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明友专利>正文

钢带等温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069193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带等温冷却装置,在底座上横向安装有冷却槽,该冷却槽的横截面为”凹”字型,并为空心槽,在冷却槽的内腔中布设有电阻加热丝;在所述底座上设置风机,该风机的出风口与风筒的进风口相接,风筒的出风口插入所述冷却槽的槽内,并在冷却槽的槽内设置温度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对钢带进行等温冷却,这样就能使本等温冷却装置处理后的钢带内部晶相组织比较均匀,从而保证生产出的钢带产品质量,避免成品钢带出现易裂口、锋利度不够等性能缺陷,结构简单、制作方便,适于大规模推广运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钢带生产过程中用到的冷却装置,尤其涉及钢带等温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热轧钢带淬火过程中都通过极速冷却的方式冷却到80°C以下。然而在生产过程中,我们发现将钢带极冷到80°C以下极易导致钢带内部的晶相组织不均勻,这样会使成品钢带出现下列缺陷1、易裂口 ;2、锋利度不够;3、耐磨性较差;4、使用寿命短;5、韧性较差。同时,我们还发现如果先将热轧钢带冷却到200°C 300°C,等温冷却一段时间后,再将钢带冷却到80°C以下,这样就可使钢带内部的晶相组织比较均勻,从而保证生产出的钢带产品质量,避免成品钢带出现上述缺陷,然而现目前却没有一种能够将钢带等温冷却的装置,为此急需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钢带等温冷却装置,能将钢带进行等温冷却。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钢带等温冷却装置,其关键在于在底座上横向安装有冷却槽,该冷却槽的横截面为”凹”字型,并为空心槽,在冷却槽的内腔中布设有电阻加热丝;在所述底座上设置风机,该风机的出风口与风筒的进风口相接,风筒的出风口插入所述冷却槽的槽内,并在冷却槽的槽内设置温度传感器。使用本等温冷却装置时,先向冷却槽的槽内(即上部的缺口)注入冷却液,再让高温的钢带在槽内不停地移动,这样就能将冷却钢带。更为重要的是,本装置可对钢带进行等温冷却,即让钢带保持在等温温度下进行冷却,该等温温度根据钢带的成分有所不同,假设某型钢带的等温冷却温度为250°C,那么高温的钢带进入冷却槽冷却后,一旦实际温度低于 250°C,温度传感器马上就会将检测到的信号传输给电脑系统,电脑系统控制电阻加热丝工作,从而加热冷却液,对钢带加温;一旦高于250°C,温度传感器马上就会将检测到的信号传输给电脑系统,电脑系统控制风机启动,从而将风鼓入冷却槽中,对冷却液降温,从而对钢带进行降温,这样就能实现对钢带进行等温冷却,且等温冷却的温差范围较小,可将温差有效控制在士 1°C以内。采用本等温冷却装置处理后的钢带内部晶相组织比较均勻,从而保证生产出的钢带产品质量,避免成品钢带出现
技术介绍
中所述的易裂口、锋利度不够等性能缺陷,构思巧妙,结构简单、制作方便,适于大规模推广运用。在所述冷却槽前、后侧的底座上对称设置支撑架,该支撑架由四根立柱、水平板、 螺母、移动块和螺杆构成,其中四根立柱呈矩阵分布,该四根立柱的底部与底座固定,在四根立柱的顶部固设水平板;在所述水平板的上板面竖直设置螺母,所述螺杆的下端穿过螺母及水平板上对应的通孔后,与所述移动块的上部活动连接,且螺杆转动时可带动该移动块上下移动,移动块的左、右端分别卡入对应端两根立柱之间的间隙中;在所述冷却槽的正上方设置下压板,该下压板的右板面固设有前、后侧板,其中前侧板的右部与前面一个支撑架的移动块后表面铰接,后侧板的右部与后面一个支撑架的移动块前表面铰接。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冷却装置工作时可将下压板放下,此时下压板向下转动,并压在钢带上,这样就可使钢带完全浸没在冷却液中,保证冷却效果,当本冷却装置处于待工状态时,可将下压板收起。同时,可根据冷却液液面的高度,调整两个支撑架的滑动块高度, 以便调整下压板放下时的位置。在所述下压板左板面的前、后部均设有导向销,在该导向销之间的下压板上设有高温耐磨板。以上结构一方面能对钢带进行导向,而可使钢带直接与高温耐磨板接触,而不直接与下压板接触,这样就能有效延长下压板的使用寿命。