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补强材贴合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066955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向补强材贴合系统,包括:底座装置,设置在底部;导轨,设置在所述底座装置上,其两端分别为放取料工作位,其中部为下压工作位;两个贴合装置,与所述导轨活动连接,分别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装置上,其一端为下压工作位,其另一端为放取料工作位的导轨、与所述导轨活动连接的贴合底板,和放置在所述贴合底板上以与待贴合加工件的形状相匹配的定位治具单元;压着装置,包括:正对所述下压工作位的上部设置的压着治具板,和驱动所述压着治具板压下的气缸单元;加热装置,包括:给所述贴合底板加热的下加热模块,和给所述压着治具板加热的上加热模块;以及,控制装置,用于各个装置协调运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工作效率高。(*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向补强材贴合系统
技术介绍
在挠性线路板上贴合聚酰亚胺胶片、聚酯胶片、玻璃纤维板、铝板、不锈钢板等补强材,既增强挠性线路板的刚性需要,又利于挠性线路板的散热需要。目前上述功能主要使用掀开式的简易贴合机和配套治具来完成,只能依赖掀开式活动部分的自重进行压合,存在压力偏小,并且不均勻的可能!并且为了保证掀开式的活动部分的压力,掀开式贴合机一般体积比较大。另外,现有的用掀开式的简易贴合机为了加强贴合效果,受限于其结构,只能在掀起的上部设置加热部件,这样往往会出现加热不均勻的问题,也影响了贴合的效果和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效率较高的双向补强材贴合系统。本技术首先提供一种双向补强材贴合系统,包括底座装置,设置在底部;导轨,设置在所述底座装置上,其两端分别为放取料工作位,其中部为下压工作位;两个贴合装置,与所述导轨活动连接,分别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装置上,其一端为下压工作位,其另一端为放取料工作位的导轨、与所述导轨活动连接的贴合底板,和放置在所述贴合底板上以与待贴合加工件的形状相匹配的定位治具单元;压着装置,包括正对所述下压工作位的上部设置的压着治具板,和驱动所述压着治具板压下的气缸单元;加热装置,包括给所述贴合底板加热的下加热模块,和给所述压着治具板加热的上加热模块;以及,控制装置,用于各个装置协调运行。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在较小的空间内半自动化或者自动化的完成补强材贴合功能,简化生产过程,提高产品质量。而且,由于设置了下加热模块和上加热模块,实践发现,能够使得加热更加均勻,在获得较好贴合效果的前提下,效率更高。而且,由于采用两个贴合装置的设置,可以其中一个贴合装置在其所对应的放取料工作位上进行放取料工作,另外一个贴合装置在下压工作位进行贴合步骤,然后交替进行,进而能够在一个较小的空间内提供更高的贴合效率。优选的,所述定位治具单元包括从下往上依次放置的第一定位治具板和第二定位治具板;所述第一定位治具板设置有待贴合加工件形状相应的定销;所述第二定位治具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定销位置相应的孔。本技术进一步采用上述技术特征,其优点在于,将第二定位治具板套在第一定位治具板上,使定位销通过第二定位治具板上的孔露出来,将补强材料套在露出的定销上,再放置好FPC (挠性线路板),这样可防止FPC发生偏移、翘起和变形,极大地增强了稳定性,达到了节约了人力及提高效率的优点。优选的,所述气缸单元包括5个分别对应压着治具板四角和中心部位设置的气缸。本技术进一步采用上述技术特征,其优点在于,与其他的实施例相比,例如只设置一个气缸的相比,其下压的受力更加均勻,能够进一步的提高贴合效果。优选的,所述汽缸的压强范围是0至0. 5兆帕。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能够在较小的空间内半自动化或者自动化的完成补强材贴合功能,简化生产过程,提高产品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补强材贴合系统,包括底座装置4,设置在底部;导轨41,设置在所述底座装置4上,其两端分别为放取料工作位,其中部为下压工作位;两个贴合装置3,与所述导轨活动连接,分别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装置4上,其一端为下压工作位,其另一端为放取料工作位的导轨、与所述导轨活动连接的贴合底板,和放置在所述贴合底板33上以与待贴合加工件的形状相匹配的定位治具单元;压着装置2,包括正对所述下压工作位的上部设置的压着治具板21,和驱动所述压着治具板21压下的气缸单元;加热装置,包括给所述贴合底板33加热的下加热模块12,和给所述压着治具板 21加热的上加热模块11;以及,控制装置1,用于各个装置协调运行。