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座椅靠背总成检验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63985 阅读:3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长度、平整度的测量工具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座椅靠背总成检验工具。一种汽车座椅靠背总成检验工具,包括底板(1),其特征是:还包括四个支撑柱和六个定位柱,支撑柱和定位柱都垂直固定在底板(1)的上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方便,结构简单,测量精度高,生产效率高,适合大批量零部件快速测量。(*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长度、平整度的测量工具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座椅靠背总成检验工具
技术介绍
汽车座椅是汽车配件中的重要一环,直接影响司机和乘客的舒适度,汽车座椅靠背总成的测量是加工和安装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测量的精度和速度直接影响生产的进程和整车的质量。汽车座椅靠背总成是座椅的受力部件,为一壳型零件,具有较复杂的形状,检验时,需要测量长度、曲率、形面等指标,以往对这类零件的测量多直接采用游标卡尺、千分尺等工具配合进行,耗时长效率低,也不易保证精度,从而影响到整车的安装进程。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结构简单、测量精度高、生产效率高的测量工具,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靠背总成检验工具。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达到专利技术目的一种汽车座椅靠背总成检验工具,包括底板,其特征是还包括四个支撑柱和六个定位柱,支撑柱和定位柱都垂直固定在底板的上表面,四个支撑柱分别为左上支撑柱、左下支撑柱、右上支撑柱和右下支撑柱,六个定位柱分别为左上定位柱、左下定位柱、中上定位柱、中下定位柱、右上定位柱和右下定位柱。左上支撑柱的顶部开有销孔,所述销孔垂直于底板,左上支撑柱的侧面开有斜孔,所述斜孔和底板形成5° 15°的夹角,所述销孔和所述斜孔互相贯通,所述销孔内插入左上定位销,所述斜孔内插入左上固定杆。左下支撑柱的顶部开有销孔,所述销孔垂直于底板,左下支撑柱的侧面开有斜孔,所述斜孔和底板形成。 。的夹角,所述销孔和所述斜孔互相贯通,所述销孔内插入左下定位销,所述斜孔内插入左下固定杆。右上支撑柱的顶部开有通孔,所述通孔平行于底板,所述通孔内插入右上固定杆。右下支撑柱的顶部开有通孔,所述通孔平行于底板,所述通孔内插入右下固定杆。 左上定位柱、左下定位柱、中上定位柱、中下定位柱、右上定位柱和右下定位柱的顶部都开有凹槽,左上定位柱、左下定位柱、中上定位柱、中下定位柱、右上定位柱和右下定位柱的侧面都开有销孔,所述凹槽和所述销孔互相垂直且互相贯通,所述销槽内插入定位销。左上支撑柱设于底板上表面的左上方,左下支撑柱设于底板上表面的左下方,右上支撑柱设于底板上表面的右上方,右下支撑柱设于底板上表面的右上方,左上支撑柱和左下支撑柱对称地设于底板对称轴的两侧,右上支撑柱和右下支撑柱对称地设于底板对称轴的两侧。左上定位柱设于底板上表面的左上方,左下定位柱设于底板上表面的左下方,中上定位柱设于底板上表面中部的上方,中下定位柱设于底板上表面中部的下方,右上定位柱设于底板上表面的右上方,右下定位柱设于底板上表面的右上方,左上定位柱和左下定位柱对称地设于底板对称轴的两侧,中上定位柱和中下定位柱对称地设于底板对称轴的两侧,右上定位柱和右下定位柱对称地设于底板对称轴的两侧。所述的汽车座椅靠背总成检验工具,其特征是左上定位销和左下定位销都选用菱形销或扁销。本实 用新型使用时,先将各定位销从销孔内抽出,将汽车座椅靠背总成依次靠上各定位柱的凹槽内并贴紧,此时再试着将各定位销通过各销孔插入汽车座椅靠背总成的对应通孔内,由于支撑柱、定位柱、凹槽和销孔之间的位置关系已根据汽车座椅靠背总成的尺寸要求固定,因此,若各定位销都能顺利插入,则说明汽车座椅靠背总成的各项尺寸要求符合规定,否则就判为不合格。本技术能迅速对成品的重要尺寸进行测量判断,测量能重复再现,能反映零部件是否达到使用要求而不强求其他非重要尺寸。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方便,结构简单,测量精度高,生产效率高,适合大批量零部件快速测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实施例1一种汽车座椅靠背总成检验工具,包括底板1、四个支撑柱和六个定位柱,如图1 和图2所示,具体结构是支撑柱和定位柱都垂直固定在底板1的上表面,四个支撑柱分别为左上支撑柱21、左下支撑柱22、右上支撑柱23和右下支撑柱24,六个定位柱分别为左上定位柱31、左下定位柱32、中上定位柱33、中下定位柱34、右上定位柱35和右下定位柱36。左上支撑柱21的顶部开有销孔,所述销孔垂直于底板1,左上支撑柱21的侧面开有斜孔,所述斜孔和底板1形成5° 15°的夹角,本实施例取5°,所述销孔和所述斜孔互相贯通,所述销孔内插入左上定位销41,所述斜孔内插入左上固定杆51。