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嘴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25147 阅读:3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非晶宽带制带设备用的一体化的喷嘴杯。该喷嘴杯包括:上喷嘴杯,用于容置非晶带材的金属熔液;下喷嘴杯,所述下喷嘴杯通过一隔板上的通孔相导通;塞棒,插入所述上喷嘴杯内,控制所述隔板上的通孔的开合,从而控制所述上喷嘴杯内的金属熔液流入所述下喷嘴杯内。所述喷嘴杯还包括:水口,容置于所述下喷嘴杯内,与所述通孔相导通。所述喷嘴杯还包括:挡渣板,容置在所述上喷嘴杯内,用于阻挡所述金属熔液中的固体渣物。所述喷嘴杯还包括:分流管,位于所述下喷嘴杯底部,用于将流入的所述熔液进行分流。所述上喷嘴杯和下喷嘴杯为一体设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喷嘴杯,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非晶宽带制带设备的一体化喷嘴杯。
技术介绍
非晶合金带材是将1200°C以上的熔融金属在冷却制带设备装置上快速冷却和凝固,连续快速制造厚度在25-35微米的非晶薄带。熔融金属通过坩埚等容器进入喷嘴,通过适当的工艺,使其从喷嘴的狭缝中喷出,在冷却基质的作用下形成带材。现有的用于连续快速冷凝制备非晶薄带材的喷嘴杯,是由各个部件粘接而成。图1 所示为现有的非晶宽带制带设备用喷嘴杯的主视剖面图和侧视剖面图。如图,该喷嘴杯包括坩埚1、上喷杯2、下喷杯3、塞棒4、挡渣板5、及中间的水口 6。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如坩埚1与水口 6之间、水口 6与上喷杯2之间,上喷杯2与下喷杯3之间)均采用耐火泥料粘接,构成一个整体。合金液体从坩埚1的一侧注入,经挡渣板5的孔进入另一侧,达到一定液面高度后,提起塞棒4液体经过上喷杯2流入下喷杯3,再由下喷杯3的出口流出,保持坩埚内稳定液面,下喷杯流出的液体流量也是稳定的,流出的合金在下面的高速辊轮上冷却成薄带。现有结构一个重要的问题是,由于整个装置是由各部件粘接而成,经常有合金液体从粘接处露出,下流至辊轮,致使整个生产中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冷却制带设备生产非晶薄带材过程中的合金液体渗露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一体化制作的喷嘴杯。该喷嘴杯包括上喷嘴杯,用于容置非晶带材的金属熔液;下喷嘴杯,所述下喷嘴杯通过一隔板上的通孔相导通;塞棒,插入所述上喷嘴杯内,控制所述隔板上的通孔的开合,从而控制所述上喷嘴杯内的金属熔液流入所述下喷嘴杯内。优选地,所述喷嘴杯还包括水口,容置于所述下喷嘴杯内,与所述通孔相导通。优选地,所述喷嘴杯还包括挡渣板,容置在所述上喷嘴杯内,用于阻挡所述金属熔液中的固体渣物。优选地,所述喷嘴杯还包括分流管,位于所述下喷嘴杯底部,用于将流入的所述熔液进行分流。优选地,所述上喷嘴杯和下喷嘴杯为一体设置。本专利技术的一体设置的喷嘴杯的特点在于,采用同一种材料将现有技术中喷嘴杯的坩埚、上下喷杯做成一个一体化的喷嘴杯,且水口与隔板设置在一体化喷嘴杯的内部,因此不存在传统喷嘴杯中具有的外露的粘接口(如坩埚与水口之间、水口与上喷杯之间,上喷杯与下喷杯之间),因此杜绝了金属熔液由粘接口渗露到喷嘴杯设备外面,并下流至喷嘴杯出口处的用于冷却金属宽带的辊轮设备上而中断生产过程。因此该一体喷嘴杯既保证了制带生产过程的正常运行,也保护了生产设备,并减少了材料的浪费。附图说明 图IA-B为现有技术中的非晶宽带制带设备用喷嘴杯的主视剖面图和侧视剖面图;图2A-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非晶宽带制带设备用一体设置的喷嘴杯的主视剖面图和侧视剖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因为现有喷嘴杯的坩埚、上喷杯和下喷杯为分体设置,所以需要粘接,由此会产生金属溶液渗漏的现象,本专利技术将其一体设置,从而杜绝了渗漏。图2A-B所示分别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非晶宽带制带设备用整体喷嘴杯的主视剖面图和侧视剖面图。如图所示,该一体设置的喷嘴杯包括上喷嘴杯1、下喷嘴杯2、塞棒3、隔板5。本专利技术中的上喷嘴杯1、下喷嘴杯2采用同一种材料做成一体。在上喷嘴杯1底部设置一隔板5,用于将该一体设置的喷嘴杯的上下两个喷嘴杯相隔开。