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壳式换热器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95049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壳式换热器管板,属于管板,其结构包括管板本体和设置在管板本体上的管孔,所述的管孔均匀分布,分布形式为△形,每个相邻的三个管孔之间的角度分别为54°、54°和7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管壳式换热器管板具有提高了流速,提高了换热效率等特点,因而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板,尤其是一种管壳式换热器管板
技术介绍
管壳式换热器的管板设计采用GB151、EN13445、TEMA等标准规定的管孔,管孔直径大,换热效率低,流速低,目前,还未有好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管壳式换热器管板,该一种管壳式换热器管板具有提高了流速,提高了换热效率的特点。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管板本体和设置在管板本体上的管孔,所述的管孔均勻分布,分布形式为Δ形,每个相邻的三个管孔之间的角度分别为 54°、54° 和 72°。所述的每个相邻的组成Δ形分布的三个管孔中,相邻两管孔中心距分别为管孔直径的1.25倍及1.5倍。所述的管孔的直径为6mm、8mm、IOmm或12mm。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管壳式换热器管板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提高了流速,提高了换热效率,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等特点。附图说明附图1是一种管壳式换热器管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管板本体,2、管孔。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说明书附图1对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管壳式换热器管板作以下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管壳式换热器管板,其结构包括管板本体1和设置在管板本体1上的管孔2,所述的管孔2均勻分布,分布形式为Δ形,每个相邻的三个管孔2之间的角度分别为 54°、54° 和 72°。所述的每个相邻的组成Δ形分布的三个管孔2中,相邻两管孔2中心距分别为管孔2直径的1.25倍及1.5倍。所述的管孔的直径为6mm、8mm、10mm或12mm。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权利要求1.一种管壳式换热器管板,包括管板本体和设置在管板本体上的管孔,其特征是所述的管孔均勻分布,分布形式为Δ形,每个相邻的三个管孔之间的角度分别为讨°、54°和 7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壳式换热器管板,其特征是所述的每个相邻的组成 Δ形分布的三个管孔中,相邻两管孔中心距分别为管孔直径的1. 25倍及1. 5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壳式换热器管板,其特征是所述的管孔的直径为 6mm、8mm、IOmm 或 12mm0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壳式换热器管板,属于管板,其结构包括管板本体和设置在管板本体上的管孔,所述的管孔均匀分布,分布形式为△形,每个相邻的三个管孔之间的角度分别为54°、54°和7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管壳式换热器管板具有提高了流速,提高了换热效率等特点,因而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文档编号F28F9/02GK102338590SQ20101023669公开日2012年2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6日专利技术者孟丽娟, 王守业, 王守鸿 申请人:济南西斯普换热系统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壳式换热器管板,包括管板本体和设置在管板本体上的管孔,其特征是:所述的管孔均匀分布,分布形式为△形,每个相邻的三个管孔之间的角度分别为54°、54°和7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守鸿王守业孟丽娟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西斯普换热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