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控接车下线设备配置的应急支撑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055217 阅读:2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制造领域,公开一种电控接车下线设备配置的应急支撑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丝杠升降组件、支承座组件;所述丝杠升降组件包括:梯形丝杠轴、梯形螺母座、手轮;所述的梯形丝杠轴上设置有手轮,且通过梯形螺母座经压座螺栓紧固连接在支承座组件上;所述支承座组件的侧端通过焊接的方式焊连在承载板上。所述方法,当电控接车下线设备出现故障时,可快速将其转换为手控状态,使接车台面“平升”、“平降”或“倾转”,从而起到应急补救的作用,减少因故障对轮拖接车下线及轮拖装配作业的影响,同时,还可边生产,边维修。本发明专利技术简单快捷,实用可靠,易于实施,且操作方便,具有很好的使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与轮拖总装线配套使用的一种。
技术介绍
轮式拖拉机,简称为轮拖。在我国,轮拖总装线大多采用板式输送链形式,并在其输送链板上,设置有若干组固定支架,用于支撑若干台处于不同装配过程中的轮式拖拉机。近期,为适应市场需求,满足多品种不同机型轮拖共线装配的作业需要,本申请人申请了一项“用于轮拖总装线的电控接车下线设备及接车下线方法”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为 201010561183. 6,并同时申请了一项“轮拖总装线电控接车下线设备”的技术专利,专利号为201020627344. 2。在该两项专利中,所述的电控接车下线设备,不仅其上的接车台面可以实施“平升”或“平降”,以适应总装后不同品种机型的轮拖自动随线上台的需要,而且其接车台面还可以实施“倾转”,满足不同品种机型的轮拖顺坡下滑下线的需要,且方法简单可行,操作省时省力。然而,由于该设备与轮拖总装线配套使用,关联性很强,且又系电控设备,自动化程度较高,其上所用的驱动部件、传动部件及控制系统中的元器件,难免不出现故障,另外, 加之在该设备上未采取故障突发时的临时应急防范措施,所以,一旦故障发生,设备运转不灵,必定会影响到总装后的轮拖接车下线,影响到整条轮拖总装线板式输送链的正常运行, 影响到其他处于不同装配过程中的轮拖装配作业,少则几分钟、十几分钟,多则几小时、十几小时,甚至更长时间,这样下去,势必会严重影响生产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仅可在其设备出现故障时,可快速将其转换为手控状态,且可通过人工操作的方法,使得设备上的接车台面仍可“平升”、“平降”或“倾转”,因而起到临时应急的补救作用,有效地减少突发故障对总装后的轮拖接车下线、对总装线上的其他轮拖的装配作业影响,而且其配置方法,简单快捷,实用可靠,易于实施,且操作方便,具有很好的使用价值。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电控接车下线设备配置的应急支撑装置,包括丝杠升降组件、支承座组件;所述丝杠升降组件包括梯形丝杠轴、梯形螺母座、手轮;所述的梯形丝杠轴上设置有手轮,且通过梯形螺母座经压座螺栓紧固连接在支承座组件上;所述支承座组件的侧端通过焊接的方式焊连在承载板上。所述的电控接车下线设备配置的应急支撑装置,所述梯形丝杠轴的轴尾上设置有键槽,通过定位键、平垫、螺母与手轮紧固连接;所述梯形丝杠轴的带球面轴头与带U槽压头的上端实施活动连接,且通过带凹弧限位片、压片螺钉,将带球面轴头限位在带U槽压头的U槽之内;所述带U槽压头的下端通过压块螺栓连接橡胶垫块。所述的电控接车下线设备配置的应急支撑装置,所述的支承座组件,包括支座、连接件、连接螺栓、弹簧垫圈;所述支座的上端的四个螺孔用于紧固连接梯形螺母座;支座的侧端则通过六个连接螺栓、六个弹簧垫圈,将其紧固在连接件相对应的六个螺孔上;连接件为一焊合件,且通过焊接的方式焊连在承载板上。一种电控接车下线设备配置的应急支撑配置方法,其步骤如下1)依据电控接车下线设备中的双支点升降总成上的前带导向顶杆组件、后带导向顶杆组件以及单支点前升降总成上的带导向顶杆组件、单支点后升降总成上的带导向顶杆组件,所涉及的四个升降支点分别配置四套应急支撑装置;2)依据电控接车下线设备中的接车台板总成的台面轮廓以及四个升降支点的相互位置,确定所选用的四套应急支撑装置的安放位置,即确定在接车台板总成的两侧长边的外缘上分别予以安放,其中,L2尺寸应大于Ll尺寸,另外,L3尺寸应等于L4尺寸,且二者之间的偏移间距尺寸L5,应控制在0 - 150mm以内;3)将确定的四套应急支撑装置中的连接件,分别焊连固定在已确定的安放位置上,并完成各自的零件装配工作;4)分别手摇四套应急支撑装置中的手轮,将四套丝杠升降组件中的带U槽压头下端的橡胶垫块等,升至顶端,最终完成在电控接车下线设备上配置应急支撑装置的工作。