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循环除渣装置及其除渣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072799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循环除渣装置,它包括:配浆池、水泵、玻璃锥形除渣器、挡板、浆料沉降槽、除渣箱、阀门和储渣箱;在水泵的作用下配浆池中的浆料经玻璃锥形除渣器除渣,浆料沉降槽沉降杂质,除渣箱除去杂质后变为纯净度高的浆料进入成型生产线生产;而浆料中的杂质经浆料沉降槽、除渣箱、除渣箱进入储渣箱。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利用高效循环除渣装置除渣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以传统方法即玻璃锥形除渣器结合水泵为基础,组合了浆料沉降槽与除渣箱,使得在对纤维棉浆进行循环除渣的同时,不断筛选出可以重新利用的渣浆,以此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除渣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真空绝热板生产中对玻璃纤维棉浆料进行除渣的高效循环除渣装置。
技术介绍
真空绝热板是一种新型、高效、绿色的绝热保温材料,它通过在板内填充玻璃纤维棉芯层绝热材料并抽真空至真空状态而实现高效绝热。在整个真空绝热板玻璃纤维棉芯材的生产过程中,玻璃纤维棉浆的除渣效果,直接影响到真空绝热板产品的质量。玻璃纤维棉浆中所含的废玻璃杂质如铁锈等和直径过大的玻璃纤维渣球会严重影响真空绝热板的导热系数,并且杂质和玻璃纤维渣球的存在会刺破真空铝箔外包装导致真空绝热板失效。目前在国内有很多棉浆除渣的设备,这些设备主要是通过玻璃除渣器或结合锥形除渣桶将原配浆料除渣后,再经过成型设备进行成型加工。这种设备虽然生产能力高、出料快,但是却造成了产品质量的下降和原料的浪费。生产出来的纤维棉中,杂质和纤维渣球含量很高,一旦使用这种纤维棉作为芯层材料,会严重影响真空绝热板的绝热性能与使用寿命,并且浆料在经过玻璃除渣器和锥形除渣桶除渣后,仍然有部分渣浆可以重新利用,直接将渣浆废弃,浪费了资源,降低了原料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循环除渣装置, 可以对玻璃纤维棉浆进行高效循环除渣。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高效循环除渣装置,它包括一配浆池,四个水泵水泵A、水泵B、水泵C、水泵D ;两组玻璃锥形除渣器玻璃锥形除渣器A、 玻璃锥形除渣器B ;—浆料沉降槽、一除渣箱、一对阀门和一储渣箱;所述配浆池与水泵A — 端连接,水泵A的另一端与玻璃锥形除渣器A的入口连接,玻璃锥形除渣器A的出渣口通向浆料沉降槽,玻璃锥形除渣器A的出浆口与水泵B—端连接,水泵B的另一端与玻璃锥形除渣器B入口连接,玻璃锥形除渣器B的出渣口通向浆料沉降槽,玻璃锥形除渣器B的出浆口通向成型生产线,浆料沉降槽与水泵C 一端连接,水泵C的另一端通向除渣箱,除渣箱的另一端有上下两个连接口 上连接口和下连接口,除渣箱的上连接口与水泵D —端连接,水泵 D的另一端通向配浆池,除渣箱的下连接口与储渣箱连接;除渣箱的下连接口与储渣箱之间设有一组阀门,阀门中间连接高压喷水管。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浆料沉降槽内设有两组挡板,两组挡板方向相反;挡板的作用为挡住杂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除渣箱中设有一组引流板和一组除渣挡板;引流板与除渣挡板相互垂直;引流板在除渣箱中起引流作用,挡板用于挡住杂质。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利用高效循环除渣装置的除渣方法,该除渣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A)将配浆池中的浆料经水泵A输送至玻璃锥形除渣器A进行初次除渣;(B)经过玻璃锥形除渣器A初次除渣后,质量较好的浆料由玻璃锥形除渣器A的出浆口经水泵B输送至玻璃锥形除渣器B中进行再次除渣,质量不好的浆料由玻璃锥形除渣器 A的出渣口流入浆料沉降槽中;经过玻璃锥形除渣器B再次除渣后,优质的浆料由玻璃锥形除渣器B的出浆口进入成型生产线,质量不好的浆料由玻璃锥形除渣器B的出渣口流入浆料沉降槽中;(D)玻璃锥形除渣器A和玻璃锥形除渣器B过滤出来的浆料在浆料沉降槽中,经过5-20 分钟的流动沉降,通过水泵C进入除渣箱;(E)进入除渣箱的浆料所含的杂质逐渐沉降在除渣箱的底部,最后杂质经阀门自动排入储渣箱中,阀门为一对,阀门之间设有高压喷水管,可以自动清洗管道并使杂质进入除渣箱;(F)经除渣箱除渣后的可重新利用浆料经过水泵D进入配浆池中,重复上述除渣过程。本专利技术所述除渣方法所述步骤(E)中,在除渣箱内中设挡板和引流板,经过除渣箱中引流板引流,杂质不断的被除渣箱中的各级挡板所阻挡,进入除渣箱的浆料所含的杂质逐渐沉降在除渣箱的底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成型生产线为采用玻璃纤维棉浆料进行真空绝热板芯材成型的成型生产线。