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伏立康唑冻干胶束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090286 阅读:3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伏立康唑冻干胶束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组成成分按重量计为:伏立康唑1份,胆盐2~10份,磷脂1.5~5份,冻干支持剂1~10份。该制剂增加了伏立康唑的溶解性,提高了伏立康唑在水中的溶解度,临床使用注射用水即可稀释成可供静脉给药的输液。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制备的伏立康唑胶束粒径在10~100nm之间,大部分粒径在20nm左右,粒度均匀,冷冻干燥后复溶速度快,复溶后为透明无色的溶液且粒径无明显变化,增强了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制备的伏立康唑冻干胶束制剂,由于伏立康唑被混合胶束包裹于内,避免了光、热及水分的影响,提高了伏立康唑在长期存放过程中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制剂
,涉及。
技术介绍
伏立康唑是由辉瑞公司合成的第二代三唑类抗真菌药,于2002年5月在美国上市。该产品对念珠菌属具有抑菌作用,对曲霉菌属具有杀菌作用,体外实验结果表明伏立康唑对其他致病性真菌如足放线病菌属和镰刀菌属也具有杀菌作用。作为新型抗真菌药,伏立康唑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效力强的特点,尤其是对侵袭性曲霉菌浸润感染疗效好的优点。 伏立康唑目前上市的剂型有片剂、干混悬剂、冻干粉针,可供口服及静脉给药。在重症ICU 病房尤其是肿瘤科、血液科、烧伤科及普外科手术及术后病人中以静脉给药居多,但由于伏立康唑在水中溶解度极低(PH7时几乎不溶,pH3时约为0. 2mg/ml)且在水溶液中不稳定, 易水解成其对映异构体(2S,3R)构型。固体制剂虽然稳定性优于液体制剂,但由于伏立康唑水溶性差,导致片剂的溶出波动较大,不利于临床治疗,因此制成冻干制剂成为提高伏立康唑稳定性和临床疗效较好的途径,但其较低的溶解度如果不经增溶则很难达到有效治疗浓度。美国辉瑞大药厂公开了一种采用磺丁基-环糊精包合的方法增溶伏立康唑制备伏立康唑冻干粉针的方法,其配比为伏立康唑200mg用磺丁基-β -环糊精3200mg包合,制成了伏立康唑冻干粉针,商品名“威凡”,其专利已获得授权,专利号为ZL98806446. 4。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813751A)、中国专利(公开号CN126U87)、中国专利(公开号 CN1788725A)及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1849945A)公开的伏立康唑注射剂中,大都采用了 β-环糊精衍生物对伏立康唑进行包合增溶的方法。以上几种方案中均采用β -环糊精包合技术对伏立康唑进行增溶,基本上解决了伏立康唑的水溶性问题,但大量研究结果表明,β -环糊精系列衍生物在药理毒理研究方面显示对人体有较大风险,环糊精类辅料存在肾毒性和溶血作用,而伏立康唑本身也具有较大的肾毒性,二者合用制成的冻干制剂在临床上肾功能不全者应严格慎用。该类辅料由于存在上述缺点。欧洲药事会、美国FDA及中国SFDA也要求对该类型的辅料的安全性重新评价。中国专利(公开号CN1861044A)公开了一种采用非水溶剂和注射用水混合溶剂溶解伏立康唑制成注射液的方法,将伏立康唑溶解于聚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和/或乙醇等有机溶剂中,然后加注射用水,调ΡΗ、活性炭吸附、脱炭、灌封、灭菌,制成小容量注射液。该方案虽然能将伏立康唑成功溶解制成小容量注射剂,但由于采用了大量有机溶剂,在血液中主要通过肝脏和肾脏代谢,加重了病人肝脏和肾脏的代谢负担,另外,小容量注射剂在临床应用时需要加大量输液稀释,在稀释过程中伏立康唑可能会析出晶体,在安全方面存在极大风险。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1120926A)公开了一种采用伏立康唑、油性成分、乳化剂和冻干支持剂制备伏立康唑冻干乳剂的方法,将伏立康唑溶解于油性成分中制备油相,乳化剂和冻干支持剂溶解于水中制成水相,两相混合制成粒径小于等于500nm的乳滴后冷冻干燥制成冻干乳剂。该方案采用了大量的油性成分、乳化剂及冻干支持剂等辅料,以单剂量 200mg规格计,其辅料用量约为12 40g,不仅冻干体积太大,生产周期长,而且使用大量辅料对人体存在较大安全风险,不具备临床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以上方案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伏立康唑冻干胶束制剂,该制剂增加了伏立康唑的溶解性,提高了伏立康唑在水中的溶解度,临床使用注射用水即可稀释成可供静脉给药的输液。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伏立康唑冻干胶束制剂,其组成成分按重量计为 伏立康唑1份,胆盐2 10份,磷脂1. 5 5份,冻干支持剂1 10份。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伏立康唑冻干胶束制剂,其组成成分按重量计含有伏立康唑1份,胆盐4 8份,磷脂2 4份,冻干支持剂3 6份。