隔板5上设有通孔, 将上下两个喷嘴杯相导通。塞棒3插入上喷嘴杯1内,用于控制隔板上的通孔的开合,从而控制上喷嘴杯1内的金属熔液流入所述下喷嘴杯2内。具体的,塞棒3插入上喷嘴杯1内, 当塞棒3置于该通孔中时,阻断上下两个喷嘴杯,使金属熔液储存在上喷嘴杯1中。当塞棒 3从该通孔中拔出时,连通上下两个喷嘴杯,使金属熔液流入下喷嘴杯2中。塞棒3下端为半圆弧面,塞棒3的直径与隔板5上通孔的直径应当相匹配,易于塞棒3插入和拔出该通孔时能够有效控流。上下喷嘴杯1和2采用耐火材料,要求热稳好,不与合金反应。塞棒3和隔板5采用热稳好、强度高的材质。优选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上下喷嘴杯1和2采用铝碳耐材,塞棒3和隔板5采用碳化硅耐材。一般地,隔板5上孔径的取值为20mm-30mm之间,塞棒3直径的取值为40mm-50mm 之间。优选地,本专利技术实施中的隔板5的孔径为20mm,塞棒3的直径为40mm。再如图2A和图2B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喷嘴杯还包括挡渣板4、水口 6和分流管7。具体的,挡渣板4上开有通孔,容置在所述上喷嘴杯1内,用于阻挡所述金属熔液中的固体渣物。水口 6设置在下喷嘴杯2的内部,其上端与隔板5上的通孔相导通。当塞棒 3从隔板5上的通孔中拔出时,连通一体喷嘴1的上下两个喷嘴杯,使金属熔液流入下喷嘴杯2中的水口 6中。水口 6上端口的直径应与隔板5上的通孔的直径相匹配,以使二者之间实现密封连接。在下喷嘴杯2中设置有分流管7,分流管7为一个纵向切割的半圆筒形, 切面向上放置于下喷嘴杯2靠近底部的位置,用于将从水口 6流下的金属熔液进行分流。挡渣板4、水口 6和分流管7均采用热稳好、强度高的材质。优选地,本专利技术实施中的挡渣板4采用碳化硅耐材,水口 6和分流管7采用高铝耐材。一般地,水口 6的内径 取值为10mm-20mm,分流管7的长度取值为100mm-150mm之间,其半圆筒截面的半径取值为20mm-25mm。优选地,本专利技术实施中的水口 6的内径为10mm, 分流管7的长度为100mm,其半圆筒截面的半径为20mm。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一体设置的喷嘴杯的具体使用过程如下开始工作时,首先金属熔液从上喷嘴杯1的左侧注入,经挡渣板4,滤掉其中的固体渣物之后,由挡渣板4上的孔进入上喷嘴杯1的右侧。当金属熔液的液面高度高于该孔时,上喷嘴杯1左右两侧的液面相持平。当上喷嘴杯1中的金属熔液到达一定液面高度之后,提起塞棒3,此时隔板5上的通孔将上喷嘴杯1与下喷嘴杯2中的水口 6相导通,金属熔液由上喷嘴杯1流入水口 6中。金属熔液再经水口 6下沿流出后,注入下喷嘴杯2中,并且金属熔液在流入下喷嘴杯2后到达分流筒7上,被分流筒7分成两束之后,分别由分流筒7的左右两侧流下,并再次会流而下。当金属熔液注满下喷嘴杯2之后,由下喷嘴杯2底部的狭窄出口流出,在出口处设置的高速辊轮上冷却成薄带,从而制成金属宽带。在金属熔液的整个流动过程中,流态稳定时,上喷嘴杯1中的金属熔液液面保持不变,金属熔液由上喷嘴杯1到水口 6,再到下喷嘴杯2及其中的分流筒7的流速稳定。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一体设置的喷嘴杯的特点在于,采用同一种材料将现有技术中喷嘴杯的坩埚、上下喷杯做成一个一体化的喷嘴杯,且水口 6与隔板5设置在一体化的喷嘴杯的内部,因此不存在传统喷嘴杯中具有的外露的粘接口(如坩埚与水口之间、水口与上喷杯之间,上喷杯与下喷杯之间),因此杜绝了金属熔液由粘接口渗露到喷嘴杯设备外面,并下流至喷嘴杯出口处的用于冷却金属宽带的辊轮设备上而中断生产过程。因此该一体喷嘴杯既保证了制带生产过程的正常运行,也保护了生产设备,并减少了材料的浪费。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喷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嘴杯包括:上喷嘴杯,用于容置非晶带材的金属熔液;下喷嘴杯,所述下喷嘴杯通过一隔板上的通孔相导通;塞棒,插入所述上喷嘴杯内,控制所述隔板上的通孔的开合,从而控制所述上喷嘴杯内的金属熔液流入所述下喷嘴杯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雨马文升宋文文楚会娟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云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