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微粉成形粉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18284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碳微粉成形粉碎机,为解决现有粉碎机加工中碳微粉振实差,碳微粉成形不均匀、不规则等问题而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碳微粉成形粉碎机包括进动力装置、进料口、搅拌腔、粉碎组件、支架、底座及出料口,所述搅拌组件至少包括搅拌轴、粉碎盘、粉碎模块、分流环及分级叶轮组成,所述搅拌轴一端连接动力装置另一端穿入搅拌腔内,粉碎盘环设于搅拌腔中的搅拌轴下端位置,粉碎模块环设于粉碎盘上,分流环为一“漏斗”形,其底部设有筛网,上端口连通出料口,分流环通过一定位装置固定在搅拌腔内壁上,分级叶轮设置于分流环中。该碳微粉成形粉碎机不仅提高材料的振实密度、成形均匀、规则,更提高材料在电池制程过程中的可加工性。(*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型涉及一种碳微粉成形粉碎机
技术介绍
现有锂离子电池在通讯领域的发展和在电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兴起,对锂离子电池的市场需求量的增加,对于锂离子电池中关键材料负极的研究更成为研究的热点。锂离子电池中广泛使用的碳质负极材料,成为大量使用的材料,碳质材料包括无定型炭、中间相碳、石墨等,在锂离子电池领域都有使用,中间相碳微球的显微结构成球型,而其他类型的碳质负极材料在制造的过程都要经过粉碎球型化的过程,用来提高材料的振实密度,提高材料在电池制程过程中的可加工性;然,现有的粉碎机其结构上大多在搅拌组件的设计上比较简单而照成加工中碳微粉振实差,碳微粉成形不均勻、不规则等问题,由此作为电池的主要原料而大大降低了电池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入料均勻、能有效提高碳微粉的颗粒圆整度,提高材料的振实密度,使材料具有优异的物理和电化学性能的碳微粉成形粉碎机。为了达到上述设计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碳微粉成形粉碎机,包括动力装置、进料口、搅拌腔、粉碎组件、支架、底座及出料口,所述搅拌组件至少包括搅拌轴、粉碎盘、粉碎模块、分流环及分级叶轮,所述搅拌轴一端连接动力装置另一端穿入搅拌腔内,粉碎盘环设于搅拌腔中的搅拌轴下端位置,粉碎模块环设于粉碎盘上,分流环为一 “漏斗”形,其底部设有筛网,上端口连通出料口,分流环通过一定位装置固定在搅拌腔内壁上,分级叶轮设置于分流环中。进一步,所述粉碎模块的粉碎面为菱形斜面。进一步,所述粉碎面的菱形斜面角度为5至30度。进一步,所述粉碎模块为两个以上,其每个粉碎模块之间等距离设置。更进一步,所述粉碎模块为8或16个。于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进料口通道内还设有一喂料螺旋。本技术所述碳微粉成形粉碎机的有益效果是搅拌组件各个部件的配合设置使物料在搅拌过程中受震均勻,粉碎模块的粉碎面设有一定的斜角度使碳质材料很容易球型化,从而提高球化过程的效率、提高材料的颗粒圆整度、提高材料的振实密度,使材料具有优异的物理和电化学性能;入料口设置喂料螺旋使原料能均勻的进入搅拌腔。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2为粉碎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取的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的碳微粉成形粉碎机包括动力装置1、进料口 2、搅拌腔3、粉碎组件、支架5、底座6及出料口 7,所述搅拌组件至少包括搅拌轴41、粉碎盘42、粉碎模块43、分流环 44及分级叶轮45,所述搅拌轴41 一端连接动力装置1另一端穿入搅拌腔3内,粉碎盘42 环设于搅拌腔中3的搅拌轴41下端位置,粉碎模块43环设于粉碎盘42上,分流环44为一 “漏 斗”形,其底部设有筛网441,上端口连通出料口 7,分流环44通过一定位装置442固定在搅拌腔内壁上,分级叶轮45设置于分流环44中,进料口 2通道内还设有一喂料螺旋21, 所述喂料螺旋由一螺杆和缠绕在螺杆上的旋叶组成。于本实施例中,粉碎模块43为16个(根据需要粉碎模块可设置在8-16个之间), 每个相邻的粉碎模块43呈等距离设置,每个粉碎模块43的粉碎面431均为菱形斜面,其斜面角度为30度(也可是5至30度之间的任意设置),如此设计使粉碎时产生平行于粉碎面431的切削力,切削力大小为垂直于粉碎面撞击力10%-30%,使最终获得特定分布颗粒的外形为球形,振实密度彡1. Og/cm3,圆整度彡0. 9的碳微粉,做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优异的物理和电化学性能。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的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为准。权利要求1.一种碳微粉成形粉碎机,包括动力装置、进料口、搅拌腔、粉碎组件、支架、底座及出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至少包括搅拌轴、粉碎盘、粉碎模块、分流环及分级叶轮组成,所述搅拌轴一端连接动力装置另一端穿入搅拌腔内,粉碎盘环设于搅拌腔中的搅拌轴下端位置,粉碎模块环设于粉碎盘上,分流环为一 “漏斗”形,其底部设有筛网,上端口连通出料口,分流环通过一定位装置固定在搅拌腔内壁上,分级叶轮设置于分流环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微粉成形粉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模块的粉碎面为菱形斜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微粉成形粉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面的菱形斜面角度为5至30度。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碳微粉成形粉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模块为两个以上,其每个粉碎模块之间等距离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碳微粉成形粉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模块为8或16个。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微粉成形粉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通道内还设有一喂料螺旋。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碳微粉成形粉碎机,为解决现有粉碎机加工中碳微粉振实差,碳微粉成形不均匀、不规则等问题而专利技术。所述碳微粉成形粉碎机包括进动力装置、进料口、搅拌腔、粉碎组件、支架、底座及出料口,所述搅拌组件至少包括搅拌轴、粉碎盘、粉碎模块、分流环及分级叶轮组成,所述搅拌轴一端连接动力装置另一端穿入搅拌腔内,粉碎盘环设于搅拌腔中的搅拌轴下端位置,粉碎模块环设于粉碎盘上,分流环为一“漏斗”形,其底部设有筛网,上端口连通出料口,分流环通过一定位装置固定在搅拌腔内壁上,分级叶轮设置于分流环中。该碳微粉成形粉碎机不仅提高材料的振实密度、成形均匀、规则,更提高材料在电池制程过程中的可加工性。文档编号B02C23/08GK202143845SQ201120165740公开日2012年2月15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3日专利技术者吴耀帮 申请人:东莞市深泓实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微粉成形粉碎机,包括动力装置、进料口、搅拌腔、粉碎组件、支架、底座及出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至少包括搅拌轴、粉碎盘、粉碎模块、分流环及分级叶轮组成,所述搅拌轴一端连接动力装置另一端穿入搅拌腔内,粉碎盘环设于搅拌腔中的搅拌轴下端位置,粉碎模块环设于粉碎盘上,分流环为一“漏斗”形,其底部设有筛网,上端口连通出料口,分流环通过一定位装置固定在搅拌腔内壁上,分级叶轮设置于分流环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耀帮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深泓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