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光板及其制作方法以及光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083985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导光板及其制作方法以及光源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导光板,具有彼此垂直的一第一方向与一第二方向,该导光板包括:一第一光学微结构;第一光学微结构设置在该导光板的一可视区,该第一光学微结构在该第一方向中延伸;以及一第二光学微结构;第二光学微结构设置在邻近该导光板的至少一入光面的一过渡区的至少一部分,该第二光学微结构在该第二方向中延伸,该过渡区相邻于该可视区;具有该第一光学微结构的该导光板的该可视区的表面、与具有该第二光学微结构的该导光板的该过渡区的表面之间具有一段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提升导光板的出光均匀度;另外,位于导光板过渡区的第二光学微结构亦能提供光线雾化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导光板,尤其涉及该导光板的结构及其制作方法以及采用该导光板的光源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而言,侧边入光式光源装置主要包括导光板与侧光源,其中侧光源配置于导光板的入光面旁,且适于发出光线。导光板则用以引导光线的散射方向,并确保导光板之出光面亮度的均勻性,从而将侧光源所提供的点光源或线光源转换成面光源。除此之外,为了提升光源装置的出光率及辉度,现有技术常会对导光板的出光面进行加工。举例来说,例如是在在导光板的出光面配置复数个沟槽结构。然而,由于上述沟槽结构完全布满导光板的出光面,故常使得导光板在靠近光源出光面的附近有严重的热点(hot spot)与交叉亮线,而造成出光面的亮暗不均。由上述可知,开发一种能够解决现有问题的导光板是有其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导光板,旨在解决上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导光板的制作方法。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采用上述导光板的光源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导光板,具有彼此垂直的一第一方向与一第二方向,该导光板包括一第一光学微结构;所述的第一光学微结构设置在该导光板的一可视区,该第一光学微结构在该第一方向中延伸;以及一第二光学微结构;所述的第二光学微结构设置在邻近该导光板的至少一入光面的一过渡区的至少一部分,该第二光学微结构在该第二方向中延伸,该过渡区相邻于该可视区;具有该第一光学微结构的该导光板的该可视区的表面、与具有该第二光学微结构的该导光板的该过渡区的表面之间具有一段差。本专利技术的导光板的制作方法,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提供一透光基板,具有彼此垂直的一第一方向与一第二方向,该透光基板具有至少一入光面;从该入光面开始、沿着该第一方向在该透光基板的至少一部分表面上形成一第一光学微结构;以及沿该第二方向移除位于邻近该入光面的该第一光学微结构,以沿着该第二方向形成一第二光学微结构,从而形成一过渡区及相邻于该过渡区的一可视区,其中该过渡区邻近该导光板之该至少一入光面,该第一光学微结构设置于该可视区,且该第二光学微结构设置于该过渡区的至少一部分;具有该第一光学微结构的该透光基板的该可视区的表面、与具有该第二光学微结构的该透光基板的该过渡区的表面之间具有一段差。本专利技术的光源装置包括一导光板;所述的导光板具有彼此垂直的一第一方向与一第二方向;该导光板包括一第一光学微结构;所述的第一光学微结构设置在该导光板的一可视区,该第一光学微结构在该第一方向中延伸;一第二光学微结构;所述的第二光学微结构设置在邻近该导光板的至少一入光面的一过渡区的至少一部分,该第二光学微结构在该第二方向中延伸,该过渡区相邻于该可视区;具有该第一光学微结构的该导光板的该可视区的表面、与具有该第二光学微结构的该导光板的该过渡区的表面之间具有一段差;以及至少一发光组件;所述的至少一发光组件配置于该导光板的该入光面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导光板的第一光学微结构仅设置于可视区,而未布满整个导光板,故导光板在靠近入光面之出光面的热点与交叉亮线现象能获得降低,从而能提升导光板的出光均勻度。另外,位于导光板过渡区的第二光学微结构亦能提供光线雾化的效果。因此,采用上述之出光均勻之导光板的光源装置能提供均勻的面光源。 附图说明图IA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之导光板的立体示意图。图IB为图IA之导光板沿剖面线I-I的剖面示意图。图2A至图2C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之导光板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之导光板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之导光板的立体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例之光源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导光板,能减少出光面亮暗不均的情况。