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发电厂1000MW级机组汽轮发电机组横向结构及布置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118827 阅读:7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火力发电厂1000MW级机组汽轮发电机组横向结构,所述煤仓间设置在两个锅炉房之间或者设置在锅炉房和汽机房之间;所述汽轮发电机组纵轴线与汽机房纵轴线垂直;所述汽机房中的汽轮机头部朝向锅炉房;所述汽轮发电机组中心线与锅炉中心线对准。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a)降低了主厂房体积。b)减少了汽水管道长度,特别减少了蒸汽管道系统中昂贵的高温高压蒸汽管道的长度和管道系统的压降和散热损失,提高了机组的作功能力。c)现场施工时不受发电机到货时间制约,施工组织简单。d)每台机组发电机尾部均有独立的检修场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领域,涉及一种火力发电厂1000MW级机组汽轮发电机组,尤其是一种1000MW级机组汽轮发电机组横向布置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目前在建和已投产的火力发电厂单机容量1000丽级工程中,主厂房布置多数采用传统的四列式(即汽机房、除氧间、煤仓间、锅炉房)布置方案(少数机组采用了侧煤仓布置方案),其中汽轮发电机组均采用纵向顺列布置方案,即汽轮发电机组纵轴线和汽机房纵轴线平行(沿汽机房到汽机房方向称为纵方向,沿汽机房到锅炉房方向称为横方向);汽轮发电机组采用纵向顺列布置方案时汽机房跨度较小,但纵向长度较大,为使锅炉中心与汽轮发电机组中心对准,锅炉之间的距离较大,主厂房体积较大,汽水管道长度较长,工程造价较大;另外,根据汽轮发电机组纵向顺列布置方案特点,一台机组发电机定子布置位置远离检修场地,定子安装时起吊后平移需通过汽轮机高压缸等区域,对施工组织要求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火力发电厂1000MW级机组汽轮发电机组纵向顺列布置方案的缺陷,提供一种能满足实际工程需要的汽轮发电机组横向顺列布置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火力发电厂 1000MW级机组汽轮发电机组横向结构,包括脱硫区、除尘区、两个锅炉房、两个汽机房和煤仓间,两个汽机房顺列布置,每个汽机房前方设置锅炉房,在锅炉房前方设置除尘区,除尘区前方设置有脱硫区;所述煤仓间设置在两个锅炉房之间或者设置在锅炉房和汽机房之间;所述汽轮发电机组纵轴线与汽机房纵轴线垂直;所述汽机房中的汽轮机头部朝向锅炉房;所述汽轮发电机组中心线与锅炉中心线对准。火力发电厂1000MW级机组汽轮发电机组横向布置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将汽轮发电机组纵轴线与汽机房纵轴线垂直布置;(2)将汽机房中的汽轮机头部朝向锅炉房布置;(3)将汽轮发电机组中心线与锅炉中心线对准布置。所述汽机房和锅炉房之间布置7m宽炉前低封,在两台锅炉之间布置煤仓间,汽轮发电机组中心线与锅炉房中心线对准并且汽轮机头部朝向锅炉房布置,除氧间布置在汽轮发电机组左侧,检修场地设置在发电机尾部,两台汽轮发电机之间布置集中控制楼。所述汽机房及除氧间分为三层布置,即零米层(0. OOm)、中间层(7. 80m)和运转层 (15. 50m);汽机房和除氧间长度方向按八挡设计,每档间距按IOm设计,分别按阿拉伯数字 1到9定义每一行柱号,即1号轴、2号轴等,汽机房和除氧间宽度方向分别按30m和IOm设计,主要按英文大写字母A、B和C定义每一列柱号,即A排、B排和C排。所述汽机房零米层的汽轮机头部侧布置闭式水泵和主机冷油器;在汽轮机头部靠 A排侧布置主机润滑油箱、油净化装置和电动开式循环冷却水滤网;在汽轮机低压缸下方布置凝汽器、本体疏水扩容器和循环水管道;在汽轮机尾部靠A排侧布置凝汽器胶球清洗设备、发电机密封油集装装置和发电机定子水冷却集装装置;汽轮机尾部靠B排侧布置两台真空泵;检修场地设置于发电机尾部,靠B排侧布置两台凝结水泵;B-C排除氧间零米层布置两台汽动给水泵组,给水泵组上方设置独立的检修小行车,小机油箱及冷油器布置在汽动给水泵组与凝汽器之间;汽动给水泵组后方的发电机侧布置一台真空泵,汽动给水泵组前方的锅炉侧布置两台闭式水热交换器。