一种电控接车下线设备配置的应急支撑方法,是指当电控接车下线设备出现意外故障时,接车台面无法电控升起,即无法实现接车台面的“平升”、“平降”,或“倾转”,且故障又一时难以查明或排除,此时,可启用所配置的四套应急支撑装置,快速将设备由电控状态转为手控状态,使得设备上的接车台面仍可“平升”、“平降”或“倾转”,从而起到临时应急的补救作用;其步骤如下1)首先,通过人工操作四套应急支撑装置中的手轮,使得带U槽压头下端的橡胶垫块先期下行至地平面A,四点支撑接车台板总成;同时,人工将电控接车下线设备中的前带导向顶杆组件、后带导向顶杆组件、带导向顶杆组件以及带导向顶杆组件中的四个顶杆轴降为最低点,与接车台板总成脱离接触;2)其次,目测待下线轮拖的轮胎最低点至地平面A的高度h2,并通过手摇四个手轮,使接车台板总成上的接车台面上升,并使hi与h2对齐等高;另外,待下线轮拖仍可自行在板式输送链的驱动装置的驱动下,通过前固定支架、后固定支架的倾转拨动力,缓缓登上接车台面;3)随后,手摇位于接车台板总成左侧手轮,即靠近双支点升降总成一侧的两个应急支撑装置中的手轮,使得接车台板总成上的接车台面向下发生倾转,直至滑动角α出现,即可使得接车台面上的待下线轮拖,能够依其自身的重力轻松向下滚动下滑下线;4)最后,再反向手摇上述两个应急支撑装置中的手轮,直至接车台板总成上的接车台面恢复到原有的水平位置为止,为进入下一轮接车下线工作,作好准备。由于采用以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可达到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可在电控接车下线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将应急支撑装置中的带U槽压头下端的橡胶垫块等,升至顶端, 使得装置可随其设备的接车台面一起,按照设定的要求,“平升”、“平降”,或“倾转”,且不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仅是一种临时应急的补救措施,其人工操作远不如电控接车下线设备的电控操作省时、省力、方便,但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当其电控接车下线设备出现故障时,可快速将其转换为手控状态,通过人工操作,仍可促使其接车台面“平升”、“平降”或“倾转”,即一方面,通过人工操作四套应急支撑装置中的手轮,使得带U槽压头下端的橡胶垫块等向下先行至地平面,四点支撑接车台板,另一方面,人工将电控接车下线设备中的四个升降支点,降为最低点,随后,按其接车下线的要求,操作手轮,确保其接车台面仍可“平升”、“平降”或“倾转”,从而起到临时应急的补救作用,并可有效减少设备故障对总装后的轮拖接车下线、对总装线上其他轮拖的装配作业的影响;另外,在其手工操作期间,同样可并行实施设备的故障排除工作,即边生产,边维修,达到良好的应用效果;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简单快捷,实用可靠,易于实施,且操作方便,具有很好的使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电控接车下线设备配置的应急支撑装置示意图; 图2为图1的N向视图; 图3为图1的P向视图4为本专利技术电控接车下线设备配置的应急支撑装置中的丝杆升降组件示意图; 图5为图4的A-A视图6为本专利技术电控接车下线设备配置的应急支撑装置中的支承座组件示意图; 图7为图6的Q向视图; 图8为图7的R向视图9为本专利技术电控接车下线设备配置的应急支撑装置配置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B - B视图; 图11为图10的C - C视图; 图12为图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控接车下线设备配置的应急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丝杠升降组件(1)、支承座组件(2);所述丝杠升降组件(1)包括:梯形丝杠轴(4)、梯形螺母座(5)、手轮(14);所述的梯形丝杠轴(4)上设置有手轮(14),且通过梯形螺母座(5)经压座螺栓(6)紧固连接在支承座组件(2)上;所述支承座组件(2)的侧端通过焊接的方式焊连在承载板(3)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华荣吴志刚宋保华党国军牛晓静王冲冲范巧变周存堂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