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殖放流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44558 阅读:2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增殖放流船,包括船体,其中:船体的侧面悬挂有流速可控放流管道;流速可控放流管道具有两端开口的管槽;管槽内动配合设有能将管槽分隔成至少两个隔水舱的挡板;挡板连接有能调整挡板倾斜角度的控制装置。管槽能使水流沿着一定方向流动,随着控制装置对挡板角度的调整,可以使得各个隔水舱之间水面的落差随着挡板角度的改变而改变,因此,通过调整挡板角度,既可以起到控制水面之间落差、操控放流速度,又可以起到带水操作的苗种放流功效。其具有结构新颖、放流速度可控、对鱼体损伤小的、放流鱼苗损失小、放流成活率高、适于规模化放流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增殖放流设备,尤其涉及增殖放流船
技术介绍
近年来,沿海和江河流域地区在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和资源开发的同时对自然水域的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是在对野生鱼、虾、蟹、贝类等进行人工繁殖、养殖或捕捞天然苗种在人工条件下培育后,释放到渔业资源出现衰退的天然水域中,使其自然种群得以恢复。多年的实践证明,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是目前恢复水生生物资源量的重要和有效手段,应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目前,我国渔业资源的增殖放流数量与资源恢复的需要还有很大差距。现有增殖放流多采用人工带水操作,不能连续大批量放流,效率较低,并且不适于海区大纵深放流,受风浪影响较大。另外,由于人工放苗多集中在一片海区,容易形成捕食生物聚集,使放流的鱼苗变相的成为野生动物的饵料,浪费严重。因此, 需要开发一种适用于海区,受气候制约小、鱼苗损失小的放流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放流速度可控、对鱼体损伤小的、放流鱼苗损失小、适于规模化放流的增殖放流船。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增殖放流船,包括船体,其中船体的侧面悬挂有流速可控放流管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增殖放流船,包括船体(5),其特征是:所述的船体(5)的侧面悬挂有流速可控放流管道;所述的流速可控放流管道具有两端开口的管槽(1);所述的管槽(1)内动配合设有能将管槽(1)分隔成至少两个隔水舱的挡板(2);所述的挡板(2)连接有能调整所述的挡板(2)倾斜角度的控制装置(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常文夏灵敏徐佳晶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