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索马鲁肽脂肪酸侧链衍生物的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137582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1 19: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索马鲁肽脂肪酸侧链I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十八烷基二酸为起始原料,经过与苄醇成酯水解得到中间体I,中间体I与TSTU反应得到中间体I的活性酯即中间体II,中间体II与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索马鲁肽脂肪酸侧链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0001]本领域属于化合物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索马鲁肽脂肪酸侧链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技术背景
[0002]索马鲁肽(或司美鲁肽,Semaglutide)由丹麦诺和诺德公司(Novo Nordisk) 研制开发,其注射剂“索马鲁肽注射液”由诺和诺德公司于2017.05.12在美国获批准上市,商品名“OZEMPIC”,用于辅助饮食和锻炼,改善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能够显著降低II型糖尿病患者重大心血管事件风险。索马鲁肽口服固体制剂“Rybelsus”目前已在美国上市,在欧洲、日本申请上市。
[0003]索玛鲁肽的肽序结构如下:
[0004][0005]索马鲁肽由31个氨基酸与一个脂肪酸侧链组成,主要合成方法是用固相法由氨基酸偶联获得主链,然后再在Lys
20
上接入脂肪酸侧链,或用生物方法得到主链,再在Lys
20
上接入脂肪酸侧链。索马鲁肽脂肪酸侧链I((S)

22

羧基
‑1‑
((2,5
‑ꢀ
二氧代吡咯烷
‑1‑
基)氧)

1,10,19,24

四氧代

3,6,12,15

4氧杂

9,18,23

三氮杂四十一烷

41

羧酸)是合成索马鲁肽中的关键中间体,由于其带有较稳定的活性酯基团,可以在有水的反应条件中直接与Lys相结合,在索马鲁肽的合成中有较广泛的应用。
[0006][0007]在现有的报导中索马鲁肽脂肪酸侧链I的合成方法主要以固相合成方法为主,如US20150210747、US2010216715报道了固相方法合成索马鲁肽脂肪酸侧链I。经在树脂上连续的缩合与脱保护,然后脱掉树脂得到(S)

22

(叔丁氧羰基)

43,43

二甲基

10,19,24,41

四氧代

3,6,12,15,42

五氧杂

9,18,23

三氮杂四十四烷
‑1‑
酸,再经TSTU活化、三氟乙酸脱去叔丁基得到目标产物索马鲁肽脂肪酸侧链I,如下式所示,此路线,原子经济性低,反
应过程容易出现缺少片段的杂质,且固相合成产生大量废液,脱掉树脂后的中间体需要制备液相分离提纯,成本高。
[0008][0009]专利WO2017109706报道了苄基保护的索马鲁肽脂肪酸侧链I的化学合成路线,如下式所示。首先,将十八烷基二酸进行一个苄基保护,再与N

羟基丁二酰亚胺(NHS)缩合得活性酯;用Fmoc

L

谷氨酸

α

苄酯与NHS缩合形成活性酯后,再与2

(2

(2

氨基乙氧基)乙氧基)乙酸反应,之后脱去Fmoc保护后与十八烷基二酸单苄酯活性酯反应得到中间体;中间体再与NHS生成活性酯后与2

(2

(2

氨基乙氧基)乙氧基)乙酸反应,中间体再经过与NHS缩合得到活性酯、Pd/C加氢脱去苄基后得到索马鲁肽脂肪酸侧链I。此路线较长,第一步合成十八烷基二酸单苄酯的收率只有28%,整体收率不高,不适合放大生产。
[0010]
技术实现思路

[0011]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合成索马鲁肽脂肪酸侧链 I的方法,以十八烷基二酸为起始原料,经过与苄醇先成酯后水解得到中间体I,中间体I与TSTU反应得到中间体I的活性酯即中间体II,中间体II与1

苄基

L
‑ꢀ
谷氨酸反应得到中间体III,中间体III与TSTU反应得到中间体III的活性酯即中间体IV,中间体IV与AEEA

AEEA反应得到中间体V,中间体V经与TSTU 反应得到中间体VI,中间体VI经Pd/C与氢气作用脱掉苄基得到索马鲁肽脂肪酸侧链I。合成路线如下:
[0012][0013]中间体I:18

(苄氧基)

18

氧代十八烷酸
[0014]中间体II:18

(2,5

二氧代吡咯烷
‑1‑
基)十八烷二酸1

苄酯
[0015]中间体III:(S)
‑5‑
苄氧基
‑4‑
(18

(苄氧基)

18

氧代十八烷酰胺基)
‑5‑ꢀ
氧代戊酸
[0016]中间体IV:1

苄基酯5

(2,5

二氧代吡咯烷
‑1‑
基)(18

(苄氧基)

18

氧十八烷基)

L

谷氨酸
[0017]中间体V:(S)

22

((苄氧基)羰基)

3,20,25,34

四氧代
‑1‑
苯基

2,29,32,38,41
‑ꢀ
五氧杂

21,26,35

三氮杂四十三烷

43

羧酸
[0018]中间体VI:(S)