左下支撑柱22的顶部开有销孔,所述销孔垂直于底板1,左下支撑柱22的侧面开有斜孔,所述斜孔和底板1形成5° 15°的夹角,本实施例取5°,所述销孔和所述斜孔互相贯通,所述销孔内插入左下定位销42,所述斜孔内插入左下固定杆52。右上支撑柱23的顶部开有通孔,所述通孔平行于底板1,所述通孔内插入右上固定杆53。右下支撑柱24的顶部开有通孔,所述通孔平行于底板1,所述通孔内插入右下固定杆54。左上定位柱31、左下定位柱32、中上定位柱33、中下定位柱34、右上定位柱35和右下定位柱36的顶部都开有凹槽,左上定位柱31、左下定位柱32、中上定位柱33、中下定位柱34、右上定位柱35和右下定位柱36的侧面都开有销孔,所述凹槽和所述销孔互相垂直且互相贯通,所述销槽内插入定位销,定位销选用菱形销或扁销。左上支撑柱21设于底板1上表面的左上方,左下支撑柱22设于底板1上表面的左下方,右上支撑柱23设于底板1上表面的右上方,右下支撑柱24设于底板1上表面的右上方,左上支撑柱21和左下支撑柱22对称地设于底板1对称轴的两侧,右上支撑柱23和右下支撑柱24对称地设于底板1对称轴的两侧。左上定位柱31设于底板1上表面的左上方,左下定位柱32设于底板1上表面的左下方,中上定位柱33设于底板1上表面中部的上方,中下定位柱34设于底板1上表面中部的下方,右上定位柱35设于底板1上表面的右上方,右下定位柱36设于底板1上表面的右上方,左上定位柱31和左下定位柱32对称地设于底板1对称轴的两侧,中上定位柱33 和中下定位柱34对称地设于底板1对称轴的两侧,右上定位柱35和右下定位柱36对称地设于底板1对称轴的两侧。左上定位销41和左下定位销42都选用菱形销或扁销。本实施例使用时,先将各定位销从销孔内抽出,将汽车座椅靠背总成依次靠上各定位柱的凹槽内并贴紧,此时再试着将各定位销通过各销孔插入汽车座椅靠背总成的对应通孔内,由于支撑柱、定位柱、凹槽和销孔之间的位置关系已根据汽车座椅靠背总成的尺寸要求固定,因此,若各定位销都能顺利插入,则说明汽车座椅靠背总成的各项尺寸要求符合规定,否则就判为不合格。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座椅靠背总成检验工具,包括底板(1),其特征是还包括四个支撑柱和六个定位柱,支撑柱和定位柱都垂直固定在底板(1)的上表面,四个支撑柱分别为左上支撑柱(21)、左下支撑柱(22)、右上支撑柱(23)和右下支撑柱(24),六个定位柱分别为左上定位柱(31)、左下定位柱(32)、中上定位柱(33)、中下定位柱(34)、右上定位柱(35)和右下定位柱(36),左上支撑柱(21)的顶部开有销孔,所述销孔垂直于底板(1),左上支撑柱(21)的侧面开有斜孔,所述斜孔和底板(1)形成5° 15°的夹角,所述销孔和所述斜孔互相贯通,所述销孔内插入左上定位销(41),所述斜孔内插入左上固定杆(51),左下支撑柱(2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 一种汽车座椅靠背总成检验工具,包括底板(1),其特征是:还包括四个支撑柱和六个定位柱,支撑柱和定位柱都垂直固定在底板(1)的上表面,四个支撑柱分别为左上支撑柱(21)、左下支撑柱(22)、右上支撑柱(23)和右下支撑柱(24),六个定位柱分别为左上定位柱(31)、左下定位柱(32)、中上定位柱(33)、中下定位柱(34)、右上定位柱(35)和右下定位柱(36),左上支撑柱(21)的顶部开有销孔,所述销孔垂直于底板(1),左上支撑柱(21)的侧面开有斜孔,所述斜孔和底板(1)形成5°~15°的夹角,所述销孔和所述斜孔互相贯通,所述销孔内插入左上定位销(41),所述斜孔内插入左上固定杆(51),左下支撑柱(22)的顶部开有销孔,所述销孔垂直于底板(1),左下支撑柱(22)的侧面开有斜孔,所述斜孔和底板(1)形成5°~15°的夹角,所述销孔和所述斜孔互相贯通,所述销孔内插入左下定位销(42),所述斜孔内插入左下固定杆(52),右上支撑柱(23)的顶部开有通孔,所述通孔平行于底板(1),所述通孔内插入右上固定杆(53),右下支撑柱(24)的顶部开有通孔,所述通孔平行于底板(1),所述通孔内插入右下固定杆(54),左上定位柱(31)、左下定位柱(32)、中上定位柱(33)、中下定位柱(34)、右上定位柱(35)和右下定位柱(36)的顶部都开有凹槽,左上定位柱(31)、左下定位柱(32)、中上定位柱(33)、中下定位柱(34)、右上定位柱(35)和右下定位柱(36)的侧面都开有销孔,所述凹槽和所述销孔互相垂直且互相贯通,所述销槽内插入定位销,左上支撑柱(21)设于底板(1)上表面的左上方,左下支撑柱(22)设于底板(1)上表面的左下方,右上支撑柱(23)设于底板(1)上表面的右上方,右下支撑柱(24)设于底板(1)上表面的右上方,左上支撑柱(21)和左下支撑柱(22)对称地设于底板(1)对称轴的两侧,右上支撑柱(23)和右下支撑柱(24)对称地设于底板(1)对称轴的两侧,左上定位柱(31)设于底板(1)上表面的左上方,左下定位柱(32)设于底板(1)上表面的左下方,中上定位柱(33)设于底板(1)上表面中部的上方,中下定位柱(34)设于底板(1)上表面中部的下方,右上定位柱(35)设于底板(1)上表面的右上方,右下定位柱(36)设于底板(1)上表面的右上方,左上定位柱(31)和左下定位柱(32)对称地设于底板(1)对称轴的两侧,中上定位柱(33)和中下定位柱(34)对称地设于底板(1)对称轴的两侧,右上定位柱(35)和右下定位柱(36)对称地设于底板(1)对称轴的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小莳
申请(专利权)人:西德科东昌汽车座椅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