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数据交互融合的计算机系统构造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041931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交互融合的计算机系统构造方法,是我们给出的“格件”模式的轻量级版本,可用作软件的构造(开发)方法,特别适合于分布式系统、多对象并发系统及云计算系统的构造,可供第三方生成相应的软件开发环境与工具。该方法基于数据交互及模块的透明协作与融合,将软件系统看做是由一个个相互独立的实体通过专门的交互与融合控制而形成的。本发明专利技术与面向对象/服务方法相比,该方法中没有对象与服务的概念;与数据流与工作流方法相比,该方法用“交互”取代“流”的概念;与IoC技术相比,该方法控制的不是模块调用;与我们提出的格件相比,该方法不再去定义数据处理模块(融合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领域,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计算模型一直是人们重点关注的问题,它涉及底层的处理器体系结构,也涉及高层的软件开发(构造)方法。在软件开发领域,目前流行的计算模式或者技术主要有数据流与工作流计算(底层与高层)、面向对象/服务的计算、分层计算模型(如C/S、B/S)、MVC 模式以及控制逆转技术IoC、面向方面服务技术等。纵观这些方法与技术,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软件成分之间的连接(调用、协同、集成、组合…),都是非透明的,连接的双方必须互相充分知晓、精心配合。IoC技术尽管将控制集中在一起(如Spring框架),但只是形式上的透明,属于控制分离,所进行的控制仍然需要充分知晓对方。传统的方法与技术的这种非透明性,对于传统的应用模式影响不大,但对于新兴的云计算模式以及分布并发系统,是致命的局限。云计算的本质之一是,一个用户服务请求的实现,可能会由用户背后的许多不知名的服务或者用户透明协同完成。如果把完成用户请求的所有软件看做一个系统,则这种系统中的各主要软件成分之间的连接的透明的、动态的。这种本质也是构成虚拟化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数据交互融合的计算机系统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1)引入构造计算机系统的新实体:站点、管道、交互引擎;其中,交互引擎由调度器和收发器构成,调度器由组装器和处理器构成;(2)交互引擎与管道,是预制件,属于支撑本专利技术的应用的环境与工具,对所有种类的计算机系统的构造都是通用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德昱林伟伟李剑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