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升降设备,其包含升降装置,该升降装置包含:升降框架、第一蜗轮蜗杆电机、第一丝杆、第一连接件、托盘及托盘支架;该升降框架包含:顶板,固定设置在顶板两侧的一对滑轨,及第一固定件。该第一蜗轮蜗杆电机设置在顶板上,第一丝杆的顶端穿过蜗轮固定在顶板上,其底端固定在第一固定件的下端,该第一固定件的两端还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开关及第二限位开关。第一连接件套设在第一丝杆上,其两端分别固定在一对滑轨的内侧。托盘固定在托盘支架上,托盘支架固定在滑轨的下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动升降设备,通过智能中控系统能方便地控制升降装置精确地运行,安全可靠,使用方便,且使得安装投影仪的天花板更美观,震动小,还能防尘。(*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升降设备,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安装在吊顶上的自动升降设备,主要用于投影仪、特定环境下的环绕音响系统、各式灯光源、各式视频探头仪及一切需安装在天花板吊顶上且需升降隐蔽的自动升降设备。
技术介绍
投影仪对环境和保养要求比较高。从机械方面讲,需要防震,因为强震能造成液晶片的位移,影响放映时三片LCD的会聚,出现RGB颜色不重合的现象,而光学系统中的透镜,反射镜也会产生变形或损坏,影响图像投影效果,而变焦镜头在冲击下会使轨道损坏, 造成镜头卡死,甚至镜头破裂无法使用。从光学系统方面,注意使用环境的防尘和通风散热。我们目前使用的多晶硅IXD板一般只有1. 3英寸,有的甚至只有0. 9英寸,而分辨率已达10MX768或800X600,也就是说每个像素只有0. 02mm,灰尘颗粒足够把它阻挡。而由于投影机LCD板充分散热一般都有专门的风扇以每分钟几十升空气的流量对其进行送风冷却, 高速气流经过滤尘网后还有可能夹带微小尘粒,它们相互磨擦产生静电而吸附于散热系统中,这将对投影画面产生影响。现有技术中,使用投影仪时,通常投影仪是安放在桌子上,连接电源和电脑,数字设备等,并将光影投射在幕布上,方便人们开会、演讲、商务等需要。但是,这种将投影仪直接放置在桌上的方式,容易震动;而且,有人从桌前走过的话,会影响幕布上的画面,并且也不美观,还占地方。于是,有人设计了一种方案,在天花板上设置吊顶支架,将投影仪放在吊顶支架上,这样确实解决了震动以及可能因为人们走动影响画面的问题;但是,这种技术方案也存在缺陷1)欠安全,如支架安装固定不实,易松动,甚连同投影机一起坠落,造成事故;2)天花板上设置吊顶支架,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美观;幻不利于防尘;不能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品质生活需求。因此,亟需开发一种升降设备,将投影仪放置在升降设备里,需要使用时,利用升降设备将投影仪放下到合适放映的位置;不需要使用的时候将投影仪及升降设备收起至吊顶上端,平移盖板将工作孔闭合,不但能有效利用空间,更美观,而且,能防止投影仪外露落灰,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升降设备,该升降设备安装在天花板上,便于投影仪不使用时的隐形,当需要使用投影仪时,通过遥控器或手动开关控制该升降设备向下运动,将投影仪放置到合适的位置;当不需要使用时,控制该升降设备向上运动,将投影仪收纳起来,既节省空间,视觉上美观,而且,能一定程度上安全,美观,防尘,防止震动,延缓使用寿命。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升降设备,该自动升降设备包含升降装置。所述的升降装置包含升降框架、第一涡轮蜗杆电机、第一丝杆、第一连接件、托盘及托盘支架。所述的升降框架包含顶板;固定设置在顶板两侧的一对滑轨,该滑轨对称设置,滑轨之间相互平行,并与顶板垂直;及,固定设置在顶板中部并与顶板垂直的第一固定件,其上端固定在顶板上,该第一固定件的上端还设置有第一限位开关,该第一固定件的下端设置有第二限位开关;所述的涡轮蜗杆电机设置在顶板上,位于升降框架内,其中,涡轮与蜗杆的齿轮呈垂直设置;所述的第一丝杆位于顶板的中心,并与顶板垂直设置,该第一丝杆的顶端穿过涡轮,并通过轴承座固定在顶板上,该第一丝杆的底端通过轴承座固定在第一固定件的下端;所述的第一连接件套设在第一丝杆上,该第一连接件与顶板平行,该第一连接件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一对滑轨的内侧;所述的托盘固定在托盘支架上,该托盘支架固定连接在所述的滑轨的下端内侧。上述的自动升降设备,其中,该自动升降设备包含智能中控系统,该智能中控系统通过电子控制板,采用通讯协议或提供干触点信号,实现智能中控系统与升降装置的连接。