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金催化剂,尤其是涉及一种采用烷基硫醇单层保护金纳米团簇制备负载型金催化剂的新方法,该催化剂用于常温常湿下消除一氧化碳,也可用于制备检测CO浓度的气体传感器等。
技术介绍
自Haruta等(Haruta,M.Yamada,N.,J.Catal.,1989,115,301)发现高分散的Au催化剂对CO低温完全氧化反应具很高的催化活泩以后,Au催化剂引起众多研究者的关注。研究内容涉及Au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载体的选用、在不同反应类型中的应用以及在相应反应中Au催化剂催化作用机理的探讨等。目前具有高活性Au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溶胶法、共沉淀法(CP法)、沉积-沉淀法、光化学沉淀法、化学气相沉积法、化学镀法和离子交换法等(徐新等,石油化工,2006,349)。其中最常用的是用共沉淀法或沉淀-沉积法,制备出CO低温氧化活性很高的负载型金催化剂,例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326811用沉淀和沉积-沉淀法制备负载型Au催化剂,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低温催化活性、抗水蒸汽中毒和抗硫中毒等特点。当气体体积空速为1.5×103mL·g-1·h-1时,可于环境温度和环境 ...
【技术保护点】
一氧化碳低温催化氧化的金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其活性组分为Au;载体为纳米相γ-Al↓[2]O↓[3]、γ-Al↓[2]O↓[3]、α-Fe↓[2]O↓[3]、α-Al↓[2]O↓[3],Au和载体的质量百分比为(1.0~4.0)∶100,即Au的负载量为1.0%~4.0%;金催化剂表面的金颗粒60%~70%的粒径为2~3nm,金催化剂表面的金颗粒85%~90%的粒径小于5n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锦坤,林仲华,古萍英,文莉,周剑章,陈进生,姚炳新,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2[中国|厦门]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