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铸机顶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077378 阅读:2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铸机顶出装置,包括动模板、模仁、顶杆、顶杆板,所述动模板与模仁固定连接,所述顶杆与顶杆板固定连接,所述动模板与龙门架连接,所述龙门架上安装有油缸,所述油缸内的活塞杆与顶杆板连接,所述动模板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顶杆间隙配合,所述模仁上设有流道、空腔,所述空腔与流道连通,所述顶杆外套设有与空腔固定连接的镶套,所述镶套与顶杆间隙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镶套制作容易,当磨损时不必更换顶杆或动模板,可以通过更换镶套保持与顶杆的合适间隙,使顶杆不易卡死,提高了压铸模使用寿命;当顶杆卡死、断裂不易取出时,可以随镶套一起拆出,方便修复,所述顶杆板由上板、下板构成,方便顶杆的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铸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铸机顶出装置
技术介绍
压铸产品在压铸机上压铸成形后,由于冷却收缩压铸产品与压铸模间具有较大结合力,须用顶出装置把压铸产品顶出压铸模,压铸机顶出装置的顶杆固定连接在顶杆板上, 顶杆穿过动模板顶在产品上;油缸驱动顶杆板带动顶杆将产品顶出压铸模,完成脱模;其不足之处是当压铸产品的材质为铝、铜等且由于压铸产品形状原因、压铸过程顶杆与高温高压熔液接触的情况下,顶杆有时会卡死,甚至断裂,修复困难,影响压铸模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易卡死、断裂、容易修复的压铸机顶出装置。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压铸机顶出装置,包括动模板、模仁、顶杆、顶杆板,所述动模板与模仁固定连接,所述顶杆与顶杆板固定连接,所述动模板与龙门架连接,所述龙门架上安装有油缸,所述油缸内的活塞杆与顶杆板连接,所述动模板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顶杆配合,所述模仁上设有流道、空腔,所述空腔与流道连通,所述顶杆外套设有与空腔固定连接的镶套,所述镶套与顶杆配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一种压铸机顶出装置进一步包括所述顶杆板上固定有两根顶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一种压铸机顶出装置进一步包括所述龙门架上安装有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所述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内的活塞杆分别与顶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一种压铸机顶出装置进一步包括所述顶杆板由上板、下板固定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一种压铸机顶出装置进一步包括所述通孔与顶杆间隙配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一种压铸机顶出装置进一步包括所述镶套与顶杆间隙配合。本专利技术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陷,压铸机顶出装置设有镶套,镶套制作容易, 当磨损时不必更换顶杆或动模板,可以通过更换镶套保持与顶杆的合适间隙,使顶杆不易断裂卡死,提高了压铸模使用寿命;当顶杆卡死、断裂不易取出时,可以随镶套一起拆出,方便修复,所述顶杆板由上板、下板构成,方便顶杆的修复或更换。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3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其中1、动模板,2、模仁,3、顶杆,4、上板,5、下板,6、龙门架,7、油缸,8、活塞杆,9、流道,10、镶套,11、空腔。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所示的一种压铸机顶出装置,包括动模板1、模仁2、顶杆3、顶杆板,所述动模板1与模仁2固定连接,所述顶杆3与顶杆板固定连接,所述顶杆板上固定有两根顶杆3, 所述动模板1与龙门架6连接,所述龙门架6上安装有油缸7,所述油缸7内的活塞杆8与顶杆板连接,所述动模板1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顶杆3间隙配合,所述模仁2上设有流道9、空腔11,所述空腔11与流道9连通,所述顶杆3外套设有与空腔11固定连接的镶套 10,所述镶套10与顶杆3间隙配合。所述龙门架6上安装有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所述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内的活塞杆8分别与顶杆3连接,由于油缸7远离动模板1,避免了其上的密封件在高温下的损坏,避免了漏油现象的发生,使维修量大幅度降低。压铸机顶出装置的顶杆3固定在顶杆板上,油缸7驱动顶杆板带动顶杆3将产品顶出压铸模,完成脱模。镶套10制作容易,当磨损时不必更换顶杆3或动模板1,可以通过更换镶套10保持与顶杆3的合适间隙,使顶杆3不易断裂卡死,提高了压铸模使用寿命;当顶杆3卡死、断裂不易取出时,可以随镶套10—起拆出,方便修复;所述顶杆板由上板4、下板5构成,方便顶杆3的修复或更换。以上述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专利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专利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压铸机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动模板(1)、模仁(2)、顶杆(3)、顶杆板,所述动模板(1)与模仁(2)固定连接,所述顶杆(3)与顶杆板固定连接,所述动模板(1)与龙门架(6)连接,所述龙门架(6)上安装有油缸(7),所述油缸(7)内的活塞杆(8)与顶杆板连接,所述动模板(1)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顶杆(3 )配合,所述模仁(2 )上设有流道(9 )、空腔(11),所述空腔(11)与流道(9)连通,所述顶杆(3)外套设有与空腔(11)固定连接的镶套(10),所述镶套(10)与顶杆(3)配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铸机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板上固定有两根顶杆(3)。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铸机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门架(6)上安装有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所述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内的活塞杆(8)分别与顶杆(3)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铸机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板由上板(4)、下板(5)固定连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铸机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与顶杆(3)间隙配合。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铸机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镶套(10)与顶杆(3) 间隙配合。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铸机顶出装置,包括动模板、模仁、顶杆、顶杆板,所述动模板与模仁固定连接,所述顶杆与顶杆板固定连接,所述动模板与龙门架连接,所述龙门架上安装有油缸,所述油缸内的活塞杆与顶杆板连接,所述动模板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顶杆间隙配合,所述模仁上设有流道、空腔,所述空腔与流道连通,所述顶杆外套设有与空腔固定连接的镶套,所述镶套与顶杆间隙配合。本专利技术镶套制作容易,当磨损时不必更换顶杆或动模板,可以通过更换镶套保持与顶杆的合适间隙,使顶杆不易卡死,提高了压铸模使用寿命;当顶杆卡死、断裂不易取出时,可以随镶套一起拆出,方便修复,所述顶杆板由上板、下板构成,方便顶杆的更换。文档编号B22D17/22GK102328053SQ20111021822公开日2012年1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日专利技术者周国东 申请人:常熟市宏达印染机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铸机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动模板(1)、模仁(2)、顶杆(3)、顶杆板,所述动模板(1)与模仁(2)固定连接,所述顶杆(3)与顶杆板固定连接,所述动模板(1)与龙门架(6)连接,所述龙门架(6)上安装有油缸(7),所述油缸(7)内的活塞杆(8)与顶杆板连接,所述动模板(1)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顶杆(3)配合,所述模仁(2)上设有流道(9)、空腔(11),所述空腔(11)与流道(9)连通,所述顶杆(3)外套设有与空腔(11)固定连接的镶套(10),所述镶套(10)与顶杆(3)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国东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宏达印染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