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口罩及具备该吸入口罩的吸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29314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吸入口罩,能够提高使用者使用吸入器中的计量杯的便利性。吸入口罩(20)安装在筒状的吸入口(15)上,该吸入口(15)配设在吸入器(100)的主体(10)外侧,该吸入口罩(20)具有:杯部(22),其为有底的筒状;裙部(24),其设置为与杯部(22)的上端(23)连接,并从上端(23)朝向杯部下端(21)一侧沿着杯部(22)的侧壁外侧垂下;接地部(26),其位于裙部(24)的下端(25)。吸入口罩(20)以裙部(24)位于吸入口(15)内侧的方式安装在吸入口(15)上。(*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吸入口罩及具有该吸入口罩的吸入器。
技术介绍
普通吸入器内藏有蒸发槽(boiler tank)。在吸入器主体的前面一侧,可装卸地安装有供排水杯。吸入器主体外侧配设有吸入口,出于卫生方面的考虑,在吸入口上可装卸地安装有吸入口罩。向蒸发槽灌水时,使用与吸入器不同而另外单独准备的计量杯。计量杯比普通饮料杯等小并由透明树脂制成,所以容易丢失。丢失计量杯后,会出现使用供排水杯或杯子等向蒸发槽灌水的情况。丢失计量杯会给使用者带来不便。另外,不仅给使用者带来了不便,并且从获得吸入器的所希望性能这一观点来讲, 也应避免发生计量杯丢失。在使用供排水杯等向蒸发槽灌水时,因吸入器与室内照明设备等之间的位置关系,导致充足的光线无法照射到蒸发槽内部,由于该原因,有时难以看清蒸发槽内部水位。在这种情况下,不仅难以灌入适量的水,而且会因灌入过量的水而导致水从蒸发槽溢出。即,应使用附带的计量杯而不使用供排水杯等,从而每次准确地向蒸发槽灌入适量的水。日本特开平9-10309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的吸入器,其计量杯能够收纳在供排水杯内。根据该专利文献,能够防止发生计量杯丢失。但是,即便是该专利文献的吸入器,由于其计量杯也是透明的,所以会出现计量杯放在供排水杯中的状态下使用吸入器的情况。 在该专利文献的吸入器中,因为需要每次从供排水杯确实地取出计量杯,所以会给使用者带来不便。另外,如上所述,普通计量杯比普通饮料杯等小。计量杯的容量例如仅为40ml左右,为符合此容量,计量杯被设计得小。因此,在计量杯中贮存水后,打开蒸发槽盖或者进行其他必要作业期间,会出现计量杯倾倒的情况。计量杯一倾倒,贮存的水会流到桌子等上。 即,普通计量杯容易倾倒,所以会给使用者带来不便。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平9-1030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使用者使用计量杯的便利性的吸入口罩及具备该吸入口罩的吸入器。本技术的第一技术方案的吸入口罩是安装于在吸入器主体外侧配设的筒状吸入口上的吸入口罩。上述吸入口罩具有杯部,其为有底的筒状;裙部,其设置为与上述杯部上端连接,并从上述上端朝向上述杯部的下端一侧沿着上述杯部的侧壁外侧垂下;接地部,其位于上述裙部的下端。该吸入口罩以上述裙部位于上述吸入口内侧的方式安装在上述吸入口上。在本技术的第二技术方案的吸入口罩中,上述裙部在上下方向上的高度高于上述杯部在上下方向上的高度,以便在使上述接地部处在下方而将该吸入口罩放置在放置面上时,上述杯部的上述下端不接触上述放置面。在本技术的第三技术方案的吸入口罩中,上述裙部的外表面形状对应于上述吸入口内表面的形状。在本技术的第四技术方案的吸入口罩中,上述接地部具有从上述裙部的上述下端向上述裙部外侧延伸的平坦部,从上述平坦部观察,在上述平坦部的位于上述杯部的上述上端一侧的背面上设置有嵌合槽,所述嵌合槽用于在上述吸入口上安装该吸入口罩时与上述吸入口前端一侧的周缘相嵌合。在本技术的第五技术方案的吸入口罩中,上述接地部的形状在俯视下为圆形。在本技术的第六技术方案的吸入口罩中,在与上述杯部的上下方向垂直的平面方向上,上述杯部的各剖面形状为椭圆形。本技术的吸入器具有在内部产生蒸汽的主体、配设在上述主体外侧上并与上述内部连通的筒状吸入口和安装在上述吸入口上的上述第一至上述第六技术方案中任一种技术方案记载的吸入口罩。根据本技术,能够获得一种可提高使用者使用计量杯的便利性的吸入口罩及具备该吸入口罩的吸入器。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中的吸入器及吸入口罩的侧视图。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中的吸入器及吸入口罩的剖视图。