在所述冷却槽槽内的底部纵向设置下固定板,在下固定板的右上方并排设置上固定板,该上固定板分别通过前、后支撑柱与所述下固定板固定,且上、下固定板之间并排设有刮液板;在所述上固定板的上板面竖向设有前、后螺母,前螺杆下端穿过前螺母及上固定板上对应的通孔后,与所述刮液板的前部活动连接,所述后螺杆下端穿过后螺母及上固定板上对应的通孔后,与所述刮液板的后部活动连接,且前、后螺杆一起同向转动时可带动刮液板上下移动。以上结构可让钢带从下固定板与刮液板之间的间隙通过,当冷却槽内的冷却液较多时,可旋转前、后螺柱,使刮液板向下移动,这样就让刮液板刮掉钢带上多余的冷却液,避免钢带将多余的冷却液带到冷却槽外。作为优化,在所述冷却槽内腔的腔壁上设有保温层。有益效果本技术能对钢带进行等温冷却,这样就能使本等温冷却装置处理后的钢带内部晶相组织比较均勻,从而保证生产出的钢带产品质量,避免成品钢带出现易裂口、锋利度不够等性能缺陷,结构简单、制作方便,适于大规模推广运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冷却槽2的横截面剖视图;图3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图1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 4所示,本技术主要由底座1、冷却槽2、电阻加热丝3、风机4、风筒 5、温度传感器6、支撑架7、下压板13、前侧板14、后侧板15、导向销16、高温耐磨板17、下固定板18、下固定板18、上固定板19、刮液板22、前支撑柱20、后支撑柱21、前螺母23、后螺母 M、前螺杆25、后螺杆沈和保温层27构成,其中底座1上横向安装有冷却槽2,该冷却槽2 为空心槽,且横截面为”凹”字型,在冷却槽2的槽内(即上部的缺口)中可盛装冷却钢带的冷却液。在冷却槽2的内腔中布设有电阻加热丝3,且冷却槽2内腔的腔壁上设有保温层 27,当电阻加热丝3加热时,可对冷却槽2中的冷却液进行加温。在所述底座1上设置风机 4,该风机4的出风口与风筒5的进风口相接,风筒5的出风口插入所述冷却槽2的槽内,且该缺口的底部设有温度传感器6,温度传感器6同时与电脑系统(图中未画出)相连,并将检测到的温度信号传递给电脑系统,该电脑系统同时与电阻加热丝3和风机4相连,以便控制电阻加热丝3和风机4的工作状态。从图1、3可看出,在所述冷却槽2前侧的底座上设置支撑架7,在所述冷却槽2后侧的底座上也设有支撑架7,这两个支撑架7对称设置。上述支撑架7主要由四根立柱8、 水平板9、螺母10、移动块11和螺杆12构成,其中四根立柱8呈矩阵分布,该四根立柱8的底部与底座1固定,在四根立柱8的顶部固设水平板9,在水平板9的上板面竖直设置螺母 10。所述螺杆12的上端设有旋转手柄(图中未标出),螺杆12的下端先由上而下穿过螺母 10的螺纹孔及水平板9上对应的通孔,且该螺杆12与螺母10螺纹配合。在上述水平板9 的下方设置移动块11,该移动块11的左、右端分别卡入对应端两根立柱8之间的间隙中,具体为移动块11的左端卡入左端两根立柱8之间的间隙中,上述移动块11的右端卡入右端两根立柱8之间的间隙中。在所述移动块11的上端部开有贯穿移动块前表面和后表面的方形孔11a,并在移动块11的上端竖直开设通孔(图中未画出),该通孔与上述方形孔Ila相通,所述螺杆12的下端穿过移动块11上部的通孔后,插入方形孔Ila中,并在螺杆12的下端固套限位螺母观,该限位螺母观的外径比移动块11上端通孔的孔径大,这样就使螺杆12的下端与移动块11的上部活动连接在一起,当螺杆12转动时可带动移动块11上下移动。在上述冷却槽2的正上方设置下压板13,该下压板13的右板面固设有并排设置的前侧板14和后侧板15,其中前侧板14的右部与前面一个支撑架7的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带等温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底座(1)上横向安装有冷却槽(2),该冷却槽的横截面为”凹”字型,并为空心槽,在冷却槽(2)的内腔中布设有电阻加热丝(3);在所述底座(1)上设置风机(4),该风机的出风口与风筒(5)的进风口相接,风筒(5)的出风口插入所述冷却槽(2)的槽内,并在冷却槽的槽内设置温度传感器(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明友
申请(专利权)人:陈明友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