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以传统方法即玻璃锥形除渣器结合水泵为基础,组合了浆料沉降槽与除渣箱,使得在对纤维棉浆进行循环除渣的同时,不断筛选出可以重新利用的渣浆,以此提高原料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2)本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定时自动除渣功能,既节省了人力又保持了生产车间的清洁。(3)本专利技术构造合理,结构简单,便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并已经在我公司规模化生产,生产出的玻璃纤维棉杂质含量低于0. 5%。(4)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除渣干净,提高了浆料的纯净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除渣箱的前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除渣箱的侧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除渣箱的俯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实施例如图1-4所述的一种高效循环除渣装置,它包括配浆池、水泵、玻璃锥形除渣器、挡板、浆料沉降槽、除渣箱、阀门和储渣箱;配浆池1为一个,水泵为四个,分别是水泵A 2、 水泵B 4、水泵C 8、水泵D 10;玻璃锥形除渣器为两组,分别是玻璃锥形除渣器A 3、玻璃锥形除渣器B 5;浆料沉降槽7—个,除渣箱9 一个,对阀门11 一个,储渣箱12—个;浆料沉降槽7内设有两组挡板6,两组挡板方向相反;所述除渣箱9中设有一组引流板13和一组除渣挡板14 ;引流板13与除渣挡板14相互垂直。上述各部件的连接关系如下所述配浆池1与水泵A 2 一端连接,水泵A2的另一端与玻璃锥形除渣器A 3的入口连接,玻璃锥形除渣器A 3的出渣口通向浆料沉降槽7,玻璃锥形除渣器A 3的出浆口与水泵B 4—端连接,水泵B 4的另一端与玻璃锥形除渣器B 5 入口连接,玻璃锥形除渣器B 5的出渣口通向浆料沉降槽7,玻璃锥形除渣器B 5的出浆口通向成型生产线,浆料沉降槽7与水泵C8 —端连接,水泵C8的另一端通向除渣箱9,除渣箱 9的另一端有上下两个连接口 上连接口和下连接口,除渣箱9的上连接口与水泵DlO —端连接,水泵DlO的另一端通向配浆池1,除渣箱9的下连接口与储渣箱12连接;除渣箱9的下连接口与储渣箱12之间设有一组阀门11,阀门11中间连接高压喷水管。本实施例中还公开了利用上述高效循环除渣装置的除渣方法,该除渣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A)将配浆池1中的浆料经水泵A2输送至玻璃锥形除渣器A3进行初次除渣;(B )经过玻璃锥形除渣器A3初次除渣后,质量较好的浆料由玻璃锥形除渣器A3的出浆口经水泵B4输送至玻璃锥形除渣器B5中进行再次除渣,质量不好的浆料由玻璃锥形除渣器A3的出渣口流入浆料沉降槽7中;(C )经过玻璃锥形除渣器B5再次除渣后,优质的浆料由玻璃锥形除渣器B5的出浆口进入成型生产线,质量不好的浆料由玻璃锥形除渣器B5的出渣口流入浆料沉降槽7中;(D)玻璃锥形除渣器A3和玻璃锥形除渣器B5过滤出来的浆料在浆料沉降槽7中,在浆料沉降槽7中挡板6的阻挡下,杂质经过5-20分钟的流动沉降,通过水泵C8进入除渣箱 9 ;(E)在除渣箱9内中设挡板和引流板,经过除渣箱9中引流板引流,杂质不断的被除渣箱9中的各级挡板所阻挡,进入除渣箱9的浆料所含的杂质逐渐沉降在除渣箱9的底部,最后杂质经阀门11自动排入储渣箱12中,阀门11为一对,阀门11之间设有高压喷水管,可以自动清洗管道并使杂质进入除渣箱9 ;(F)经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循环除渣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配浆池(1),四个水泵:水泵A(2)、水泵B(4)、水泵C(8)、水泵D(10);两组玻璃锥形除渣器:玻璃锥形除渣器A(3)、玻璃锥形除渣器B(5);一浆料沉降槽(7)、一除渣箱(9)、一对阀门(11)和一储渣箱(12);所述配浆池(1)与水泵A(2)一端连接,水泵A(2)的另一端与玻璃锥形除渣器A(3)的入口连接,玻璃锥形除渣器A(3)的出渣口通向浆料沉降槽(7),玻璃锥形除渣器A(3)的出浆口与水泵B(4)一端连接,水泵B(4)的另一端与玻璃锥形除渣器B(5)入口连接,玻璃锥形除渣器B(5)的出渣口通向浆料沉降槽(7),玻璃锥形除渣器B(5)的出浆口通向成型生产线,浆料沉降槽(7)与水泵C(8)一端连接,水泵C(8)的另一端通向除渣箱(9),除渣箱(9)的另一端有上下两个连接口:上连接口和下连接口,除渣箱(9)的上连接口与水泵D(10)一端连接,水泵D(10)的另一端通向配浆池(1),除渣箱(9)的下连接口与储渣箱(12)连接;除渣箱(9)的下连接口与储渣箱(12)之间设有一组阀门(11),阀门(11)中间连接高压喷水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介明陈照峰陈舟徐滕州邱金莲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维艾普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