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朝霞专利>正文

应用于生物流化床的新型生物微胶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120427 阅读:4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生物流化床的新型微胶囊制备方法,该微胶囊以海藻酸钠、粉末活性炭、氯化钙和壳聚糖为囊材,以优势降解菌为囊芯,利用海藻酸钠与氯化钙发生离子交换形成海藻酸钙胶珠,以壳聚糖在胶珠表面覆膜后,将胶珠在柠檬酸钠中液化,最后再以海藻酸钠覆膜制得微胶囊。制得的微胶囊直径为3.0~4.0mm,膜厚为10~20μm,密度为1.05~1.08g/ml,最大机械强度可达730.31g/cm2,最大截留分子量约为PEG4000,相对分子量小于PEG1500的小分子物质能自由通过囊膜。在酸性和大部分二价阳离子条件下稳定,而一价阳离子和大部分阴离子不利于微胶囊的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的微生物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生物流化床废水处理的新型生物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微囊化技术是将酶、辅酶、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或微生物、动植物细胞包封在一层亲水性的半透膜内所形成的珠状、椭圆状或椭球状微胶囊,使生物大分子和细胞被阻隔在膜内或膜外,而允许细胞所需的氧气、营养物质以及其他小分子物质自由进入及囊内代谢产物的自由排出,从而达到催化、培养或免疫隔离的目的。目前,生物微胶囊化技术在食品与发酵工业、化学合成工业、环境污染治理等各个领域均有应用。微囊化技术包埋微生物的方法主要有吸附法、包埋法和交联法,其中最常用的是包埋法。包埋法是将微生物包埋在半透性的聚合物或膜内,使微生物进入多孔性的载体内部。其特点是操作简单可行,对微生物的活性影响小。目前常用的包埋材料有琼脂、海藻酸钠、壳聚糖、聚乙烯醇、聚丙烯酰胺等。其中海藻酸钠和壳聚糖两种天然高分子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并能在温和条件下进行聚电解质络合反应形成微胶囊,得到广泛的应用。公开号为CN101348781A专利公开了一种包埋有固定化优势菌的微胶囊,并将其应用于对木浆造纸废水的处理,取得较好的效果。我单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生物流化床的新型生物微胶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胶囊由内核和外膜组成,其内核为液状海藻酸钠凝胶,所述海藻酸钠凝胶中包含有粉末活性炭和固定化优势菌,内核外包覆有壳聚糖,壳聚糖外包覆有海藻酸钠外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朝霞丁成杨唐仪严金龙许琦吴俊峰
申请(专利权)人:李朝霞盐城海德能水处理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