上述的自动升降设备,其中,所述的自动升降设备还包含升降孔盖板移动装置,该升降孔盖板移动装置包含第二涡轮蜗杆电机;第二丝杆,该第二丝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丝杆固定支架上,丝杆固定支架的一端设置两个与其平行的挡板,该丝杆固定支架上在靠近第二丝杆的两端部处还分别设置有第三限位开关及第四限位开关,该第二丝杆与顶板平行设置;设置在第二丝杆方两侧且与第二丝杆平行的一副导轨;丝杆连接件,该丝杆连接件上设置有通孔,该丝杆连接件通过通孔套设在第二丝杆上,该丝杆连接件的底部与辅助连接件固定连接,该辅助连接件的两端固定在所述的导轨的活动件上;对称固定在所述的辅助连接件上的两个平行四边形活动框架,该活动框架包括通过螺栓活动连接的顶部平行边、两条平行斜边及底部平行边,该两个顶部平行边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的辅助连接件的两侧;固定连接在所述底部平行边上的升降孔盖板;及杠杆,该杠杆的一端活动连接在平行四边形的一条斜边上,该杠杆的中部活动连接在平行四边形的顶部平行边上,而杠杆的另一端上设置有橡胶滚轮。上述的自动升降设备,其中,该自动升降设备还包含智能中控系统,该智能中控系统通过电子控制板,采用通讯协议或提供干触点信号,实现智能中控系统与升降装置及升降孔盖板移动装置的连接。上述的自动升降设备,其中,在平行四边形活动框架中间还设置有第三固定件,该第三固定件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活动框架平行的两条斜边的中点上,用于加固,以维持两斜边的坚固、平行。上述的自动升降设备,其中,所述的活动框架的底部平行边与升降孔盖板通过金属薄板辅助固定连接。上述的自动升降设备,其中,所述的滑轨为三节滑轨,其中,所述的第一连接件固定连接在该三节滑轨的第三节滑轨内侧上端。上述的自动升降设备,其中,所述的升降框架还包含设置在三节滑轨下端的第二固定件,该第二固定件的两端固定连接在三节滑轨的第一节滑轨的最外侧下端,其中部与第一固定件垂直固定。上述的自动升降设备,其中,所述的托盘包含一体成型的底面和两侧面,其中,底面与侧面垂直,底面用于放置待安装的投影仪,两侧面分别设置有卡槽口及固定用“η”型铁条,用于适应根据不同型号的投影仪的固定;所述的托盘的底面中心还设置有固定孔,用于固定连接托盘与托盘支架,该固定孔的两侧设置有弧形槽,用于调节投影仪与幕布的角度。上述的自动升降设备,其中,所述的托盘支架固定连接在滑轨底端最内侧第三节滑轨上,该托盘支架的底面与托盘平行,该托盘支架的侧面通过角度调节板分别与滑轨最内侧的第三节滑轨下端及托盘的两侧面固定连接;该托盘支架的侧面上连接固定托盘的部位设置有弧形槽,用于调节托盘支架的上下倾斜角度后的固定。本技术的自动升降设备利用限位开关控制,能稳定顺畅地带动投影仪上下运动,收缩自如当需要使用投影仪时,打开自动升降设备开关,第一涡轮蜗杆电机带动该升降装置下滑,将投影仪放置在合适的位置,第一连接件碰触到第二限位开关,关闭第一涡轮蜗杆电机,投影仪位置固定;当不需要使用投影仪时,关闭自动升降设备开关,第一涡轮蜗杆电机反向旋转,带动升降装置上升,当第一连接件碰触到第一限位开关,该第一限位开关关闭第一涡轮蜗杆电机,收起投影仪,达到美观及防尘的目的。更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本技术的自动升降设备还包含与上述智能中控系统电路连接的升降孔盖板移动装置,使两独立部分(升降装置及升降孔盖板移动装置),安装在同一固定支架上,通过限位控制连接,连贯运行当需要使用投影仪时,打开自动升降设备开关,第二涡轮蜗杆电机带动升降孔盖板移动装置,移开升降孔盖板,打开升降孔,第四限位开关关闭第二涡轮蜗杆电机,并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升降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自动升降设备包含升降装置(100),该升降装置(100)包含:升降框架、第一涡轮蜗杆电机(120)、第一丝杆(130)、第一连接件(140)、托盘(150)及托盘支架(160);所述的升降框架包含:顶板(111);固定设置在顶板(111)两侧的一对滑轨(112),该滑轨(112)对称设置,滑轨之间相互平行,并与顶板(111)垂直;及,固定设置在顶板(111)中部并与顶板(111)垂直的第一固定件(113),其上端固定在顶板(111)上,该第一固定件(113)的上端还设置有第一限位开关(115),该第一固定件(113)的下端设置有第二限位开关(116);所述的涡轮蜗杆电机(120)设置在顶板(111)上,位于升降框架内,其中,涡轮与蜗杆的齿轮呈垂直设置;所述的第一丝杆(130)位于顶板(111)的中心,并与顶板(111)垂直设置,该第一丝杆(130)的顶端穿过涡轮,并通过轴承座固定在顶板(111)上,该第一丝杆(130)的底端通过轴承座固定在第一固定件(113)的下端;所述的第一连接件(140)套设在第一丝杆(130)上,该第一连接件(140)与顶板(111)平行,该第一连接件(140)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一对滑轨(112)的内侧;所述的托盘(150)固定在托盘支架(160)上,该托盘支架(160)固定连接在所述的滑轨(112)的下端内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志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超创广告有限公司,沈志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