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原位还原碳化制备WC-Co纳米复合粉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045383 阅读:3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原位还原碳化制备WC-Co纳米复合粉的方法,其步骤如下:第一步,配制含W、Co、C的混合溶液或含W、Co、C及抑制剂原料的混合溶液或乳浊液;第二步,水热反应;将第一步得到的混合溶液置于水热反应釜中密封,加热至120~200℃,保温2~15h,然后冷却至室温,再将反应物过滤、洗涤、烘干,得到前驱体粉末;第三步,还原碳化;将第二步得到的前躯体粉末直接置于真空炉中或保护气氛炉中,加热至800~1100℃,发生还原碳化反应,反应时间为0.5~6h,得到WC-Co以及含抑制剂的WC-Co纳米复合粉末。本发明专利技术所用原料便宜,过程简单,产物纯净,颗粒细小均匀,可避免球磨混料工艺周期长、混合不均匀等缺点,缩短了制备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具有工业化应用的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硬质合金粉末的制备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原位还原碳化制备WC-C0纳米复合粉的方法。
技术介绍
WC-Co作为现代工业加工的工具材料,在工业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工程机械、 石油钻探、船舶、兵器、汽车、电子、航空航天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但WC-Co硬质合金属脆性材料,其硬度与强度是一对矛盾体,提高合金硬度将导致强度降低,反之提高合金强度则导致硬度下降。随着工业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领域迫切需要具有更高强度和硬度的“双高”硬质合金材料。因此,如何获得具有“双高”硬质合金材料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发现对于给定成分的WC-Co硬质合金,当WC的平均晶粒尺寸减小到下时,硬质合金的强度和硬度将同时提高,而且提高的幅度将随着WC晶粒尺寸的进一步减小而增加。因此,通过减小WC晶粒尺寸来提高合金性能成为硬质合金的重要研究内容,而制备WC-Co纳米复合粉体是制备“双高”硬质合金首要的一步。目前,WC-Co复合粉体的主要制备方法大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机械合金化法,如将W03、Co0、C和Mg按一定比例放入密封的球磨罐中,通惰性保护气氛,在高能球磨机中球磨几十小时后,洗涤、提纯获得WC-Co纳米复合粉末。该方法工艺周期长、能耗高、易引入杂质,实际生产中很少应用。第二类固相混合法,首先用H2气还原钨、钴氧化物,制备W、Co金属纳米粉,将纳米W粉与C粉球磨混合,经高温碳化成WC,再与Co粉球磨混合;或在4/CH4气氛中先将钨化合物还原碳化,制备WC粉末,再与预制的Co粉球磨混合。但球磨的方法很难保证超细WC 和Co粉混合均勻。第三类气一固相流化床法,将钨盐与钴盐制成混合溶液,经喷雾干燥、煅烧等工艺得到钨钴复合的氧化物粉末,然后将氧化物粉末用吐还原,再用4/CH4进行碳化,最后用 COAD2除碳得到WC-Co纳米复合粉末;或将钨钴复合氧化物粉末与碳粉球磨混合,再在H2 气中还原碳化成WC-Co纳米复合粉末。气一固反应方法能使气体与固体颗粒之间充分接触,使氧化物粉末的还原碳化反应迅速、充分,在较低温度和较短时间内即可完成,有利于纳米结构的形成和保持。美国的 Nanodyne公司曾采用该方法生产WC-Co纳米复合粉体,但该生产中存在使用设备昂贵、工艺难以控制、反应时间长、采用高纯气体耗量大成本高等问题,而被迫停产。由此可以看出,制备WC-Co纳米复合粉体的难点仍是还原、碳化及均勻复合等问题。溶液混合法为钨钴盐均勻复合提供了保证,因此,探索一种新的工艺路线,使还原碳化过程简化设备、缩短周期、降低成本,已成为制备WC-Co纳米复合粉体的迫切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该方法所需设备简单,反应原料价格低廉,生产过程简便、周期短、能耗低,能够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规模化生产。