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壳体、具有其的移动终端和用于制造移动终端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047018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移动终端壳体、具有其的移动终端和用于制造移动终端的方法,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壳体、具有其的移动终端和制造移动终端壳体的方法,并且该移动终端可以包括形成具有弯曲表面的外部形状的壳体,以及安装在壳体上的薄膜构件,其中该薄膜构件可以包括与壳体结合并且由合成树脂材料制成的底部薄膜,以及安装在底部薄膜的表面上并且其至少一部分被形成为对应于弯曲表面的金属薄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以彩色层形成的金属材料的移动终端壳体、具有其的移动终端和制造移动终端壳体的方法。
技术介绍
终端可以按照其移动性而被分成移动/便携式终端和固定终端。移动终端然后可以按照其是否可以由用户直接携带而被分成手持终端和车载终端。由于功能变得多样化,所以以具有复杂功能的多媒体播放器的形式实现终端,该复杂功能诸如捕捉静止或者活动图像、播放音乐或者视频文件、接收广播信号等等。为了实现多媒体播放器的这样复杂的功能,已经在硬件或者软件方面应用了各种新的尝试。作为一个例子,提供了用户界面环境以允许用户容易地和方便地检索或者选择功能。此外,由于被认为是用于表达他或者她自己个性的个人所有物,所以对于移动终端需要各种设计形式。移动终端壳体是这样的设计形式的一种。在移动终端壳体上使用色彩表示可以被认为是满足对于移动终端壳体的设计需求的手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金属质地感觉和各种色彩效果的壳体和具有其的移动终端。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对于生产实现具有高自由度的移动终端壳体和具有其的移动终端。为了实现先前的目的,一种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移动终端可以包括形成具有弯曲表面的外部形状的壳体,以及安装在壳体上的薄膜构件,其中该薄膜构件可以包括与壳体结合并且由合成树脂材料制成的底部薄膜,和安装在底部薄膜的表面上,并且其至少一部分被形成为对应于弯曲表面的金属薄膜。作为一个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例子,该底部薄膜可以用透光材料制成,并且用于穿透该金属薄膜的至少一部分的穿透区可以形成在该金属薄膜上。安排在底部薄膜和壳体之间以便通过穿透区而露出的印刷层可以形成在该底部薄膜的另一表面上。作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另一个例子,该穿透区可以包括穿透该金属薄膜,并且在该金属薄膜的表面上形成预定图案的通孔。该金属薄膜可以被形成为覆盖该弯曲表面,并且该穿透区可以安排在偏离该弯曲表面的位置上。该弯曲表面可以形成在壳体的两端中的至少一个上。作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另一个例子,氧化膜可以形成在金属薄膜的表面上,并且该氧化膜可以形成为穿透与穿透区相对应的一部分以露出印刷层。该氧化膜和印刷层可以以不同的颜色形成,并且预定图案可以形成在印刷层上,与穿透区的图案相对应的一部分的边界可以构成用于限定预定图案的环。作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另一个例子,以天线图案(antenna pattern)形成的第二金属薄膜可以安装在该底部薄膜的另一表面上以传送和接收无线信号,第二穿透区可以形成在该金属薄膜上以对应于天线图案。移动终端可以包括用于穿透该壳体的具有导电材料的连接销。该连接销可以将天线图案电连接到用于处理无线信号的电路板。第二穿透区可以填充颜料或油墨(paint or ink),以便覆盖该天线图案和连接销中的至少一个。作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另一个例子,该印刷层可以包括导体,以天线图案形成的第二金属薄膜可以安排在该印刷层的表面上以传送和接收无线信号,第二穿透区可以形成在该金属薄膜上以对应于天线图案。作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另一个例子,该印刷层形成在第二金属薄膜上,氧化膜形成在金属薄膜的表面上,并且该氧化膜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被穿透以对应于穿透区。作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另一个例子,薄膜构件可以包括形成在底部薄膜和金属薄膜之间以将底部薄膜粘结到金属薄膜的粘结层。该底部薄膜和金属薄膜可以通过在其间插入粘结层而被压缩以彼此结合。作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另一个例子,处在溶解(dissolution)之后通过凝结 (coagulation)而彼此结合的状态之中的边界面可以形成在底部薄膜和壳体之间。该印刷层进一步可以包括在凝结的时候用于将底部薄膜粘结到壳体的粘合剂树脂(binder resin)0此外,按照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壳体,包括形成具有弯曲表面的外部形状的壳体,和安装在壳体上的薄膜构件,并且该薄膜构件可以包括底部薄膜和金属薄膜,该底部薄膜由合成树脂材料制成,并且形成为覆盖该壳体,以便如果该壳体在溶解状态下凝结则与壳体结合起来,该金属薄膜安装在底部薄膜的表面上,并且其至少一部分被形成为对应于弯曲表面。作为与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移动终端壳体有关的另一个例子,底部薄膜可以用透光材料制成,印刷层可以形成在该底部薄膜的另一表面上,并且穿透区可以形成在金属薄膜上以露出该印刷层。作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另一个例子,穿透区可以形成在偏离弯曲表面的位置上。薄膜构件可以包括形成在金属薄膜的表面上的氧化膜,并且通过与穿透区相对应的一部分穿透该氧化膜以露出印刷层。此外,按照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造移动终端壳体的方法。该制造方法可以包括使用层压(Iaminaiton)将具有金属材料的金属薄膜与具有合成树脂材料的底部薄膜的表面进行结合以生成薄膜构件,在该底部薄膜的另一表面上印刷油墨以在该底部薄膜上形成印刷层,形成该薄膜构件以对应于壳体的形状,和在所形成的薄膜构件被插入模具中的状态下对壳体进行注模(injection-molding)。