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喷射塔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7835 阅读:3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喷射塔盘,属于化工精馏、吸收、解吸等过程用于传质、传热的塔器内件结构技术。该塔盘由塔板、塔板上喷射单元、受液槽、降液管和副降液管组成。所述的喷射单元结构,是在塔板上开有规则排列的升气孔,在升气孔上安装喷射罩,喷射罩与塔板之间留有缝隙,喷射罩上开有喷射孔,喷射罩的上方安装两层水平板的气液分离板件,其中下层气液分离板上开有升气孔,上层气液分离板为盲板,两层气液分离板之间留有缝隙;在塔板的靠近降液管一侧设置至少一根副降液管。本发明专利技术优点,适于塔内较大气液负荷的操作,操作弹性大,当空塔动能因子达到3.7Pa↑[0.5],降液管内液体停留时间达到2.5s,溢流强度达到150m↑[3]/(m.h)时,塔板仍然能够高效、稳定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喷射塔盘,属于化工精馏、吸收、解吸等操作过程用于传质、传热的塔器内件结构技术。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用于精馏塔、吸收塔、解吸塔的喷射塔盘,其结构包括由塔板,塔板上喷射单元及受液槽、降液管和副降液管组成。所述的喷射单元为在塔板上开设的定向喷射孔,如固舌塔板,或者是在塔板上设置喷射元件,如新型垂直筛板。虽然这些塔板具有操作弹性大的优点,但是很难适应塔内气液负荷较大的操作条件,因此开发一种适于塔内较大气液负荷的喷射塔盘,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和一定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喷射塔盘,该塔盘特别适于塔内较大气液负荷的操作,操作弹性大,塔板效率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加以实现的,一种复合喷射塔盘,该塔盘包括由塔板、塔板上喷射单元、受液槽、降液管和副降液管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单元结构,是在塔板上开有规则排列的升气孔,在升气孔上安装喷射罩,喷射罩与塔板之间留有缝隙,喷射罩上开有喷射孔,喷射罩的上方安装两层水平板的气液分离板件,其中下层气液分离板上开有升气孔,上层气液分离板为盲板,两层气液分离板之间留有缝隙;在塔板的靠近降液管一侧设置至少一根副降液管。上述的塔板上开有规则排列升气孔为矩形孔或梯形孔。上述的喷射罩与塔板之间的缝隙为0~20mm。上述的气液分离板件的下层分离板上开设的升气孔为圆孔、矩形孔、梯形孔、三角形孔、半圆孔、椭圆孔或它们的组合。上述的两层气液分离板之间留有缝隙距离为0~30mm。上述的设置副降液管为圆形、矩形、梯形或半圆形。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适于塔内较大气液负荷的操作,操作弹性大,当空塔动能因子达到3.7Pa0.5,降液管内液体停留时间达到2.5s,溢流强度达到150m3/(m·h)时,塔板仍然能够高效、稳定操作,不会出现液泛、过量雾沫夹带等操作不正常现象。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去掉降液管后的俯视图。图中1为副降液管,2为喷射罩,3为喷射罩上的喷射孔,4为下气液分离平板,5为连接件,6为上气液分离平板,7为降液管,8为塔体,9为喷射通道,10为喷射罩与塔板之间通道,11为下分离平板上的升气孔,12为塔板升气孔,13为塔板。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祥述复合喷射塔板的工作原理是液体从上一层塔板的溢流装置和副降液管流下,气体从塔板的下方通过升气孔进入喷射罩内,在气体进入喷射罩内上升的同时,液体通过喷射罩底隙进入喷射罩内,并被气体吹拉成很薄的液膜,液膜在被气体提升的过程中,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破碎成液滴。这股气液混合流由喷射孔和喷射通道喷出。由顶部喷出的气液混合流一部分喷射在下面一层气液分离板上,其余的会通过下面一层气液分离板上的升气孔,喷射到上面一层气液分离板上。液滴气液分离板上凝聚后,在重力的作用下回落到塔板表面,而气体在压差的作用则绕过分离板组,上升到上一层塔板。回落到塔板上的液体,则通过降液管和副降液管流到下一层塔板。本专利技术经实验证明副降液管的附加溢流作用有效提高了液体的通过能力,双层水平气液分离板组的有效气液分离作用,有效降低了雾沫夹带。当空塔动能因子达到3.7Pa0.5,降液管内液体停留时间达到2.5s,溢流强度达到150m3/(m·h)时,没有出现溢流装置液泛和明显雾沫夹带现象。权利要求1.一种复合喷射塔盘,该塔盘包括由塔板,塔板上喷射单元、受液槽、降液管和副降液管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单元结构,是在塔板上开有规则排列的升气孔,在升气孔上安装喷射罩,喷射罩与塔板之间留有缝隙,喷射罩上开有喷射孔,喷射罩的上方安装两层水平板的气液分离板件,其中下层气液分离板上开有升气孔,上层气液分离板为盲板,两层气液分离板之间留有缝隙;在塔板的靠近降液管一侧其上设置至少一根副降液管。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喷射塔盘,其特征在于塔板上开有规则排列升气孔为矩形孔,或梯形孔。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喷射塔盘,其特征在于喷射罩与塔板之间的缝隙为0~20mm。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喷射塔盘,其特征在于下层气液分离板上开设的升气孔为圆孔、矩形孔、梯形孔、三角形孔、半圆孔、椭圆孔或它们的组合。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喷射塔盘,其特征在于两层气液分离板之间留有的缝隙距离为0~30mm。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喷射塔盘,其特征在于设置的副降管为圆形、矩形、梯形或半圆形。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喷射塔盘,属于化工精馏、吸收、解吸等过程用于传质、传热的塔器内件结构技术。该塔盘由塔板、塔板上喷射单元、受液槽、降液管和副降液管组成。所述的喷射单元结构,是在塔板上开有规则排列的升气孔,在升气孔上安装喷射罩,喷射罩与塔板之间留有缝隙,喷射罩上开有喷射孔,喷射罩的上方安装两层水平板的气液分离板件,其中下层气液分离板上开有升气孔,上层气液分离板为盲板,两层气液分离板之间留有缝隙;在塔板的靠近降液管一侧设置至少一根副降液管。本专利技术优点,适于塔内较大气液负荷的操作,操作弹性大,当空塔动能因子达到3.7Pa文档编号B01D3/18GK1597036SQ20041002037公开日2005年3月23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26日专利技术者李春利, 李柏春, 吕建华, 刘继东 申请人:河北工业大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喷射塔盘,该塔盘包括由塔板,塔板上喷射单元、受液槽、降液管和副降液管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单元结构,是在塔板上开有规则排列的升气孔,在升气孔上安装喷射罩,喷射罩与塔板之间留有缝隙,喷射罩上开有喷射孔,喷射罩的上方安装两层水平板的气液分离板件,其中下层气液分离板上开有升气孔,上层气液分离板为盲板,两层气液分离板之间留有缝隙;在塔板的靠近降液管一侧其上设置至少一根副降液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利李柏春吕建华刘继东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