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原位还原碳化制备WC-C0纳米复合粉的方法,其步骤如下第一步,配制含W、Co、C的混合溶液或含W、Co、C及抑制剂原料的混合溶液或乳浊液; 采用可溶性钨、钴的化合物和有机碳源为原料配成混合溶液,或者采用可溶性钨、钴的化合物、有机碳源和抑制剂为原料配成乳浊液;原料均以重量计 可溶性钨的化合物为60、5%, 可溶性钴的化合物为5 40%, 有机碳源15 30%, 抑制剂为(Γ8% ;其中可溶性钨的化合物选用下列的一种偏钨酸氨(NH4)6(H2W12O4tl) · 4Η20(ΑΜΤ)、仲钨酸氨(NH4) 6 (H2W12O42) ·4Η20 (APT)、钨酸氨(NH4)5H5 ·Η20、正钨酸氨(NH4)2WO4、钨酸 H2WCV 偏钨酸 H6 (H2W12O4tl) .H2O;可溶性钴的化合物选下列中的一种=Co (NO3) 2 · 6H20、CoC12 · 6H20、CoSO4 · 6Η20、 Co (CH3COO) 2 · 4H20、CoC2O4 ;有机碳源选下列中的一种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红薯淀粉、葡萄糖、可溶性淀粉(为一种化学试剂)或可溶性酚醛树脂;抑制剂原料选下列中的一种或两种偏钒酸铵(NH4VO3)、草酸氧钒(V2CO4 · H2O);重铬酸铵(NH4)2Cr2O7)、草酸铬(Cr2C6O12 · 6H20)、醋酸铬 Cr (CH3COO)3 ;氯化钛(TiCl4)。第二步,水热反应;将第一步得到的混合溶液密封于水热反应釜中,加热至12(T200°C,保温2 15h,置于聚四氟乙烯为内衬的IOOml水热反应釜中、密封,放入烘箱,加热至150°C 士5°C,保温他,然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再将反应物过滤、洗涤、烘干,得到前驱体粉末;钨化合物和钴化合物发生共沉淀,有机碳源发生膨胀、溶解和碳化,并在钨钴共沉淀物表面沉积,形成碳包覆的、具有核壳结构的沉淀物,再将该沉淀物离心、洗涤、烘干处理得到前驱体粉末;第三步,还原碳化;将第二步得到的前躯体粉末直接置于真空炉中或保护气氛炉中,加热至800 1100°C,发生热化学反应,反应时间为0. 5飞h,还原碳化得到WC-Co纳米复合粉末。本专利技术不经过球磨,即原位碳化混合,减少了工序,提高了效率。本专利技术以可溶性钨盐、钴盐为原料,制备含W、Co的混合溶液,加入有机物,并在水热反应釜中,使W-C0络合共沉淀,同时有机物发生碳化,获得碳包覆的、具有核壳结构的前驱体粉末;将前驱体粉末置于管式炉内,在真空或惰性气氛中进行还原碳化反应,反应温度95(T110(TC,反应时间 reh,直接获得纳米碳化钨-钴复合粉体。本专利技术与现有制备纳米WC-Co复合粉末方法相比,所用原料便宜,过程简单,产物纯净,颗粒细小均勻,可避免球磨混碳工艺周期长、混碳不均勻等缺点,缩短了制备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具有工业化应用的优势。通过分析可知,本专利技术与现有制备WC-C0纳米复合粉末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降低了制造成本将含有钨和钴的可溶性盐与有机碳源制成溶液,在水热条件下发生共沉淀,形成碳包覆的具有核壳结构的前驱体粉末。这样可以保证碳与钨和钴实现原子级的混合,与以往球磨混碳需要几十个小时甚至几天相比,该方法可以大大缩短制备周期,与采用高纯气体为还原及碳源相比,降低了能耗和生产成本。O.)缩短了制备周期、提高了反应效率在制备前躯体粉末过程中,实现了碳、钨和钴原子级别的均勻混合,即缩短了碳化过程中原子的扩散路程,缩短了反应时间。还原碳化过程中热力学反应方程式为 WO3 + C = WC + CO (1);CoO + C = Co + CO (2);由(1)和(2)式可知,反应过程中减少CO气体的含量将有利于反应正向移动,而所用设备中真空泵正是及时将生成的CO气体抽走,可大大加速化学平衡移动,提高反应效率。(3.)简化了技术设备原有制备过程需采用高能球磨机、喷雾干燥机、流化床,以及需采用高纯的H2、COAD2等反应气体,过程复杂,控制精度要求高。本实验仅采用采用的水热反应釜、保护气氛炉或真空(管式)炉即可完成制备,设备要求低。(4)产物均勻、纯度高水热条件下,反应温度低,易获得纳米结构且混合均勻,反应过程中没有引入其他杂质,纯度高。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一制得的WC-C0纳米复合粉体的XRD图片。图2是实施例一制得的前驱体粉末的TEM图片。图3是实施例一制得的WC-Co纳米复合粉体的TEM图片。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原位还原碳化制备WC-Co纳米复合粉的方法,其步骤如下:第一步,配制含W、Co、C的混合溶液或含W、Co、C及抑制剂原料的混合溶液或乳浊液;采用可溶性钨、钴的化合物和有机碳源为原料配成混合溶液,或者采用可溶性钨、钴的化合物、有机碳源和抑制剂为原料配成乳浊液;原料均以重量计:可溶性钨的化合物为60~95%,可溶性钴的化合物为5~40%,有机碳源15~30%,抑制剂为0~8%;第二步,水热反应;将第一步得到的混合溶液或乳浊液置于水热反应釜中密封,加热至120~200℃,保温2~15h,然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再将反应物过滤、洗涤、烘干,得到前驱体粉末;第三步,还原碳化;将第二步得到的前躯体粉末直接置于真空炉中或保护气氛炉中,加热至800~1100℃,发生热化学反应,反应时间为0.5~6h,还原碳化得到WC-Co纳米复合粉末。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华李庆穆峰邹建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