所述汽机房中间层设置为管道层,管道层包括主蒸汽管道、再热蒸汽管道、再热冷段管道、抽汽管道、小机排汽管道,套装油管道和轴封系统管道;管道层布置的设备包括轴封冷却器、顶轴油装置、发电机封闭母线和发电机励磁变;七号低压加热器和八号低压加热器布置在凝汽器喉部,凝结水泵设置检修孔;B-C排除氧间中间层布置二号高压加热器和五号低压加热器,除氧间中间层布置有高压给水管道、加热器疏水管道和凝结水管道。所述汽机房上层为汽机房运转层,布置汽机发电机组,汽机发电机的机头朝向锅炉侧,汽轮机头部侧布置高压旁路装置;靠近A排侧布置低压旁路装置和励磁小室;B-C排除氧间运转层依次布置闭式膨胀水箱、一号高压加热器、三号高压加热器及六号低压加热ο采用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a)降低了主厂房体积。b)减少了汽水管道长度,特别减少了蒸汽管道系统中昂贵的高温高压蒸汽管道的长度和管道系统的压降和散热损失,提高了机组的作功能力。c)现场施工时不受发电机到货时间制约,施工组织简单。d)每台机组发电机尾部均有独立的检修场地。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主厂房平面规划布置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汽机房运转层平面布置图。其中1为脱硫区;2为除尘区;3为锅炉房;4为汽机房和除氧间;5为煤仓间;6为汽轮机;7为凝汽器A ;8为凝汽器B ;9为发电机;10为检修场;11为闭式膨胀水箱;12为一号高压加热器;13为三号高压加热器;14为六号低压加热器。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主厂房采用汽机房、锅炉房布置方案,汽机房和锅炉房之间布置7m宽炉前低封,煤仓间采用侧煤仓方案,布置在两台锅炉之间,汽轮发电机组采用横向顺列布置方式,汽轮发电机组中心线与锅炉房中心线对准并且汽轮机头部朝向锅炉房布置,除氧间布置在汽轮发电机组左侧(从汽轮机头部方向看),检修场地设置在发电机尾部,以方便组织施工,两机之间布置集中控制楼。汽机房及除氧间分为三层布置,即零米层(0. OOm)、中间层(7.80m)和运转层(15.50m);汽机房和除氧间长度方向按八挡设计,每档间距按IOm设计,分别按阿拉伯数字1到9定义每一行柱号,即1号轴、2号轴等,汽机房和除氧间宽度方向分别按30m和IOm设计,主要按英文大写字母A、B和C定义每一列柱号,即A排、B排和 C排。汽机房零米层的汽轮机头部侧主要布置闭式水泵、主机冷油器;在汽轮机头部靠 A排侧布置主机润滑油箱、油净化装置、电动开式循环冷却水滤网;在汽轮机低压缸下方布置凝汽器、本体疏水扩容器、循环水管道;在汽轮机尾部靠A排侧布置凝汽器胶球清洗设备、发电机密封油集装装置、发电机定子水冷却集装装置;汽轮机尾部靠B排侧布置两台真空泵;检修场地设置于发电机尾部,靠B排侧布置两台凝结水泵;B-C排除氧间零米层布置两台汽动给水泵组,给水泵组上方设置独立的检修小行车,小机油箱及冷油器布置在汽动给水泵组与凝汽器之间;汽动给水泵组后方(发电机侧)布置一台真空泵,汽动给水泵组前方(锅炉侧)布置两台闭式水热交换器。汽机房中间层主要为管道层,主要布置有主蒸汽管道、再热蒸汽管道、再热冷段管道、抽汽管道、小机排汽管道,套装油管道、轴封系统管道等;布置的设备有轴封冷却器、顶轴油装置、发电机封闭母线、发电机励磁变,七号低压加热器、八号低压加热器布置在凝汽器喉部,凝结水泵设置检修孔;B-C排除氧间中间层布置二号高压加热器和五号低压加热器,主要布置有高压给水管道、加热器疏水管道和凝结水管道等。如图2所示,汽机房15. 50m层为汽机房运转层,采用大平台结构,主要布置汽机发电机组,机头朝向锅炉侧,汽轮机头部侧布置高压旁路装置;靠近A排侧布置低压旁路装置、励磁小室;B-C排除氧间运转层依次布置闭式膨胀水箱、一号高压加热器、三号高压加热器及六号低压加热器。除氧间25. 50m层采用露天布置方式,主要布置除氧器及其相关管道。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火力发电厂1000MW级机组汽轮发电机组横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脱硫区、除尘区、两个锅炉房、两个汽机房和煤仓间,两个汽机房顺列布置,每个汽机房前方设置锅炉房,在锅炉房前方设置除尘区,除尘区前方设置有脱硫区;所述煤仓间设置在两个锅炉房之间或者设置在锅炉房和汽机房之间;所述汽轮发电机组纵轴线与汽机房纵轴线垂直;所述汽机房中的汽轮机头部朝向锅炉房;所述汽轮发电机组中心线与锅炉中心线对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军程政马晓峰马欣强宋江文崔凯平张方绮曹嘉李素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