作为最优选的实施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伏立康唑冻干胶束制剂,其组成成分按重量计含有伏立康唑1份,胆盐4. 5份,磷脂2. 5份,冻干支持剂4. 5份。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胆盐选自胆酸钠、甘氨胆酸钠、牛黄胆酸钠、脱氧胆酸钠和牛黄脱氧胆酸钠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优选的是甘氨胆酸钠和牛黄脱氧胆酸钠,二者重量比为1 4 1,进一步优选重量比为2 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磷脂选自注射用的大豆卵磷脂、蛋黄卵磷脂、氢化蛋黄卵磷脂、双硬脂酸卵磷脂、双软脂酸卵磷脂、双肉豆蔻酸卵磷脂、肌醇磷脂、丝氨酸磷脂、脑磷脂、氢化大豆卵磷脂、多烯磷脂酰胆碱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优选的是氢化大豆卵磷脂和双软脂酸卵磷脂,重量比为0.5 3 1,进一步优选重量比为1 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冻干支持剂选自注射用的蔗糖、葡萄糖、乳糖、麦芽糖、果糖、右旋糖酐、甘露醇、海藻糖、氯化钠、聚维酮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优选的是葡萄糖、乳糖、右旋糖酐、甘露醇中的一种,进一步优选的是甘露醇。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伏立康唑冻干胶束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按重量份称取各组分;2)将伏立康唑、胆盐和磷脂混合均勻,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制得混合溶液;3)将上述混合溶液置旋转蒸发器中水浴旋转蒸发,除去有机溶剂,得伏立康唑混合胶束共沉淀薄膜;4)向上述伏立康唑混合胶束共沉淀薄膜中加入注射用水及冻干支持剂,搅拌水化 2 3小时,用微孔滤膜过滤,取滤液即得伏立康唑混合胶束溶液;5)将上述伏立康唑混合胶束溶液灌装于西林瓶中,压半塞,入冷冻干燥箱冷冻干燥、压塞、压铝盖,即得伏立康唑冻干胶束制剂。其中,步骤幻中所述的有机溶剂选自甲醇、乙醇、丙酮、氯仿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优选的是甲醇、乙醇中的一种,进一步优选的是乙醇。其中,步骤3)中所述的水浴温度为10 90°C,优选的是30 60°C,进一步优选的是40 50°C。其中,步骤4)中所述的微孔滤膜孔径为0. 1 0. 8微米,优选的是0. 2 0. 6微米,进一步优选的是0. 22微米。进一步,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制备伏立康唑冻干胶束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按处方称取伏立康唑1份,胆盐4. 5份,磷脂2. 5份,;2)将伏立康唑、胆盐和磷脂混合均勻,溶解于适量乙醇中,制得混合溶液;3)将上述混合溶液置旋转蒸发器中40 50°C水浴旋转蒸发,除去乙醇,得伏立康唑混合胶束共沉淀薄膜;4)向上述伏立康唑混合胶束共沉淀薄膜中加注射用水(注射用水伏立康唑= 50 25 1,体积/重量)及冻干支持剂4.5份,搅拌水化2 3小时,用0.22微米微孔滤膜过滤,取滤液即得伏立康唑混合胶束溶液;5)将上述伏立康唑混合胶束溶液灌装于西林瓶中,压半塞,入冷冻干燥箱冷冻干燥、压塞、压铝盖,即得伏立康唑冻干胶束制剂。本专利技术制备的伏立康唑冻干胶束制剂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胆盐和磷脂在体内生物相容性良好,不会引起人或动物的过敏反应,具有很高的安全性,且成功克服了伏立康唑低溶解性的缺点,避免了普通粉针制剂中环糊精类增溶剂和有机溶媒对机体的毒性作用,处方中采用了混合磷脂和混合胆盐,与单纯的胆盐/磷脂混合胶束系统相比,混合的胆盐/磷脂混合胶束系统更稳定,增溶能力更强。2)本专利技术所制备的伏立康唑胶束粒径在10 IOOnm之间,大部分粒径在20nm左右,粒度均勻,冷冻干燥后复溶速度快,复溶后为透明无色的溶液且粒径无明显变化,增强了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伏立康唑冻干胶束制剂,其特征是,其组成成分按重量计为:伏立康唑1份,胆盐2~10份,磷脂1.5~5份,冻干支持剂1~10份;所述的胆盐选自胆酸钠、甘氨胆酸钠、牛黄胆酸钠、脱氧胆酸钠和牛黄脱氧胆酸钠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所述的磷脂选自注射用的大豆卵磷脂、蛋黄卵磷脂、氢化蛋黄卵磷脂、双硬脂酸卵磷脂、双软脂酸卵磷脂、双肉豆蔻酸卵磷脂、肌醇磷脂、丝氨酸磷脂、脑磷脂、氢化大豆卵磷脂、多烯磷脂酰胆碱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所述的冻干支持剂选自注射用的蔗糖、葡萄糖、乳糖、麦芽糖、果糖、右旋糖酐、甘露醇、海藻糖、氯化钠、聚维酮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真豪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康和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