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华祥专利>正文

双区燃气穿透式热风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69711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对纺织物进行加热、定型的双区燃气穿透式热风箱,包括循环风机送风系统、燃气点火加热系统以及位于被定型织物上、下方的上风箱和下风箱,两风箱均由沿横向幅宽并排毗邻设置的进风压力区和回风区构成,工作状态时上风箱的进风压力区与回风区和下风箱的进风压力区与回风区彼此交错对应,在两风箱各进风压力区的口端设有出风喷嘴,在两风箱各回风区的口端设有回风口,循环风机送风系统和燃气点火加热系统分别设在下风箱延伸部分的尾部和前部。实际工作中,通过风机将热空气送至上、下风箱,两风箱的进风压力区和回风区间产生的压差会迫使初始沿织物表面流动的热风穿透织物,进而使热空气从织物表面到达内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加热设备
,涉及一种用于对纺织物进行加热、定型的热风箱。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公知用于对织物进行加热、定型的设备主要都是以电能为加热源的热风箱,存在着耗能大、成本高、定型温度不够均勻、生产效率低等缺陷。特别是随着当今社会各方面对电能需求的持续快速增长,电能紧缺的问题日益严重,随之带来的电价上涨及频繁限电等问题,传统的以电能为加热源的热风箱的上述缺陷在相当程度上已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给企业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进而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耗能低、定型温度均勻、织物加热定型质量好的双区燃气穿透式热风箱。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而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的所提供的双区燃气穿透式热风箱为一种以燃烧天然气为热源的热风箱,它包括循环风机送风系统、燃气点火加热系统以及位于被定型织物上、下方的上风箱和下风箱,所说的上风箱和下风箱均由沿横向幅宽并排毗邻设置的进风压力区(进风箱)和回风区(回风箱)构成,工作状态时上风箱的进风压力区与回风区和下风箱的进风压力区与回风区彼此交错对应,在两风箱各进风压力区的口端设有出风喷嘴,在两风箱各回风区的口端设有回风口,由此形成穿透式闭环加热系统,循环风机送风系统中的循环风机装在下风箱延伸部分的尾部,其送风端通至上、下风箱的进风压力区,在下风箱延伸部分的前部设置有由燃烧室、燃气喷嘴及燃气点火装置组成的燃气点火加热系统。实际工作中,通过循环风机送风系统将已加热到所需工艺温度的空气送至上、下风箱,两风箱的进风压力区和回风区间产生的压差会迫使初始沿织物表面流动的热风穿透织物,进而使热空气从织物表面到达内部。由于这种作用在穿透式加热系统中是双向的,当气流穿过织物时,加快了热风与织物表里的接触,热风传递面的增加使得织物加热更快,也使织物内外受热更为均勻,织物通过热风箱后被热风穿透定型,产生的废气也可以顺利回收到尾部加热箱内循环加热。本技术的进一步解决方案包括所说的上风箱由一个中间进风压力区和两个分设于该进风压力区两侧的回风区构成,所说的下风箱由一个中间回风区和两个分设于该回风区两侧的进风压力区构成,工作状态时上风箱的进风压力区与回风区和下风箱的进风压力区与回风区彼此交错对应。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还包括上风箱和下风箱的外部包有其间填充了高密度硅酸铝棉保温板的防锈铝板。与传统的电加热方式的热风箱比较,本技术所述双区燃气穿透式热风箱主要具有以下优点1、热风箱以燃烧天然气为热源,由于气体的成本低,因而大幅度降低了能源的成本;2、气体通过加热区后的流速非常的稳定,误差只有士2. 5%,并可通过循环风扇和电机有频率的控制气流的速度一步步提升,保证了织物加热定型的质量;3、只有一个温度回路控制,具有极好的温度分布;4、燃烧能力高,加热快,降温迅速;5、如果需要,空气喷射机可以安装在织物环的里面,反射盘外面,减少了设备的占用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上、下风箱沿横向幅宽的工作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名称分别是1-上风箱,2-下风箱,3-进风压力区,4-回风区,5-耐热密封硅胶板,6-测温热电阻,7-出风喷嘴,8-回风口,9-硅酸铝棉保温板,10-被定型织物,11-循环风机电机,12-循环风机叶轮,13-燃气点火装置,14-隔断墙。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
