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电池极群通用烧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059423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蓄电池极群通用烧焊装置,通过在齿条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梳模,在齿条的右端设置为与齿轮轴上的齿轮相啮合,通过转动齿轮轴,使得齿条带动梳模左右移动,方便快捷地实现插入在梳模上的蓄电池极群与挡板凹槽内置放的铅零件之间的夹紧焊接与焊后脱离,不受平面和空间位置的限定,对不同规格型号的极群组都适用,解决现有极群组烧焊工装烦多、工装不通用、因极群组太大太重而带来的人工上模、脱模费时费力且工位夹具易变形损坏等问题。(*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铅酸蓄电池,具体涉及蓄电池组装的工装设备,更具体涉及一种蓄电池极群通用烧焊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铅酸蓄电池,由于其在组装生产过程中工序较多,且人工操作现象普遍,因此,往往存在着工艺复杂、用工量大、人员密集、产品质量受人工因素影响波动幅度大等问题。尤其是极群焊接工序,通过人工将极群组上模焊接,工序结束后,再通过敲打梳模震动上模脱模。由于极群组型号规格较多,所以不同的极群组需用不同的工装夹具来焊接。另外,极群组体积大,重量较重,人工上模、脱模费时费力,长期敲打梳模震动上模脱模还会造成工装夹具的严重变形,电池的品质也随之波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蓄电池极群通用烧焊装置,可以通过齿轮齿条的啮合传动,实现多种型号规格的极群组的上模和脱模,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极群组焊接工装不通用、极群组太大太重导致人工上模和脱模费时费力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蓄电池极群通用烧焊装置,固定板通过立柱固定连接于底板上方,固定板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挡板和齿轮轴,在挡板和齿轮轴之间的固定板上设有齿条,齿条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梳模,齿条的右端则设置与齿轮轴上的齿轮相啮合,通过啮合传动,齿条带动梳模左右移动,实现梳模上插有的蓄电池极群与挡板凹槽内置放的铅零件之间的夹紧焊接与焊后脱离。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一种蓄电池极群通用烧焊装置,齿条滑动套固定连接于固定板上,位于齿条的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齿条滑动套的滑动槽的截面形状与齿条的截面形状相吻合。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一种蓄电池极群通用烧焊装置,齿轮轴套设于齿轮轴轴端,其内孔与齿轮轴的轴端外圆相配合,其外圆与操纵杆的内孔相配合。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优点本技术通过在齿条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梳模,在齿条的右端设置为与齿轮轴上的齿轮相啮合,通过转动齿轮轴,使得齿条带动梳模左右移动,方便快捷地实现插入在梳模上的蓄电池极群与挡板凹槽内置放的铅零件之间的夹紧焊接与焊后脱离,不受平面和空间位置的限定,对不同规格型号的极群组都适用,解决现有极群组烧焊工装不通用、因极群组太大太重而带来的人工上模、脱模费时费力且工位夹具易变形损坏等诸多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一种蓄电池极群通用烧焊装置,固定板1通过立柱10固定连接于底板11上方,在固定板1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挡板2和齿轮轴6,挡板2凹槽7内置放铅零件。在挡板2和齿轮轴6之间的固定板1上设有齿条5,齿条5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梳模 3,梳模3上插入有蓄电池极群组,齿条5的右端则设置为与齿轮轴6上的齿轮相啮合。在齿条5的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还设有齿条滑动套4,齿条滑动套4的滑动槽的截面形状与齿条5的截面形状相吻合。通过啮合传动,齿条5带动梳模3在齿条滑动套4的导向下左右移动,实现梳模3上插有的蓄电池极群与挡板2的凹槽7内置放的铅零件之间的夹紧焊接与焊后脱离。齿轮轴套9套接于齿轮轴6的轴端,其内孔与齿轮轴轴端外圆相配合,其外圆与操纵杆8的内孔相配合,转动操纵杆8,即可同步实现齿轮轴6的平稳转动。操作步骤第一步操作操纵杆8,转动齿轮轴6,通过齿轮、齿条啮合,带动齿条5向右移动, 将梳模3和挡板2拉开保持一定的距离,然后在梳模3上插入极群,并在挡板2的凹槽7中放上铅零件;第二步反方向操作操纵杆8,带动齿条5向左移动,推动梳模3向挡板2方向合拢,进行蓄电池极群组与铅零件的烧焊作业;第三步烧焊好冷却后,同第一步方向操作操纵杆8,带动齿条5向右移动,拉开梳模3和挡板2距离,进行脱模,并从底板11上取出极群组经修剪后装配于蓄电池槽中。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无需手工上模,避免了工装梳模的损坏,且适用于多种规格型号的蓄电池极群焊接。本技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操作方便,省力省时, 提高生产效率。权利要求1.一种蓄电池极群通用烧焊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板(1)通过立柱(10)固定连接于底板(11)上方,在固定板(1)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挡板(2)和齿轮轴(6),挡板(2)和齿轮轴(6)之间的固定板(1)上设有齿条(5),齿条(5)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梳模(3),齿条(5) 的右端则设置为与齿轮轴(6)上的齿轮相啮合,通过啮合传动,齿条(5)带动梳模(3)左右移动,实现梳模(3)上插有的蓄电池极群与挡板(2)的凹槽(7)内置放的铅零件之间的夹紧焊接与焊后脱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电池极群通用烧焊装置,其特征在于齿条滑动套(4) 固定连接于固定板(1)上,位于齿条(5)的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齿条滑动套(4)的滑动槽的截面形状与齿条(5)的截面形状相吻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电池极群通用烧焊装置,其特征在于齿轮轴套(9)设于齿轮轴(6)轴端,其内孔与齿轮轴(6)的轴端外圆相配合,其外圆与操纵杆(8)的内孔相配合。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蓄电池极群通用烧焊装置,通过在齿条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梳模,在齿条的右端设置为与齿轮轴上的齿轮相啮合,通过转动齿轮轴,使得齿条带动梳模左右移动,方便快捷地实现插入在梳模上的蓄电池极群与挡板凹槽内置放的铅零件之间的夹紧焊接与焊后脱离,不受平面和空间位置的限定,对不同规格型号的极群组都适用,解决现有极群组烧焊工装烦多、工装不通用、因极群组太大太重而带来的人工上模、脱模费时费力且工位夹具易变形损坏等问题。文档编号B23K37/04GK202114434SQ201120169928公开日2012年1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5日专利技术者杨惠强, 胡建强, 谢卫东 申请人:浙江天能电池(江苏)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蓄电池极群通用烧焊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板(1)通过立柱(10)固定连接于底板(11)上方,在固定板(1)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挡板(2)和齿轮轴(6),挡板(2)和齿轮轴(6)之间的固定板(1)上设有齿条(5),齿条(5)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梳模(3),齿条(5)的右端则设置为与齿轮轴(6)上的齿轮相啮合,通过啮合传动,齿条(5)带动梳模(3)左右移动,实现梳模(3)上插有的蓄电池极群与挡板(2)的凹槽(7)内置放的铅零件之间的夹紧焊接与焊后脱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卫东杨惠强胡建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天能电池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