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银粒子的形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044897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纳米银粒子的形成方法,包括:(a)混合异丙醇、聚乙烯吡咯烷酮与硝酸银以形成反应溶液;(b)将该反应溶液加热至低于该异丙醇的沸点的温度范围以进行形成银粒子的反应;(c)在促进剂存在下持续该反应;以及(d)终止该反应以使于该反应中所形成的银粒子的平均粒径达约50nm-100nm。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纳米银粒子的形成方法能形成粒径大于30nm的纳米银粒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且特别关于一种形成平均粒径约 50nm-100nm的纳米银粒子的方法,特别是,此方法可应用于放大的制程。
技术介绍
纳米银对于微生物具有极强的氧化性,且因此纳米银具有良好的抗菌或杀菌功效。而由于纳米银具有良好的抗菌或杀菌功效,因此目前被广泛应用来形成抗菌材料,例如纳米银涂料等。然而,目前已有文献证实,当纳米银粒子尺寸小于30nm时具有非常高的生物毒性,且其对人体与自然界的外在有利菌亦会产生伤害。因此欧美国家对于太小尺寸的纳米银粒子的安全性已产生疑率。一般而言,将金属银进行纳米化而形成的纳米尺度的银颗粒即可称为纳米银粒子。然而,传统机械研磨所能形成的粒子的粒径极限大约在500nm左右,且藉由传统研磨方法所形成的粒子容易具有粒径大小不均的问题。因此,现今大都采用化学还原方法来形成纳米银粒子。此方法为藉由将还原剂加入银离子溶液中,使离子获得电子而还原成金属,而得到符合尺寸要求的纳米银粒子。而当纳米粒子粒径小于IOOnm时,其所形成的纳米银溶液的颜色会随着纳米粒子浓度变高而产生变化,其中浓度越高,颜色越深。以异丙酮(isopropyl alcohol, IPA)为溶剂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纳米银粒子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a)混合异丙醇、聚乙烯吡咯烷酮与硝酸银以形成反应溶液;(b)将该反应溶液加热至低于该异丙醇的沸点的温度范围以进行形成银粒子的反应;(c)在促进剂存在下持续该反应;以及(d)终止该反应以使于该反应中所形成的银粒子的平均粒径达50nm-100n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宗儒郭安庭
申请(专利权)人:明基材料有限公司明基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