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45550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通讯盒,包括有盒体和盒盖,该盒体内形成有收纳空间,该盒盖包括有盖体和两卡扣件,通过将前述两卡扣件均设置为其上、下端分别卡合于盒体上,同时,该两卡扣件分别枢接于前述盖体的两对侧处,如此,使得盖体和两卡扣件之间均能够相互枢转,相比传统技术中的通讯盒仅可单边打开而言,该通讯盒具有多种打开方式,其可以通过解除其中一卡扣件对盒体的锁紧固定以实现不同侧的单边打开盒盖,或者,同时解除两卡扣件对盒体的锁紧固定以实现双边打开盒盖,适用于多种场合,减少了因操作空间而带来的限制,且其操作方便、连接可靠。(*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通讯器材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具有多种打开方式、使用十分方便的通讯盒
技术介绍
目前,许多电子类产品的盒体,如通讯盒,其大多采用盒体和盒盖组装的结构形式,该盒盖与盒体之间的固定方式多种多样,常如下几种一、全部采用螺钉固定,该种固定方式存在诸多缺点,例如,其螺钉数目较多,耗材多,以及,装配时也费工费时,装配成本较高,使用过程中维护时拆装也不方便;二、采用单边枢接,另一对侧采用螺钉固定或是卡合固定的方式,相比上述第一种固定方式,该种连接方式有所进步,打开或是锁紧盒盖时也相对较方便些,但是,实际使用中,常会出现通讯盒不便打开的情况,例如,刚好其可打开的那一侧被其它物体所挡住等, 这样,给操作人员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影响了工作效率。因此,需研究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讯盒, 其具有多种打开方式,使用十分方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通讯盒,包括有盒体和盒盖,该盒盖包括有盖体和两卡扣件,该两卡扣件分别枢接于前述盖体两对侧处,并均可相对于前述盖体枢转;以及,该两二卡扣件的上端及下端均可拆式扣合于前述盒体上。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卡扣件上开设有轴孔,相应地前述盖体上设置有转轴,该转轴穿过卡扣件之轴孔。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卡扣件之轴孔具有朝向前述盖体方向的开口,该轴孔之截面呈C形结构。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两卡扣件均包括有本体,该本体下端均设置有弹性卡钩, 该弹性卡钩呈U形结构,包括一体成型的按压部和连接部,该按压部下端向下凸出形成有扣点,相应地,于前述盒体两对侧开设有第一容置槽,该第一容置槽开口于盒体两对侧外表面,并于该第一容置槽底面形成有卡槽;当然前述卡扣件扣合于前述盒体上时,该弹性卡钩位于前述第一容置槽内,该按压部露于盒体外,并前述扣点卡于前述卡槽内。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两卡扣件之本体上端均设置有辅助卡钩,相应地,于前述盒体两对侧处开设有辅助卡槽,该辅助卡钩扣于前述辅助卡槽内。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辅助卡钩系自本体上端向上延伸而成,该辅助卡钩向上卡于前述辅助卡槽内。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本体上的辅助卡钩为两个,相应地,前述盒体两对侧分别开设有两个辅助卡槽。作为一种优选方案,针对前述两二卡扣件,于盒体左、右侧开设有收纳腔,前述本体均收纳于相应的收纳腔内。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其有益效果在于一、主要系通过将前述两卡扣件均设置为其上、下端分别可拆式卡合于盒体上,同时,该两卡扣件分别枢接于前述盖体的两对侧处,如此,使得盖体和两卡扣件之间均能够相互枢转,相比传统技术中的通讯盒仅可单边打开而言,而本技术之通讯盒具有多种打开方式,其可以通过解除其中一卡扣件对盒体的锁紧固定以实现不同侧的单边打开盒盖 (例如,其中一卡扣件所在的侧面被挡住不方便操作时),或者,解除两卡扣件对盒体的锁紧固定以实现双边打开盒盖,其适用于多种场合,减少了因操作空间而带来的限制,且其操作方便、连接可靠;二、前述两卡扣件均设置有弹性卡钩来对盒体进行卡合固定,该U形结构的弹性卡钩,其按压部露出于盒体外表面,欲打开其中一卡扣件时,只需向上推前述按压部即可, 其操作极其简便;三、针对前述两卡扣件,于盒体左、右侧开设有收纳腔以收纳两卡扣件的本体,这样,将前述盒盖锁紧于盒体上后,前述两卡扣件均能很好地沉于盒体表面内;传统技术中, 常见之卡扣件锁紧时,其系附置于盒体的表面,类似于整体凸于盒体的表面,而本技术之前述收纳腔的开设,使得该通讯盒整体结构更为紧凑、体积更加小,也使得该通讯盒表面更加平整,有利于布置与安放。