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包括:在放流大黄鱼的育苗池中加入六水合氯化锶,提高育苗池中水体锶离子浓度至0.05~0.10g/L,对日龄为30~40天的仔鱼进行锶标志,标记时间为10天,标志结束后对耳石磨片进行锶元素含量检测。本专利技术工艺简单,具有稳定性和便利性,可为大黄鱼的增殖放流效果评价提供有效的手段,可用于长期跟踪监测其放流效果,为渔业管理部门提供科学依据。【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属于放流标志领域,特别涉及。
技术介绍
标志技术是研究鱼类增殖放流效果评价的重要工具,常用的标志方法有体外挂 牌、剪鳍条和荧光等,但这些方法对鱼体会造成一定伤害或稳定性较差,且需要大量的物力 和人力,并不适合大规模苗种的标志。为了更好服务于增殖放流工作,采用锶离子(Sr 2+) 标志鱼类耳石的方法,来解决大规模苗种的标志难题。海洋中锶离子浓度较为稳定,约为 7. 6?8. lmg/L,锶和钙(Ca)属同族元素,用锶元素可替换钙元素沉积于鱼类耳石中,对鱼 类无任何伤害性。相对传统标记方法,锶离子标志法可对大规模的鱼苗进行标记,操作简单 便利;又具有稳定性,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黄鱼增殖放流标志的方法,包括:在放流大黄鱼的育苗池中加入六水合氯化锶,提高育苗池中水体锶离子浓度至0.05~0.10g/L,对日龄为30~40天的仔鱼进行锶标志,标记时间为10天,标志结束后对耳石磨片进行锶元素含量检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楠,姜亚洲,凌建忠,袁兴伟,杨林林,张辉,黎雨轩,李圣法,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