作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另一个例子,该制造方法可以包括阳极氧化(anodize)该金属薄膜以在金属薄膜的表面上形成氧化膜,和蚀刻该金属薄膜以形成用于将该印刷层露出到外部的穿透区。附图说明所附附图被包括进来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理解,并且附图被结合进来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举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且与说明书一起可以起解释本专利技术原理的作用。在附图中图1是举例说明按照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透视图;图2是举例说明按照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后透视图;图3是举例说明在图2中的移动终端的一种配置的分解图;图4是在图3中的电池盖的后视图;图5是沿着图4中的V-V线获得的剖视图;图6A是举例说明按照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电池盖的后视图;图6B是沿着图6A中的VI-VI线获得的剖视图;图7A是举例说明按照本专利技术再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电池盖的后视图;图7B是沿着图7A中的VII-VII线获得的剖视图;图7C和7D是举例说明在图7B中的薄膜构件的修改例子的剖视图;图8是举例说明制造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移动终端壳体的方法的流程图;图9A至9D是举例说明在图8中的制造方法的每个步骤的概念图;和图10是举例说明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移动终端的方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在下文中将参考所附附图更详细地描述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用于在以下描述中使用的部件的后缀“模块”和“单元或者部分”仅仅是为了便于准备本说明书而提供,因此它们没有被赋予特定的含义或者功能。本说明书对于相同/类似的部件采用相同/类似的参考数字,而不考虑不同的实施例,因此,应通过最初描述来理解它们。除非从上下文明显地另有陈述,否则在本说明书中以单数形式的表达将覆盖以复数形式的表达。在本专利技术中描述的移动终端可以包括移动电话、智能电话、膝上电脑、数字广播终端、个人数字助理(PDA)、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MP)、导航仪等等。图1是举例说明按照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透视图。移动终端100的主要主体(在下文中,称为“主体”)可以包括第一主体110和在第一主体110上沿着至少一个方向可滑动地移动的第二主体120。在这里,本专利技术将不限制为该配置,而是也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移动终端,诸如,直板型、折叠型、旋盖型、旋转型等等。 第一主体110放置在第二主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具有弯曲表面并且形成所述移动终端的外部形状的壳体;和安装在所述壳体上的薄膜构件,其中所述薄膜构件包括:与所述壳体结合并且由合成树脂材料制成的底部薄膜;和安装在所述底部薄膜的第一表面上的第一金属薄膜,所述第一金属薄膜的至少一部分被形成为对应于所述壳体的弯曲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2010.06.29 KR 10-2010-00622501.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具有弯曲表面并且形成所述移动终端的外部形状的壳体;和安装在所述壳体上的薄膜构件, 其中所述薄膜构件包括与所述壳体结合并且由合成树脂材料制成的底部薄膜;和安装在所述底部薄膜的第一表面上的第一金属薄膜,所述第一金属薄膜的至少一部分被形成为对应于所述壳体的弯曲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的移动终端,其中 所述底部薄膜包括透光材料;和在所述第一金属薄膜上形成用于穿透所述第一金属薄膜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一穿透区。3.根据权利要求2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第一穿透区包括穿透所述第一金属薄膜并且在所述第一金属薄膜的表面上形成预定图案的通孔。4.根据权利要求2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第一金属薄膜被形成为覆盖所述壳体的弯曲表面;和所述第一穿透区位于离开所述壳体的弯曲表面的位置上。5.根据权利要求2的移动终端,其中印刷层形成在所述底部薄膜的第二表面上,并且位于所述底部薄膜和所述壳体之间,以使得所述印刷层通过所述第一穿透区而露出。6.根据权利要求5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印刷层包括导体;包括天线图案的第二金属薄膜被安装在所述印刷层的表面上,以便传送和接收无线信号;和第二穿透区被形成在所述第一金属薄膜上以对应于所述天线图案。7.根据权利要求1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薄膜构件进一步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一金属薄膜的表面上的氧化膜。8.根据权利要求7的移动终端,其中 所述底部薄膜包括透光材料;用于穿透所述第一金属薄膜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一穿透区被形成在所述第一金属薄膜上;印刷层被形成在所述底部薄膜的第二表面上,并且位于所述底部薄膜和通过第一穿透区而露出的壳体之间;和所述氧化膜穿透与所述第一穿透区相对应的第一金属薄膜的一部分,以使得所述印刷层通过所述第一穿透区而露出。9.根据权利要求8的移动终端,其中 在所述印刷层上形成预定图案;和与所述第一穿透区所形成的图案相对应的部分的边界形成用于限定所述预定图案的环。10.根据权利要求1的移动终端,其中包括天线图案的第二金属薄膜被安装在所述底部薄膜的第二表面上,以便传送和接收无线信号;和第二穿透区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钟渊柳在民李宰旭
申请(专利权)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