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结构的连续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34784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块化结构的连续压机,该压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上、下环形钢带及各自的支撑和驱动机构、以及上下热压板,热压板与钢带之间设置有施压机构,其中,上、下热压板分别由若干个沿钢带行进方向排列的单元对接而成,施压机构同样由若干个沿钢带行进方向排列的单元对接而成,施压机构单元由辊盘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辊盘替代以往的链毯作为施压机构后,使得热压板单元及其上所安装的辊盘均可象抽屉一样从压机宽度方向一侧插装到压机机架上,极大地方便了压机的安装、调试,同时也方便了以后的维护保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加工人造板、板状坯料等板材的连续压机,尤其是一种采用模块化结构的连续压机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用于加工刨花板以及纤维人造板等人造板材的连续压机通常为链毯式压机,这种压机的结构如图1、2中所示,其主要工作部件包括上、下环形钢带5,分别与上、下环形钢带5配套使用的两组辊柱链毯4和两个热压板3,上、下钢带5分别缠绕在各自的驱动辊筒2和从动辊筒7上,同时,下方热压板3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其上下移动的压力装置6,当然,上方热压板3上同样也可以设置压力装置6,压力装置6可为驱动油缸或气缸。工作时,上、下钢带5分别在各自驱动辊筒2的驱动下做循环运动,处于钢带5与热压板3之间的辊柱链毯4则环绕热压板3或环绕热压板3及压机支撑横梁做循环运动;待压制的坯料1随着钢带5的运动被送进,压制后的板材同样随着钢带5的运动被送出;分别位于上、下钢带5里侧的两组辊柱链毯4则分别以上、下热压板3为依托,借助钢带5以上下夹持的方式完成对送进坯料的压制成型。由于为了保证坯料压制过程平稳、均勻、连续进行,避免链毯4出现褶皱,不论链毯4的压制工作行程多长,作为依托的热压板都要提供一个与链毯4的压制工作行程长度相当的连续的支撑面,而链毯4的压制工作行程往往达到20米,为此,热压板只能分段加工,安装到机架上后再焊接连接成一整体,而机架上热压板所在的空间除了热压板之外,还设置有压力装置6以及各种管线,操作空间及其狭小,因此,现有链毯式连续压机存在着安装、调试,以及后期维护都极其不便的缺陷。文中“链毯4的压制工作行程”指的是从开始压制坯料,到将坯料压制成型所运行过的距离,为便于后面的描述,其中的压制工作行程也可称为施压机构的压制工作面。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链毯式连续压机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其中的热压板和施压机构均先制成单元结构,然后再根据所需的压制工作面的长度来配置适当数量的热压板单元和施压机构单元,并且各热压板单元均单独安装在压机机架上,而无需再焊装成一整体的模块化结构的连续压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种模块化结构的连续压机,该压机包括机架,该机架由立柱和横梁连接而成,机架上设置有上、下环形钢带及各自的支撑和驱动机构、以及上、下热压板,上、下热压板至少其中之一与机架之间设置有由油缸或气缸构成的压力装置,上热压板与上钢带之间和下热压板与下钢带之间还分别设置有施压机构,其中,上、下热压板分别由若干个沿钢带行进方向排列的单元对接而成,施压机构同样由若干个沿钢带行进方向排列的单元对接而成;所述施压机构单元由辊盘构成,该辊盘由基体及其一侧表面沿钢带行进方向排布的若干道辊柱构成,若干道辊柱相互平行并一一可转动配装在基体表面设置的安装槽中,辊柱轴线与钢带行进方向相垂直;辊盘通过其基体与热压板安装固定,并接受热压板传递的热量,辊盘基体上的辊柱则顶靠在钢带内表面上,并将工作压力传递到钢带上,各道辊柱与钢带相接的施压工作段的长度与钢带宽度相适配。进一步,所述基体通过卡接槽与所述上、下热压板卡接固定,或者,所述辊盘通过螺栓与上、下热压板相固定。进一步,所述卡接槽为沿垂直所述钢带行进方向延伸的燕尾槽。进一步,所述热压板单元和所述辊盘沿钢带行进方向的长度相互匹配,位于上热压板和上钢带之间的各辊盘一一安装在各上热压板单元上,位于下热压板和上钢带之间的各辊盘一一安装在各下热压板单元上。进一步,所述热压板单元和所述辊盘的长度与二者所在位置处相邻两根所述立柱的间距相匹配,由此使得热压板单元和辊盘能够从压机宽度方向(垂直钢带行进方向)一侧以推拉方式插装到压机机架中。