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器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082915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光器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III族氮化物晶体衬底上形成至少单层的III族氮化物层,所述III族氮化物晶体衬底具有表面积不小于10cm2的主面,其中,在主面的除了从其外周到距离该外周5mm范围内的外周边缘区域之外的主要区域中,总位错密度是1×104cm-2至3×106cm-2,并且螺旋位错密度对所述总位错密度的比率是0.5以上。优选地,所述螺旋位错密度对所述总位错密度的比率是0.9以上。所制得的发光器件具有高发光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适用于发光器件中的III族氮化物晶体衬底、发光器件和它们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发现III族氮化物晶体衬底具有作为多种半导体器件的衬底的极大用途,所述半导体器件包括光电器件元件和电子器件。对于多种使用III族氮化物晶体衬底的半导体器件的特性的改善,要求所述衬底具有低位错密度和有利的结晶度。而且,从III族氮化物晶体衬底的利用效率的观点来看,衬底主面的表面积为IOcm2以上,优选20cm2以上,被认为是必要的。因此,已经提出了大批制造低位错密度的III族氮化物晶体衬底的多种技术。(例如,参见日本未审专利申请2007-161536号公报。)其中,日本未审专利申请2007-161536号公报公开了如下电子器件具有均一的高击穿电压,所述电子器件包括AlxGiiyIni_x_yN(0彡x,0彡y,x+y ( 1)晶体衬底和在该衬底上形成的至少单层半导体层,在所述晶体衬底中,总位错密度是1 X IO2CnT2至1 X 106cm_2。该文献还公开了,从提高器件击穿电压的观点来看,用于电子器件的衬底中的螺旋位错密度优选是IX IO4CnT2以下。然而,对于衬底位错密度和除电子器件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光器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III族氮化物晶体衬底上形成至少单层的III族氮化物层,所述III族氮化物晶体衬底具有表面积不小于10cm2的主面,其中,在主面的除了从其外周到距离该外周5mm范围内的外周边缘区域之外的主要区域中,总位错密度是1×104cm-2至3×106cm-2,并且螺旋位错密度对所述总位错密度的比率是0.5以上。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藤原伸介吉田浩章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