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滑台机构和具有该双滑台机构的焊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57670 阅读:2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滑台机构和具有该双滑台机构的焊接机。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双滑台机构包括:第一滑台,该第一滑台包括:第一导轨;第一底模,用于放置工件;以及第一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底模在所述第一导轨上水平移动;第二滑台,该第二滑台包括:第二导轨;第二底模,用于放置工件;以及第二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底模在所述第二导轨上水平移动;以及转移单元,用于使所述第二底模与所述第一底模平齐。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一层滑台上下料的同时,另一层滑台的工件可以实行同步焊接。由于一层滑台的上下料与另一层的焊接处于同步状态,所以有效减少了设备的非焊接时间,也因此缩短了设备的运行周期,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滑台机构和具有该双滑台机构的焊接机
技术介绍
在当前的超声波焊接设备中,通常采用的是单滑台机构,如图1所示。当焊接设备运行时,底模1在滑台2上水平移动。底模1用于放置工件。沿着滑台2设置有多个工位。 当底模1到达一个工位处并进行人工上下料时,在其它工位处必须等待。这样一来,在单滑台机构的情况下,人工上下料和自动焊接不能实现同步,造成设备有效利用率较低,单日产出率不足。因此,如果一种焊接机能够实现人工上下料和自动焊接的同步进行,则可以有效减少设备的非焊接时间,缩短设备的运行周期,并从而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下文中给出了关于本技术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技术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但是,应当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技术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用来确定本技术的关键性部分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用来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其目的仅仅是以简化的形式给出关于本技术的某些概念,以此作为稍后给出的更详细描述的前序。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情形,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滑台机构和具有该双滑台机构的焊接机,其能够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实现人工上下料和自动焊接的同步进行。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双滑台机构,该双滑台机构包括第一滑台,该第一滑台包括第一导轨;第一底模,用于放置工件;以及第一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底模在所述第一导轨上水平移动;其特征在于该双滑台机构还包括第二滑台,该第二滑台包括第二导轨;第二底模,用于放置工件;以及第二驱动单元, 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底模在所述第二导轨上水平移动;以及转移单元,用于使所述第二底模与所述第一底模平齐。优选地,转移单元是用于使第二底模上升或下降的升降单元。优选地,第一滑台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定位单元,用于定位第一底模在第一导轨上的位置;以及至少一个第一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第一底模在第一导轨上的位置。优选地,第二滑台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定位单元,用于定位第二底模在第二导轨上的位置;以及至少一个第二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第二底模在第二导轨上的位置。优选地,第一导轨与第二导轨为平行的直线导轨。优选地,第一定位单元和第二定位单元中的至少一个是限位块。优选地,第一检测单元和第二检测单元中的至少一个是位置检测开关。优选地,第一定位单元的数目等于第二定位单元的数目。优选地,第一检测单元的数目等于第二检测单元的数目。根据本实用新 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焊接机,该焊接机具有根据本技术的双滑台机构。在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中,在一层滑台上下料的同时,另一层滑台的工件可以实行同步焊接。由于一层滑台的上下料与另一层的焊接处于同步状态,所以有效减少了设备的非焊接时间,也因此缩短了设备的运行周期,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附图说明本技术可以通过参考下文中结合附图所给出的详细描述而得到更好的理解, 其中在所有附图中使用了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相同或者相似的部件。所述附图连同下面的详细说明一起包含在本说明书中并形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用来进一步举例说明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和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和优点。在附图中图1是图示现有技术的单滑台机构的示意图;图2是图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双滑台机构的立体图;图3是图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双滑台机构中的升降单元的截面图;图4是图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双滑台机构的侧视图;以及图5是图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双滑台机构的俯视图。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附图中的元件仅仅是为了简单和清楚起见而示出的, 而且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例如,附图中某些元件的尺寸可能相对于其它元件放大了,以便有助于提高对本技术实施例的理解。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示范性实施例进行描述。为了清楚和简明起见,在说明书中并未描述实际实施方式的所有特征。然而,应该了解,在开发任何这种实际实施例的过程中必须做出很多特定于实施方式的决定,以便实现开发人员的具体目标,例如,符合与系统及业务相关的那些限制条件,并且这些限制条件可能会随着实施方式的不同而有所改变。此外,还应该了解,虽然开发工作有可能是非常复杂和费时的,但对得益于本公开内容的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这种开发工作仅仅是例行的任务。在此,还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技术,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技术的方案密切相关的装置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技术关系不大的其它细节。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双滑台机构。图2是图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双滑台机构的立体图,图3是图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双滑台机构中的升降单元5的截面图,图4是图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双滑台机构的侧视图,并且图5是图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双滑台机构的俯视图。如图2-5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双滑台机构包括上层滑台6、下层滑台 7和转移单元(升降单元)5。上层滑台6包括上层导轨、用于放置工件的上层底模9和用于驱动上层底模9在上层导轨上水平移动的上层驱动单元10。下层滑台7包括下层导轨、 用于放置工件的下层底模8和用于驱动下层底模8在下层导轨上水平移动的下层驱动单元12。转移单元5用于使下层底模8与上层底模9平齐。在图2-5所示的实施例中,转移单元5是升降单元,用于使下层底模8上升或下降,从而与上层底模9平齐。在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双滑台机构中,沿着双滑台(上层滑台6和下层滑台7)同样设置有多个工位。当上层底模9和下层底模8中的一个到达一个工位处并进行人工上下料时,上层底模9和下层底模8中的另一个可以在其它工位处同步进行自动焊接。 当上层底模9和下层底模8交汇时,可以通过升降单元5使下层底模8下降,从而避免在上层底模9和下层底模8之间造成干扰或碰撞等问题。在根据本技术的实 施例的双滑台机构的技术方案中,在上层底模9和下层底模8中的一个上进行上下料的同时,上层底模9和下层底模8中的另一个上的工件可以实行同步焊接。由于上层底模9和下层底模8中的一个的上下料与另一个的焊接处于同步状态,所以有效减少了焊接机的非焊接时间,缩短了焊接机的运行周期,并且提高了焊接机的利用率。根据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上层滑台6可以进一步包括用于定位上层底模9 在上层导轨上的位置的至少一个上层定位单元4和用于检测上层底模9在上层导轨上的位置的至少一个上层检测单元3。上层定位单元4和上层检测单元3有助于确保上层底模 9在上层导轨上的位置固定,从而当根据本技术的双滑台机构应用于焊接机时,保证上层滑台上的自动焊接的位置保持不变。根据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下层滑台7可以进一步包括用于定位下层底模8 在下层导轨上的位置的至少一个下层定位单元11和用于检测下层底模8在下层导轨上的位置的至少一个下层检测单元13。下层定位单元11和下层检测单元13有助于确保下层底模8在下层导轨上的位置固定,从而当根据本技术的双滑台机构应用于焊接机时,保证下层滑台上的自动焊接的位置保持不变。根据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上层导轨与下层导轨可以是平行的直线导轨。当通过升降单元5使下层底模8上升之后,下层底模8的高度与上层底模9的高度基本上相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滑台机构,包括:第一滑台,该第一滑台包括:第一导轨;第一底模,用于放置工件;以及第一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底模在所述第一导轨上水平移动;其特征在于,该双滑台机构还包括:第二滑台,该第二滑台包括:第二导轨;第二底模,用于放置工件;以及第二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底模在所述第二导轨上水平移动;以及转移单元,用于使所述第二底模与所述第一底模平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钟雄石林黄其高
申请(专利权)人:必能信超声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