所述定位治具单元包括从下往上依次放置的第一定位治具板32和第二定位治具板33 ;所述第一定位治具板31设置有待贴合加工件形状相应的定销;所述第二定位治具板32上设置有与所述定销位置相应的孔。实施例一首先在压着装置2上安装好压着治具板21,首先在贴合装置3上安装好贴合底板 33,将第一定位治具单元32安装在贴合治具单元31上,将第二定位治具单元33套在第一定位治具单元31上,使定位销通过第二定位治具单元32上的孔露出来。所述控制装置1 包括上加热模块11和下加热模块12,所述上加热模块11设置在所述压着治具板21,所述下加热模块12设置在所述贴合底板33。用治具加热及加压在补强材贴合系统的贴合底板33和压着治具板21同时增加加热片,保证上下同时受热!将贴合装置3经导轨41传送到压着装置2下方,控制装置1控制压着治具板21 下降,与贴合装置3进行压着,压着治具板21升起,贴合装置3移动出来后弹起,贴上制品, 再移动到压着装置2进行压着;压着治具板21升起,贴合装置3移动出来后弹起,取出制品。这样就完成了一次贴合操作。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双向补强材贴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装置,设置在底部;导轨,设置在所述底座装置上,其两端分别为放取料工作位,其中部为下压工作位;两个贴合装置,与所述导轨活动连接,分别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装置上,其一端为下压工作位,其另一端为放取料工作位的导轨、与所述导轨活动连接的贴合底板,和放置在所述贴合底板上以与待贴合加工件的形状相匹配的定位治具单元;压着装置,包括正对所述下压工作位的上部设置的压着治具板,和驱动所述压着治具板压下的气缸单元;加热装置,包括给所述贴合底板加热的下加热模块,和给所述压着治具板加热的上加热模块;以及,控制装置,用于各个装置协调运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补强材贴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治具单元包括从下往上依次放置的第一定位治具板和第二定位治具板;所述第一定位治具板设置有待贴合加工件形状相应的定销;所述第二定位治具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定销位置相应的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补强材贴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单元包括5个分别对应压着治具板四角和中心部位设置的气缸。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向补强材贴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汽缸的压强范围是0至 0. 5兆帕。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双向补强材贴合系统,包括底座装置,设置在底部;导轨,设置在所述底座装置上,其两端分别为放取料工作位,其中部为下压工作位;两个贴合装置,与所述导轨活动连接,分别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装置上,其一端为下压工作位,其另一端为放取料工作位的导轨、与所述导轨活动连接的贴合底板,和放置在所述贴合底板上以与待贴合加工件的形状相匹配的定位治具单元;压着装置,包括正对所述下压工作位的上部设置的压着治具板,和驱动所述压着治具板压下的气缸单元;加热装置,包括给所述贴合底板加热的下加热模块,和给所述压着治具板加热的上加热模块;以及,控制装置,用于各个装置协调运行。本技术结构紧凑,工作效率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向补强材贴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装置,设置在底部;导轨,设置在所述底座装置上,其两端分别为放取料工作位,其中部为下压工作位;两个贴合装置,与所述导轨活动连接,分别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装置上,其一端为下压工作位,其另一端为放取料工作位的导轨、与所述导轨活动连接的贴合底板,和放置在所述贴合底板上以与待贴合加工件的形状相匹配的定位治具单元;压着装置,包括:正对所述下压工作位的上部设置的压着治具板,和驱动所述压着治具板压下的气缸单元;加热装置,包括:给所述贴合底板加热的下加热模块,和给所述压着治具板加热的上加热模块;以及,控制装置,用于各个装置协调运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建军陈扬孙大科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紫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