9,18,23

三氧代

2,5,11,14

四氧杂

8,17,22

三氮杂三十九烷
ꢀ‑
1,21,39

三甲酸21,39

二苄基1

(2,5

二氧代吡咯烷
‑1‑
基)酯
[0019]该合成路线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20](1)十八烷基二酸与苄醇在一定量催化剂的作用下,在甲苯中回流4~5小时,降温后,加入少量碳酸氢钠溶液中和,浓缩,得到十八烷基二酸双苄酯粗品,将该粗品溶解于溶剂1中,加入一定量碱1的水溶液,一定温度下搅拌至十八烷基二酸双苄酯粗品反应完全,过滤得到18

(苄氧基)

18

氧代十八烷酸的盐,将该产物分散到乙酸乙酯与四氢呋喃的混合溶液中,加入2mol/L的盐酸溶液调节pH至2~3,搅拌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索马鲁肽脂肪酸侧链I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十八烷基二酸与苄醇在一定量催化剂的作用下,在甲苯中回流4~5小时,降温后,加入少量碳酸氢钠溶液中和,浓缩,得到十八烷基二酸双苄酯粗品,将该粗品溶解于溶剂1中,加入一定量碱1的水溶液,一定温度下搅拌至十八烷基二酸双苄酯粗品反应完全,过滤得到18

(苄氧基)

18

氧代十八烷酸的盐,将该产物分散到乙酸乙酯与四氢呋喃的混合溶液中,加入2mol/L的盐酸溶液调节pH至2~3,搅拌至固体溶解后分层,有机相用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后浓缩,得到18

(苄氧基)

18

氧代十八烷酸粗品,将该粗品用溶剂2进行重结晶得到中间体I;(2)将中间体I溶于溶剂3中,加入碱2及TSTU,在一定温度下搅拌,反应完全后,浓缩,加入乙酸乙酯和水,分层,有机相用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后浓缩得到中间体II粗品,再用溶剂4重结晶,干燥,得到中间体II;(3)将中间体II溶解于溶剂5中,加入碱2、1

苄基

L谷氨酸,室温搅拌至反应完成,浓缩反应液,加入乙酸乙酯、水,搅拌分层,水相再用乙酸乙酯萃取一次,合并有机相,用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浓缩有机相得到粗品中间体III,加入溶剂6,重结晶,干燥得中间体III;(4)将中间体III溶解于溶剂3中,加入碱2及TSTU,在一定温度下搅拌,反应完全后,浓缩,加入二氯甲烷,溶液用水、饱和氯化钠水溶液洗涤后,浓缩有机相得到粗品,粗品用溶剂7打浆,干燥后得中间体IV;(5)将中间体IV溶解于溶剂5中,加入碱2、AEEA

AEEA,在一定温度下搅拌至反应完成,浓缩,加入二氯甲烷、水,搅拌分层,水相再用二氯甲烷萃取一次,合并有机相,用饱和氯化
钠溶液洗涤,浓缩有机相得到粗品中间体V,加入溶剂8,重结晶,干燥后得中间体V;(6)将中间体V溶解于溶剂3中,加入碱2及TSTU,在一定温度下搅拌,反应完全后,浓缩,加入乙酸乙酯、水,搅拌后分层,有机相用饱和氯化钠水溶液洗涤后,浓缩有机相得到粗品,粗品用溶剂9重结晶,干燥后得中间体VI;(7)将中间体VI溶于溶剂10中,加入钯碳,体系用氮气置换3次,用氢气置换3次,在一定温度、一定压力下搅拌至反应完全,过滤除去钯碳,反应液浓缩,室温下用溶剂11打浆,真空干燥后得到索马鲁肽脂肪酸侧链I。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索马鲁肽脂肪酸侧链I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催化剂为硫酸或对甲苯磺酸;催化剂与十八烷基二酸的摩尔比为(0.01~0.02):1;所述甲苯与十八烷基二酸的质量比为(5.0~15.0):1;所述苄醇与十八烷基二酸的摩尔比为(2.3~3.0):1;所述反应溶剂1为四氢呋喃、乙二醇二甲醚、丙酮、乙腈中的一种或任意比例组合,溶剂1与十八烷基二酸的质量比为(8.0~15.0):1;所述碱1为一水合氢氧化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任意比例组合,碱1与十八烷基二酸的摩尔比为(1.5~2.5):1;配置碱溶液所需的水与十八烷基二酸的质量比为(3.0~5.0):1;所述反应温度为25~35℃;所述溶剂2为正庚烷、异丙醇、正己烷中的一种,溶剂2与十八烷基二酸的质量比为(5.0~12.0):1;所述该重结晶步骤进行多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索马鲁肽脂肪酸侧链I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反应溶剂3为二氯甲烷、四氢呋喃、乙腈、丙酮中的一种或任意比例组合,所用溶剂3与中间体I的质量比为(5.0~10.0):1;所述碱2为N,N

二异丙基乙胺(DIPEA)、三乙胺中的一种,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云艳范岩森刘福伟张颖徐佩佩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康和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