电路基板和第二电路基板之间进行电连接,该第一电路基板设置于具有重合面的固定侧壳体,该第二电路基板设置于移动侧壳体, 该移动侧壳体以围绕与上述重合面垂直的转动轴转动自如的方式安装于上述固定侧壳体, 该电子设备配线用线束包括多根电线,其对上述第一电路基板和上述第二电路基板间进行连接;以及以这些电线的长度方向的一部分露出的方式覆盖这些电线的覆皮,在以上述各电线相互并排的方式成束的状态下被上述覆皮覆盖的部分,形成以其排列方向与上述重合面垂直的方式卷绕于上述转动轴的周围的带状线缆部,与该带状线缆部连续并且上述各电线露出的上述部分,形成与上述带状线缆部相比远离上述转动轴的剥皮部。根据上述(1)记载的电子设备配线用线束,使多根电线成束的剥皮部配置在从转动轴偏离的位置,因此,剥皮部难以扭转。在此之外,带状线缆部内的各电线在以它们的排列方向与重合面垂直的方式成束的状态下卷绕于转动轴的周围,因此,即使伴随移动侧壳体的转动,带状线缆部变位(扩径、缩径),也能够防止在该带状线缆部形成会产生局部应力的弯曲部分。结果,可使能够转动地枢轴支承固定侧壳体和移动侧壳体的轴为实心,因此,能够达到电子设备的薄型化、小型化。此外,能够防止电子设备配线用线束的断线,实现寿命延长。(2)另外,在上述(1)记载的电子设备配线用线束中,上述带状线缆部也可以围绕上述转动轴卷绕一圈而形成α字形状。(3)在上述(1)记载的电子设备配线用线束中,上述剥皮部也可以配置在比上述带状线缆部伴随上述移动侧壳体的转动而变位的范围靠近上述转动轴的径向外侧的位置。在上述(3)所记载的情况下,剥皮部与带状线缆部所变位(扩径、缩径)的范围相比配置在转动轴的径向外侧,因此,能够避免剥皮部部与带状线缆部干涉。因此,能够防止电子设备配线用线束的损伤,进而实现寿命延长。(4)上述(1)记载的电子设备配线用线束可以还具有使上述带状线缆部装卸自如地与上述第二电路基板连接的连接器。在上述(4)记载的情况下,能够容易地将电子设备配线用线束装卸于第二电路基板。(5)在上述(4)记载的电子设备配线用线束中,在使上述带状线缆部的上述各电线的上述排列方向的宽度尺寸为Wf,使上述连接器的与上述重合面垂直的方向的宽度尺寸为Wc,使为了收纳上述带状线缆部而设置于上述固定侧壳体的带状线缆收纳部的深度尺寸为Hf时,上述带状线缆部的宽度尺寸Wf和上述连接器的宽度尺寸Wc可以满足Hf >Wf+Wc。在上述(5)记载的情况下,不会将带状线缆收纳部的深度尺寸Hf较大地设定为必要值以上,因此,能够实现电子设备的进一步的薄型化、小型化。(6)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设备包括上述(1)记载的电子设备配线用线束;上述固定侧壳体;以及上述移动侧壳体,在上述固定侧壳体上,上述剥皮部插入并贯通的贯通孔,形成在比上述带状线缆部远离上述转动轴的位置,在上述固定侧壳体与上述移动侧壳体之间,形成有收纳上述带状线缆部的带状线缆收纳部,该带状线缆部以其排列方向与上述重合面垂直的方式卷绕于上述转动轴的周围。根据上述(6)记载的电子设备,各电线采用具有以它们的排列方向与重合面垂直的方式成束的状态卷绕于转动轴的周围的带状线缆部的电子设备配线用线束,因此,能够防止在该电子设备配线用线束形成弯曲部分。因此,能够使得用于能够转动地枢轴支承固定侧壳体和移动侧壳体的转动轴为实心,能够实现电子设备的薄型化、小型化。此外,能够防止电子设备配线用线束的断线,达到寿命延长。(7)在上述(6)记载的电子设备中,上述移动侧壳体可以在从与上述固定侧壳体重合的状态到士 180°的范围内自由转动。在上述(7)记载的情况下,带状线缆部内的各电线在以它们的排列方向与重合面垂直的方式成束的状态下卷绕于转动轴的周围,因此,即使使移动侧壳体的转动范围变大, 也不用担心带状线缆部弯曲。因此,能够容易地将移动侧壳体的转动范围设定得较大。此外,能够顺利进行移动侧壳体的转动动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设备配线用线束及电子设备,能够实现电子设备的薄型化、小型化、轻型化,并且能够防止线缆的断线,进而实现线缆的寿命延长。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闭合状态的平面图;图2是表示该电子设备的打开状态的平面图;图3是沿图1的A-A线的部分截面图;图4是该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配线用线束的立体图;图5是该电子设备配线用线束的带状线缆的截面图;图6A是该实施方式的带状线缆部的平面图;图6B是该带状线缆部的立体图;图7是上述电子设备配线用线束的平面图;图8A是表示上述带状线缆部的扭转状态的截面图;图8B是表示使用通常的极细同轴线缆的情况下的扭转状态的一个例子的截面图;图9是表示该剥皮部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图IOA是表示上述电子设备配线用线束的带状线缆部的详细构造的截面图;图IO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设备配线用线束,其对第一电路基板和第二电路基板之间进行电连接,该第一电路基板设置于具有重合面的固定侧壳体,该第二电路基板设置于移动侧壳体,该移动侧壳体以围绕与所述重合面垂直的转动轴转动自如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固定侧壳体,该电子设备配线用线束的特征在于:包括:多根电线,其对所述第一电路基板和所述第二电路基板间进行连接;以及以这些电线的长度方向的一部分露出的方式覆盖这些电线的覆皮,在以所述各电线相互并排的方式成束的状态下被所述覆皮覆盖的部分,形成以其排列方向与所述重合面垂直的方式卷绕于所述转动轴的周围的带状线缆部,与该带状线缆部连续并且所述各电线露出的所述部分,形成与所述带状线缆部相比远离所述转动轴的剥皮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崎滋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藤仓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