进一步,每道所述辊柱由一根贯穿所述基体上的辊柱安装槽的通辊构成,或者,每道所述辊柱由若干段辊柱对接而成。进一步,所述基体整体呈板状结构,其上所述辊柱所在表面及其相对的另一侧表面均为平面,并且两平面相互平行;所有辊柱的直径相同,并且所有辊柱中心线均位于同一平面上,而且该平面与辊柱所在的基体平面平行;所述辊柱安装槽的断面为与辊柱直径相匹配的圆弧形。进一步,所述安装槽的圆弧形断面上的开口的尺寸小于辊柱直径。进一步,所述断面为圆弧形的辊柱安装槽的直径范围为5 24mm,辊柱直径与安装槽的直径相匹配;所述辊柱径向凸出其所在的所述基体平面1 5mm ;所述若干道辊柱沿所述钢带行进方向均勻排布,并且,相邻辊道之间的间距尽可能小。进一步,所述辊盘还带有润滑系统,该润滑系统包括储油槽、润滑管道、外部管道和油箱,其中,储油槽一一设置在各所述辊柱安装槽的槽壁上并贯穿安装槽全长,沿储油槽全长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出油口,油箱依次通过外部管道、设置在所述基体内的润滑油道和出油口向储油槽供应润滑油,对所述辊柱在其安装槽中的转动工作进行润滑。进一步,所述储油槽平行所述辊柱安装槽的轴线设置,并且对中设置在安装槽的圆弧形断面侧壁上。进一步,所述润滑系统中的润滑油以间歇方式向所述储油槽供应,每次供油的量及两次供油的间隔,按既保证所述辊柱得到可靠润滑,又减少或避免润滑油流出造成损失来进行选择。进一步,所述间歇供油方式通过安装在所述油箱与储油槽之间供油通道上的油泵间歇工作来实现;或者,在润滑油依靠重力自动从油箱流向储油槽的情况下,通过在供油通道上设置控制阀控制供油通道间歇通断来实现;或者,在润滑油依靠重力自动从油箱流向储油槽的情况下,使密闭油箱与大气间歇连通,由此控制润滑油从油箱中间歇流出来实现。进一步,安装在所述下热压板与所述下钢带之间的所述辊盘,其润滑系统中的润滑油依靠重力自动从油箱流向储油槽,并且,通过控制油箱中润滑油的液面高度,使该辊盘上的辊柱既得到可靠润滑,又避免润滑油从辊柱安装槽中溢出流失。进一步,所述辊柱安装槽为贯穿所述基体的通槽,通槽两端通过设置挡板对其内所安装辊柱的轴向进行定位,挡板与基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垫板。进一步,所述润滑管道包括与所述辊柱安装槽一一对应、沿垂直所述钢带行进方向延伸、贯穿所述基体的若干条主管道,和每条主管道上设置的与其所对应的储油槽上的若干个出油口相接的支管道;若干条主管道分成若干组,各组中的数条主管道两端分别所述外部管道相互连通后,再与所述油箱相接,由此使油箱中的润滑油能够快速输送到整个基体上的所有储油槽中,并且使各储油槽的润滑油压力差尽可能小。进一步,所述润滑管道由网状主管道和一一将各所述储油槽处的所述出油口与主管道相连通的支管道,其中,网状主管道由若干条沿所述钢带行进方向延伸的、和若干条沿垂直钢带行进方向延伸的主管道交叉连通构成,其中,沿钢带行进方向延伸的主管道与所述储油槽上所排列的所述出油口一一对应;网状主管道通过所述外部管道与所述油箱相接。本专利技术利用辊盘替代以往的链毯作为施压机构后,因每个辊盘均独立工作,因而为采用单元结构的热压板创造了条件,而将热压板制成与辊盘相匹配的一个个单元,并使其长度与所安装位置处的相邻两根立柱的间距相匹配后,使得热压板单元及其上所安装的辊盘均可象抽屉一样从压机宽度方向一侧插装到压机机架上,因而极大地方便了压机的安装、调试,同时也方便了以后的维护保养。同时,压机上热压板单元和辊盘的数量可以根据所压制板材的需要灵活配置,由此也极大地方便了压机的设计。现有链毯式连续压机,由于工作过程中辊柱链毯4始终处于循环运动状态,不但需要专门增加链毯预热段,加大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块化结构的连续压机,该压机包括机架,该机架由立柱和横梁连接而成,机架上设置有上、下环形钢带及各自的支撑和驱动机构、以及上下热压板,上、下热压板至少其中之一与机架之间设置有由油缸或气缸构成的压力装置,上热压板与上钢带之间和下热压板与的施压工作段的长度与钢带宽度相适配。道辊柱构成,若干道辊柱相互平行并一一可转动配装在基体表面设置的安装槽中,辊柱轴线与钢带行进方向相垂直;辊盘通过其基体与热压板安装固定,并接受热压板传递的热量,辊盘基体上的辊柱则顶靠在钢带内表面上,并将工作压力传递到钢带上,各道辊柱与钢带相接下钢带之间还分别设置有施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热压板分别由若干个沿钢带行进方向排列的单元对接而成,所述施压机构同样由若干个沿钢带行进方向排列的单元对接而成;所述施压机构单元由辊盘构成,该辊盘由基体及其一侧表面沿钢带行进方向排布的若干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玉成张国梁安源侯晓鹏张星梅徐佳鹤王艳伟刘鑫钰苗虎闫承琳潘彬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新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