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导光板的制作方法,能制作上述的导光板。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源装置,能提供均勻的面光源。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导光板,具有彼此垂直的一第一方向与一第二方向。导光板包括一第一光学微结构以及一第二光学微结构。第一光学微结构设置于导光板的一可视区。第一光学微结构在第一方向中延伸。第二光学微结构设置于邻近导光板的至少一入光面的一过渡区的至少一部分。第二光学微结构在第二方向中延伸。过渡区相邻于可视区。具有该第一光学微结构的导光板的可视区的表面、与具有该第二光学微结构的导光板的过渡区的表面之间具有一段差。本专利技术又提出一种导光板的制作方法。首先,提供一透光基板。透光基板具有彼此垂直的一第一方向与一第二方向。透光基板具有至少一入光面。继之,从入光面开始、沿着第一方向在透光基板的至少一部分表面上形成一第一光学微结构。接着,沿第二方向移除位于邻近入光面的第一光学微结构,以沿着第二方向形成一第二光学微结构,从而形成一过渡区及相邻于该过渡区 的一可视区。过渡区邻近导光板之至少一入光面。第一光学微结构设置于可视区,且第二光学微结构设置于过渡区的至少一部分。具有第一光学微结构的透光基板的可视区的表面、与具有第二光学微结构的透光基板的过渡区的表面之间具有一段差。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光源装置,包括上述之导光板与至少一发光组件。发光组件配置于导光板的入光面旁。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光学微结构包括凹槽,且凹槽的形状是选自于半圆形、V字形、R沟及其组合。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光学微结构为不连续的刻划线。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光学微结构为连续的刻划线。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导光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过渡区。两过渡区分别邻近导光板两侧的入光面,且可视区位于两过渡区之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透光基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过渡区。两过渡区分别邻近透光基板两侧的入光面,且可视区位于两过渡区之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光学微结构设置于该过渡区的一部分、且邻近该可视区。图IA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之导光板的立体示意图。请参照图1A,导光板100具有彼此垂直的方向Dl与方向D2,且导光板100包括光学微结构110以及光学微结构120。 如图IA所示,光学微结构110设置于导光板110的可视区Al,其中光学微结构110在方向 Dl中延伸。光学微结构120设置于邻近导光板100的至少一入光面Sl的过渡区A2。光学微结构120在方向D2中延伸,且过渡区A2相邻于可视区Al。另外,导光板100的可视区 Al的表面A1_S与导光板100的过渡区A2的表面A2_S之间具有段差H,其中段差H例如为 0. 015 毫米(mm)。图IB为图IA之导光板沿剖面线I-I的剖面示意图。如图IB所示,本实施例之光学微结构Iio包括凹槽112,且凹槽112的形状是选自于半圆形、V字形、R沟及其组合。应注意的是,图IB仅示意地将凹槽112的形状绘示为V字形,然本专利技术并不受限于此。换句话说,在其它实施例中,光学微结构110亦可是凸点、凸纹或其它适当形状的光学微结构。上述光学微结构110能使光束均勻地出射至导光板100外,从而使导光板100适于提供较为均勻且辉度较高的面光源。另一方面,如图IA所示,位于过渡区A2的光学微结构120例如为不连续的刻划线。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光学微结构120亦可为连续的刻划线,本专利技术并不受限于图1A。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本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光板,具有彼此垂直的一第一方向与一第二方向,其特征在于该导光板包括:一第一光学微结构;所述的第一光学微结构设置在该导光板的一可视区,该第一光学微结构在该第一方向中延伸;以及一第二光学微结构;所述的第二光学微结构设置在邻近该导光板的至少一入光面的一过渡区的至少一部分,该第二光学微结构在该第二方向中延伸,该过渡区相邻于该可视区;具有该第一光学微结构的该导光板的该可视区的表面、与具有该第二光学微结构的该导光板的该过渡区的表面之间具有一段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冠凯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向隆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