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道军专利>正文

复叠法油气分离回收系统及其分离回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07621 阅读:2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叠法油气分离回收系统及其分离回收方法,分离回收系统包括压缩机、预冷器、冷凝器、加热器和膜分离器,并依次相连,膜分离器的出口与压缩机的进口相连。分离回收方法是:油气经压缩机压缩后进预冷器冷却至常温并切出饱和水分;经压缩并冷却后的油气进冷凝器,冷凝出汽油;不凝油气进加热器加热后,进膜分离器,渗透气回压缩机入口,透余气排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其显著优点是:系统结构简单,分离回收效果好,运行成本低廉。集压缩、冷凝、膜透分离回收方法的优点为一体,使得本发明专利技术更能广泛地被运用于各种油气处理场所。(*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体分离回收系统及其分离回收方法,特别是一种。
技术介绍
燃料油(汽油、柴油、煤油)是我国乃至全球使用量最大的交通能源。作为流通商品,燃油在销售过程中必须经过多层储运环节,在这些环节中,不可避免的挥发损失约占到油品总量的1%。这些挥发损失主要发生在炼油厂与油库、油库与加油站之间的收发油品以及加油站向车辆加油的过程中。据统计,2003年我国拥有各类汽车超过1600万辆,仅消耗汽油就达6000万吨,在销售储运环节“大呼吸”“小呼吸”,以及油品生产环节蒸发损耗超过60万吨,这相当于每年有近20亿人民币被蒸发损失掉。大量的油品挥发不仅造成经济损失,而且严重污染环境,同时还增加了不安全因素。在1998年国家确定的《常见危害成份及废物名目》中,汽油、柴油、煤油全部榜上有名。成品燃油主要成份是烷烃、烯烃、芳烃等碳氢化合物,汽油中的芳烃主要是苯、甲苯、混二甲苯等,其中苯是提高汽油抗爆性指标辛烷值的必要组份,但苯本身就是公认的有毒致癌物质并没有安全下限;油气中烯烃化合物在空气中与氮氧化合物(NOx)混合,在强紫外光照射下产生“活化”反应,生成毒性更大的化学烟雾,产生致癌、温室效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叠法油气分离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压缩机(1)、预冷器(2)、冷凝器(3)、加热器(4)和膜分离器(5),并依次相连,膜分离器(5)的出口与压缩机(1)的进口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道军
申请(专利权)人:黄道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