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子的立体结构示图;图2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子的分解示图;图3是图1中M-M处截面示图;图4是图3中A处放大示图 图5是解除弹性卡钩与盒体间的卡合时的局部放大示图图6是单边打开盒盖时的状态示图;图7是双边打开盒盖时的状态示图;图8是图1中N-N处局部截面示图。附图标识说明10、盒体11、辅助卡槽12、第一容置槽13、卡槽14、收纳腔20、品."^n21、盖体22、卡扣件221、本体222、轴孔223、辅助卡钩224、弹性卡钩225、按压部2 、连接部227、扣点201、转轴。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见图1至图8所示,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盒体10和盒盖20,该盒体10内形成有收纳空间,该盒盖20包括有盖体21和两卡扣件22 (如图2所示)。其中,该两卡扣件22分别枢接于前述盖体21两对侧处,该两卡扣件22可相对于前述盖体21枢转;以及,该两卡扣件22的上端及下端均扣合于前述盒体10上。具体而言,该两卡扣件22结构完全相同,其均包括有本体221,该本体221上开设有轴孔222,相应地前述盖体21左、右侧设置有转轴201 ;该转轴201穿卡扣件22之轴孔 222;于本实施例中,前述轴孔222具有朝向前述盖体方向的轴向开口,该轴孔222之截面大致呈C形结构,这样,可以方便地将两卡扣件22与前述转轴201相装配,即只需将转轴201 对准前述轴孔222之轴向开口将转轴201挤压式卡入前述轴孔222内,且前述每侧的轴孔 222均沿轴向间距式设置有两个,相应地,前述转轴201之数量也为两个。为了很好地将前述两卡扣件22的上端及下端均扣合于前述盒体10上,本实施例中,该本体221上端均间距式设置有两个辅助卡钩223,该两辅助卡钩223位于前述同侧的两轴孔222之间,相应地,于前述盒体10两对侧处间距式开设有两个辅助卡槽11,该两辅助卡槽11位于前述同侧的两转轴201之间,该辅助卡钩223系自本体221上端向上延伸而成, 该辅助卡钩223向上卡于前述辅助卡槽11内(如图8所示);以及,该本体221下端均设置有弹性卡钩224,该弹性卡钩2 呈U形结构,包括一体成型的按压部225和连接部226,该按压部225下端向下凸出形成有扣点227,相应地,于前述盒体10上开设有第一容置槽12, 该第一容置槽12开口于盒体10两对侧外表面,并于该第一容置槽12底面形成有卡槽13 ; 该弹性卡钩2M位于前述第一容置槽12内,该按压部225露于盒体10外,并前述扣点227 卡于前述卡槽13内。这样,当仅打开前述一卡扣件22时,可以进一步将前述盒盖20之盖体21向上旋转打开,其绕未打开的另一卡扣件22之枢接处枢转,不会影响前述未打开的卡扣件22与盒体的10稳固连接。现有技术中,常见之卡扣件锁紧时,其系附置于盒体的表面,类似于整体凸于盒体的表面,而本实施例中,针对前述两卡扣件22,于盒体10左、右侧开设有收纳腔14,前述两卡扣件22的本体221均收纳于相应的收纳腔14内,这样,将前述盒盖20锁紧于盒体10上后,前述两卡扣件22均能很好地沉于盒体10表面内,使得该通讯盒整体结构更为紧凑、体积更加小,同时,使得该通讯盒表面更加平整,有利于布置与安放。详述本技术之工作原理或使用方法如下一、将前述盒盖20对准放置于盒体10上端面,并将前述两卡扣件22相应下压扣合于盒体10上,这样,实现了盒盖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讯盒,包括有盒体和盒盖,,其特征在于:该盒盖包括有盖体和两卡扣件,该两卡扣件分别枢接于前述盖体两对侧处,并均可相对于前述盖体枢转;以及,该两卡扣件的上端及下端均可拆式扣合于前述盒体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锡帆
申请(专利权)人:智嘉通讯科技东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