技术实现思路
做进一步说明,但本技术的具体结构并不仅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参见附图,本技术所述的双区燃气穿透式热风箱由上风箱1、下风箱2以及循环风机送风系统、燃气点火加热系统(点火装置、燃烧系统)等组成,按上、下位对装的两风箱1、2均由沿横向幅宽并排毗邻设置的进风压力区3和回风区4构成,其进风压力区3和回风区4相互交错对应,被定型织物10通过其中时被热风穿透定型。一、下风箱下风箱1内部风道为不锈钢薄板制作,由钢结构框架支撑。所有接触热空气的内表面都由薄板制成,以减少风箱的热传导,使系统的加热和冷却过程非常迅速,并且尽量减少了内表面不锈钢薄板和钢结构支架的金属接触部分,这样也使得系统的热损失非常的低,保证了机器横向加热温度的均勻性。风箱外部包有防锈铝板,中部填充IOOmm高密度硅酸铝保温板9,外部采用防锈铝板封包,以降低热损耗及对工作环境的影响。在下风箱2的横向幅宽上的两侧并列设有两个进风压力区(进风箱)3,在进风压力区3的口端两侧各设有一条连续压力出风喷嘴7。每个进风压力区3内均有一个空气分配管(压力均恒室),热空气供给是通过该分配管进行的。在每个分配管的长度方向都有精细设计的出气槽,这种出气槽设计保证了热空气在整个风箱宽度方向的均勻分配。工作时, 热空气通过一对倾斜的喷咀槽以高速吹出,在两个喷咀槽间热空气的动态压力部分转变为静态压力,这样就在整被定型织物10,形成空气穿透式系统,保证了整个风箱的高效率。在两侧进风压力区3之间是一个带过滤装置的回风区(回风箱)4。由不锈钢材料制造的过滤装置扣装在回风区的回气槽前使用位置处,易于取出清洗和检查回气槽。实际工作中,从上风箱1穿过被定型织物10的空气和下风箱进风压力区3没有穿过被定型织物10的空气通过一条可调的吸风口被吸收回来,通过调节吸风口的宽度,在机器横向可以获得均勻的空气分配。通过调整喷嘴的间隙来控制热风的流量及压力,调整风箱幅宽的温度均勻,并穿透被定型织物形成一个均勻的加热区。二、上风箱上风箱2内部风道亦为不锈钢薄板制作,由钢结构框架支撑。风箱外部包有防锈铝板,中部填充IOOmm高密度硅酸铝保温板9,外部采用防锈铝板封包,以降低热损耗及对工作环境的影响。在工作状态时,上风箱1正对着下风箱2。上风箱1中间是一个进风压力区(进风箱)3,两边是回风区(回风箱)4,在各回风区4的口端设有回风口 8,这样,被定型织物10上的压力区总是对着一个回气区,反之亦然。在通过加热区时通过改变空气流方向两次,可以保证织物获得均勻的温度分配。上风箱1在整个加热区都带有密封条0条),与下风箱2的形式一样,但是安装在固定的位置。上风箱1上留有为拉幅器提供支撑点。温度传感器(5个)安装在上风箱1的压力出气槽,选用符合IEC 584标准的J型热电偶,用以监控热风温度并及时反馈至主机,该结构可将数据直接显示在操作界面并送至主机进行 PID调节,使整个工作区域的温度误差控制范围彡士2°C。三、送风系统及燃气点火加热系统下风箱2延伸部分的尾部装有循环风机,包括循环风机电机11、循环风机叶轮(离心风机叶轮)12,带有轴、轴承和最高可承受230°C的冷却盘。循环风机安装在固定的下风箱2上,通过风机可令风箱(定型加热区)内气流循环加热,保证热风以均勻的流量和温度以高速直接冲击在被定型织物上,这是一个平衡的系统,气流、温度均非常均勻,不受被定型织物透气的影响。在下风箱2延伸部分的前部设置燃烧室、燃气喷嘴及点火器等,助燃风从燃烧室下部插入。双区燃气穿透式热风箱的燃气点火加热系统以气体燃料作为能源,依靠先进的控制技术通过对燃烧过程的自动控制,自动、准确、连续的对各种热工参数进行检测、监视、记录,并按照工艺要求进行自动调节,达到温度精确控制,满足工艺要求,同时对燃烧过程中的熄火、燃烧气体和助燃空气压力超过正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区燃气穿透式热风箱,包括循环风机送风系统、燃气点火加热系统以及位于被定型织物(10)上、下方的上风箱(1)和下风箱(2),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上风箱(1)和下风箱(2)均由沿横向幅宽并排毗邻设置的进风压力区(3)和回风区(4)构成,工作状态时上风箱(1)的进风压力区(3)与回风区(4)和下风箱(2)的进风压力区(3)与回风区(4)彼此交错对应,在两风箱(1、2)各进风压力区(3)的口端设有出风喷嘴(7),在两风箱(1、2)各回风区(4)的口端设有回风口(8),循环风机送风系统中的循环风机装在下风箱(2)延伸部分的尾部,其送风端通至上、下风箱(1、2)的进风压力区(3),在下风箱(2)延伸部分的前部设置有由燃烧室、燃气喷嘴及燃气点火装置(13)组成的燃气点火加热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华祥朱阿琳
申请(专利权)人:孙华祥朱阿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