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中的吸入口罩的下面一侧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中的吸入口罩的上面一侧的立体图。图5是从图3的箭头V方向观察实施方式中的吸入口罩的仰视图。图6是从图4的箭头VI方向观察的实施方式中的吸入口罩的俯视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蒸发槽2贮存部3盖部件4、5、15H 开口部6加热室7加热器8喷出喷嘴9飞散部件10 主体11上部壳体12下部壳体13供排水杯14吸入管15 吸入口15s内表面16切换器17电源线18操作部20吸入口罩21,25下端22杯部22s刻度线23上端M裙部24s外表面26接地部27平坦部28背面29嵌合槽100吸入器V、V、I箭头WU W2 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考附图对基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中的吸入口罩及具备该吸入口罩的吸入器进行说明。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提及个数、数量等时,除有特别记载外,本技术的范围并不限定于该个数、数量等。在以下进行说明的实施方式中,对于同一零件、等同零件会附以相同的附图标记,不进行重复说明。参考图1及图2对实施方式中的吸入器100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吸入器100的侧视图,图2是表示吸入器100的剖视图。吸入器100具有主体10、上部壳体11、下部壳体 12、供排水杯13、吸入口 15、切换器16、电源线17、操作部18、吸入口罩20、吸入管14(参考图2)以及蒸发槽1(参考图2)。主体10包括上部壳体11与下部壳体12。上部壳体11可装卸地安装在下部壳体 12上。筒状吸入口 15配设在上部壳体11的前方一侧(主体10的外侧)并与主体10内部连通。在吸入口 15的侧壁上设置有开口部15H。主体10内部所产生的蒸汽的一部分通过开口部15H排出到外部。根据开口部15H的大小、位置及形状来设定向使用者喷射在主体 10内部所产生的蒸汽时的蒸汽的温度及量。吸入口 15与上部壳体11之间的切换器16通过围绕吸入口 15的筒轴旋转,从而切换蒸汽的通过吸入口 15的流通方向。通过切换器16的旋转,能够在例如以鼻腔为蒸汽的喷射对象的状态和以喉部为蒸汽的喷射对象的状态之间切换。供排水杯13可装卸地安装在下部壳体12的前方。参考图2,蒸发槽1内置于主体10。蒸发槽1包括贮存部2、盖部件3、开口部4、5、 加热室6、加热器7、喷出喷嘴8及飞散部件9。贮存部2上部开口并被盖部件3密封。与贮存部2下部侧的侧面(纸面右侧)相邻配设有加热室6。贮存部2与加热室6之间的侧面上设置有开口部4、5。贮存部2与加热室6下部侧通过开口部4连通。贮存部2与加热室6的上部侧通过开口部5连通。隔着加热室6而在与贮存部2相反一侧配设有加热器7。通过电源线17向加热器7供电。喷出喷嘴8向位于贮存部2斜上方的吸入口 15延伸,并与贮存部2连通。在喷出喷嘴8前端一侧安装有飞散部件9。飞散部件9配设为与从喷出喷嘴8喷出的蒸汽近似交差。在飞散部件9上以从飞散部件9垂下的方式安装有吸入管14。吸入管14 一直延伸到供排水杯13底部附近。(吸入口罩20)参考图1 图6对吸入口罩20进行说明。图1表示吸入口罩20的侧视图,图2表示吸入口罩20的剖视图。图3是表示吸入口罩20的下面一侧的立体图,并剖切吸入口罩 20的一部分(纸面右手前侧)来进行表示。图4是表示吸入口罩20上面一侧的立体图,并剖切吸入口罩20的一部分(纸面右手前侧)来进行表示。图5是从图3的箭头V方向观察的吸入口罩20的仰视图。图6是从图4的箭头VI方向观察的吸入口罩20的俯视图。主要参考图3及图4可知,吸入口罩20具有杯部22、裙部M和接地部沈。杯部 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入口罩,安装在筒状的吸入口上,该筒状的吸入口配设在吸入器的主体外侧,其特征在于,具有:杯部,其为有底的筒状;裙部,其设置为与所述杯部的上端连接,并且从所述上端朝向所述杯部的下端一侧沿着所述杯部的侧壁的外侧垂下;接地部,其位于所述裙部的下端;所述吸入口罩以所述裙部位于所述吸入口的内侧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吸入口上。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伊藤环野口聪鹤田修二高桥邦芳忍海边秀树
申请(专利权)人:欧姆龙健康医疗事业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